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教练:把组织经验转化为绩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1.2 “结构坑”:思考无工具,泛泛而谈走形式

项目复盘与传统的项目总结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结构。项目复盘有清晰明确的结构,让思考有逻辑,结论有依据;传统的项目总结则是顺其自然,是否有效全凭总结者自身悟性。

未经项目复盘专业训练的复盘组织者,不理解项目复盘的底层原理,套用或自创的复盘结构往往经不起推敲,其逻辑、依据、结论就会受到质疑。这种有问题的复盘结构,常见的有三种。

其一,三段式复盘。

三段式复盘是先罗列工作内容,再总结工作中的亮点、不足,最后说明下一步的计划。

这种结构之下的亮点和不足,大多是出于人的趋利避害心理,自带“美颜滤镜”,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缺乏逻辑支撑,由此得出的结论容易受人质疑。

其二,直指问题式复盘。

直指问题式复盘是复盘直接指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然后影响说服他人。

这种结构省略了分析过程,直接给出了判断与结论。

如果复盘教练是业务专家或资深人士,其得出的判断和结论的权威程度取决于其职位与资历。如此复盘,或是导致项目团队过度相信和依赖专家及权威,缺乏自主思考;或是导致项目团队在强势之下,不得不接受复盘结论,形成伪共识。

如果复盘教练是普通员工,其得出的判断和结论的权威程度取决于其口才、人缘与佐证。如此复盘,将导致项目团队纷纷忙于证明自己是对的,听不见其他成员的意见和声音。

其三,问题分析与解决式复盘。

问题分析与解决式复盘会让复盘过程深陷对过去的问题和成因的追查中,重点在于分析问题及解决过去的问题,往往会成为问题导向,而非目标导向,在行动层面缺乏突破和创新方面的反思。

以上三种经不起推敲的复盘结构,被广泛地应用于大量组织的项目复盘中,出现了“推理拍脑袋,结论无共识,行动成浮云”的情况,让项目复盘变成泛泛而谈,造成大量无效复盘的重复出现。因此,项目复盘需要掌握有效的复盘结构,使汇谈有逻辑、过程有反思、结论有依据、团队有共识、组织有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