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本节小结
从西晋授予到猗卢死后放弃,再到什翼犍时代恢复,“代王”号随着拓跋氏的曲折发展几经兴废。同样,拓跋政权在十六国时期的政治纷争中屡经兴亡,并没有以一个稳定的“代王国”的形态存在。然而,以《通鉴》为代表的史书对史料处理的背后,是一种北魏王朝线性向上发展的理解逻辑,即认为拓跋氏是从部落首领到代王再到北魏皇帝的发展过程,接受了中原政权的“代王”封号之后只能被更高级的“皇帝”称号取代,而对其可能回到部落首领的状态的情况未加考虑,造成对史事的误读。理解北魏的史事,不能仅仅依据《魏书》的记载,也不能轻信《通鉴》的加工和整合,还需全面理解北魏史官的正统观,并解构其改写和删芟史事背后的逻辑。而史事的真相,则需要将史事置于十六国时期北方诸势力实力对比和发展层次的大背景下去追寻。
通过分析猗卢接受“代王”号和什翼犍恢复“代王”号两件事的异同,则可看出从他授名号到自立名号的发展历程。这与拓跋氏文化形态的曲折发展路径也是相一致的。什翼犍以后的“代王”号已经具有自立名号的性质了。也正是这种自立的名号,获得了拓跋氏内部更大程度的认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在北魏政权内部的渊源于不同血统的人群中,“代人”的认同逐渐取代以前以血缘为依据的部落认同而成为区分我者与他者的依据。“代”国号则对这种认同起着维系作用,这也是这一国号一直到北魏末年还能长期存在的内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