更新时间:2025-04-28 19:38:23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利益政治研究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绪论
第一节 先秦功利思想的地位和研究价值
第二节 先秦功利思想的哲学渊源
第三节 先秦功利思想的伦理渊源
第四节 先秦功利思想的本体、伦理特色
第五节 先秦功利思想的主要范式
第六节 先秦功利思想相关的思想分化与历史影响
第七节 关于本书的体例
第一篇 先秦功利思想的理论渊源
第一章 道家思想的哲学思辨
一 道家思想的历史和影响
二 先秦道家的本体论
三 道家思想对先秦功利思想的意义
第二章 儒家思想的伦理张力
一 孔子思想中伦理论证的悬疑
二 先秦儒家思想的分化
三 子夏的事功思想
四 子贡的事功思想与实践
五 孟荀论争中的人性与道德
第二篇 先秦功利思想的主体内容
第三章 李悝的功利思想
一 李悝及其《法经》
二 重视功利的思想
三 赏罚与“淫民”
四 “尽地力之教”与“平籴”
五 观人五法
第四章 吴起的功利思想
一 吴起与《吴子》
二 功利为本的道德观
三 重“信”的法治观
四 才尽其用的人才观
五 政治优先的军事观
第五章 申不害的功利思想
一 申不害与《申子》
二 道家色彩的哲学观点
三 重视君主利益的伦理观
四 术治与法治
第六章 慎到的功利思想
一 慎到与《慎子》
二 道法自然的世界观
三 重功能、轻仁义的功利观
四 重势、重法的政治观
第七章 《商君书》的功利思想
一 商鞅与《商君书》
二 商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三 功利的伦理观
四 以法治国的政治观
五 重视农战的政策主张
第八章 韩非的功利思想
一 韩非与《韩非子》
二 借鉴道家的哲学视角
三 利益冲突与贬抑道德
四 “术”统御的“法”“势”
第三篇 先秦功利思想的支系内容
第九章 墨家功利思想述评
一 墨家、墨子与《墨子》
二 “天鬼”为核心的世界本体
三 “兼爱”为核心的伦理思想
四 “尚同一义以为政”
第十章 纵横家功利思想述评
一 纵横家与《鬼谷子》
二 道家色彩的世界观
三 经验侧重的认识方法
四 围绕动机和信息的利益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