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性金融创世记(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书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1994年:国开行元年

犹如黎明的微光中冉冉升起的一颗启明星,1994年4月14日,在北京八里庄裕龙饭店临时租借的办公室里,没有庆典,没有鞭炮,也没有首长题词,我国最大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开门办公了。

这一天,国家开发银行向国内外各界发布了通告,宣告开业。《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布消息,“国务院决定组建国家开发银行”。自此,为改革而生的国家开发银行登上中国经济舞台。

细心的人发现,4月14日是“试一试”的谐音。姚振炎坦陈:“这个日子很好记,就是4月14日,‘试一试’,因为是一个革新的创举,带有探索开拓的意思。”

根据国务院22号文为国开行勾勒的制度框架,国开行是一家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并被赋予其他国有银行所不具备的特殊职能:“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筹集和引导社会资金用于重点建设,办理政策性重点建设贷款和贴息业务,投资项目不留资金缺口,从资金上对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及结构进行控制和调节。”(2)这段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成为国开行的办行宗旨,亦是此后多年国开行人心中坚守的信念。

机构新张,百端待举。国开行首先合并了原来的六大专业投资公司,清理其债权债务,然后将国有专业银行的部分政策性业务划转过来。其中从建设银行划转的业务最多,也为以后双方在人事和业务上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埋下了伏笔。同时,还组建了一家政策性投资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58亿元注册资本金由国开行核拨,受国开行监管。

这样,国开行便成建制地接收原六大专业投资公司的所有人员,加上国家计委和建设银行派遣来的部分干部,一共855名,并内设19个职能部门和3个直属单位。

国开行的组织结构设置和称谓带有半官方半商业的色彩。没有明确是行政机关,但却被赋予了行政规格:直属国务院领导,正部级单位。不是政府行政序列,但执行国家宏观调控任务。虽然是“银行”,但只设总部,没有分支机构。其下设机构不像其他国有银行那样以“部”来命名,而代之以“厅”“局”,如办公厅、政策法规局等等,带有行政机关色彩。

国开行第一任领导集体规格颇高,由国务院任命的行长、副行长及监事会成员共计12位,均为副部级以上干部,都来自极具话语权的重要部门——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民银行等。

第一任行长姚振炎,此前任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副主任;党组书记、副行长屠由瑞,此前任铁道部副部长;副行长周道炯,同时兼任建设银行监事会主席,此前任建设银行行长;副行长刘明康,此前任福建省副省长、曾任中国银行福建分行行长。

国开行的监事会也是国有银行中阵容最为强大的。监事长由吕培俭担任,此前任审计署审计长。监事会成员包括:国家计委副主任郭树言、国家经贸委副主任杨昌基、财政部副部长李延龄、人民银行副行长殷介炎、审计署副审计长郑力、对外经贸部副部长谷永江。

从这些干部的配备中不难看出,国开行的业务将涉及诸多重要领域和关键部门。国务院22号文给国开行设定的主要业务有五项,其中,管理和运用国家核拨的预算内经营性建设基金和贴息资金,相当部分来自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向国内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以及办理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转贷,则需要人民银行、财政部的鼎力相助。所有业务中最为核心的是,向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大中型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等政策性项目及其配套工程发放政策性贷款,即后来广为流传的“两基一支”,这部分业务与国家计委、经贸委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

项目实施需要国开行与几个政府部门的协商合作。比如,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国家计委、经贸委需送国开行进行项目贷款条件评审和财务评估;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国家计委、经贸委在审批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要有国开行对项目的选择意见和相应的资金配置初步方案。

根据这种制度设计,国开行在项目选择和评审中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并非简单的由政府部门指定、国开行执行。但在后来的实际操作中,部分权力并没有完全得以落实,从而影响到国开行在信贷决策和管理方面的自主性,也为不良贷款的集聚埋下了风险隐患。

任何时代都不乏理想主义者,无论他是平民,还是高官。来自各大部委、省政府和商业银行的这批高级干部,多是受到这份事业的感召,放弃了原有岗位的舒适和安稳,带着创业的激情,会集到北京西郊昆玉河畔的裕龙饭店,开始了白手起家的创业。

首任行长姚振炎1932年生于江苏常熟,20岁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是那个时代稀有的电力高级工程师。姚振炎精通业务,曾担任水利电力部副总工程师、副部长,后调任国家计委副主任。1994年,姚振炎62岁,距离退休颐养天年仅三年,原本可以在国家计委副主任的位置上安然退休。但他体格强健,精力充沛,骨子里依然涌动着一股想干事、想成就一番事业的激情。

姚振炎虽然是电力专家,但他对于银行的运行规律却有着较深的领悟。他认为,国开行虽然是政策性银行,但财务独立和获取收益非常重要。“尽管开发银行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不以盈利为目标,但作为银行必须具有在财务上维持生存的能力,在业务中要能够获利,这是它存在的必要条件。只有财务上独立并能获利,才能为业务的发展提供财源”。

时年62岁的党组书记、副行长屠由瑞则是铁路专家,毕业于北京铁道学院(今北京交通大学)车务系。来国开行前,先后任铁道部总工程师、副部长。

姚振炎甫一上任,就纲举目张,为银行列出十项工作重点。包括对国家计委和经贸委划转的项目进行衔接,研究当年新开工项目和预备项目,摸清在建项目的资金缺口,为下一步资金配置做好准备等。同时,他先见地把金融债券视为国开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强调尽快发行金融债券,确保重点建设资金按时到位,力争第二季度到位40%。当年4月,第一批200亿元就落实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