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24 19:21:31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文前
绪论 中国先锋诗歌的命运、倾向与价值
一
二
三
第一章 李金发诗歌成败论
开拓新路的先锋
未完成的探索
第二章 戴望舒诗歌的特质情思与传达策略
“真实”与“想象”遇合的诗情
“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
第三章 反传统的歌唱:论卞之琳的诗歌
“知性上的探险”
冷峻的非个人化抒情
“淘气”的智慧
第四章 扇上的烟云:何其芳前期诗歌论
云:凝聚与消散
如烟似梦的艺术范本
第五章 迷人而难启的“黑箱”:废名诗歌解读
盎然的禅趣
美涩之间
第六章 传统诗美的认同与创造:林庚诗歌的创作个性
“路上”的诗情
“晚唐的美丽”
第七章 偏僻而智慧的抒情之路:金克木的诗歌选择
“以智慧为主脑”
“野蛮”的活力
第八章 都市放歌:徐迟前期诗歌的创造性
新诗历史的“化石”
乡村人在都市
前卫位置上的表演
第九章 对抗“古典”的背后:穆旦诗歌的传统性
以别样姿态“拥抱人民”
“新的抒情”传统的确立
自在的“形式感”
第十章 纪弦、郑愁予、余光中、洛夫、痖弦:台湾现代诗人抽样透析
纪弦:独步荒野的“狼”
郑愁予:“美丽的浪子”
余光中:“艺术的多妻主义者”
洛夫:诡奇的“诗魔”
痖弦:“苦”味儿的歌手
第十一章 苦难的升华:曾卓的诗歌世界
精神炼狱与情思喷发
隐晦与明白之间
第十二章 挽歌低吟:舒婷诗歌的转换
并非纯粹的浪漫过去时
90年代的现代主义风
从女性的视角出发
第十三章 海子诗歌的“盖棺论定”
“歌唱生命的痛苦”
构想与实现之间的“大诗”追求
浪漫艺术理想的余晖
海子等先锋诗人自杀的文化思考
第十四章 “要与别人不同”的西川诗歌
“圣歌”的迷恋与终结
“杂诗”写作的自觉尝试
在“变”与“常”的互动中创造
第十五章 张曙光诗歌:沉潜的力量
回味与体验:一种独特诗歌观念的生成
时尚与潮流外的“先行者”
“雪”的意象变奏
第十六章 坚守独立的方向写作:于坚诗歌论
“一切皆诗”:走“低”的立场与姿态
澄明存在的“看”的美学
语言:从意识自觉到行为拯救
第十七章 伊沙在“后现代”路上的孤绝探险
“痞”气背后的“斗士”风采
“破”中之“立”
“方向”与“路障”
第十八章 诗人翟永明的位置
为女性主义诗学成功奠基
“常”中求“变”之道
新的制高点上的启示
第十九章 在“日常生活”和“自己的心情”之间:王小妮诗歌论
“只为自己的心情去做一个诗人”
日常性的直觉还原
朴素的力量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