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28 11:31:14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文前
序
绪论
一 研究现状与研究的学术价值
二 基本思路、创新之处、重点难点与主要目标
三 主要内容
上编 民国时期重要词学理论命题的承纳与建构
第一章 民国时期传统词学中的体性论
第一节 偏于从词作体制与内在质性角度辨析之论
第二节 偏于从创作旨向与艺术功能角度辨析之论
第三节 偏于从音调变化与审美表现角度辨析之论
第四节 偏于从面貌呈现与风格特征角度辨析之论
第五节 偏于从词作自然表现角度辨析之论
第二章 民国时期传统词学中的词情论
第一节 对“情”作为词作生发之本标树之论
第二节 对词情表现特征与要求的论说
第三节 对“情”与其他创作因素关系的探讨
第三章 民国时期传统词学中的词意论
第一节 对“意内言外”的标树之论
第二节 对词意表现特征与要求的论说
第三节 对“意”与其他创作因素关系的探讨
第四章 民国时期传统词学中的词气论
第一节 对“气”作为词作本质因素标树之论
第二节 词气审美特征与要求之论
第三节 词气呈现与创作因素关系之论
第五章 民国时期传统词学中的词律论
第一节 偏于对协律的标树之论
第二节 偏于对协律的消解之论
第三节 主张协律与破律相结合之论
第六章 民国时期传统词学中的词境论
第一节 对“境”作为词作审美之本的标树之论
第二节 对词境表现要求的论说
第三节 对词境类型划分的辨析
第四节 对王国维“境界”说的消解之论
第七章 民国时期传统词学中的用事论
第一节 对词作用事的要求之论
第二节 对词作用事之法的探讨
第三节 对词作用事的分析之论
中编 民国时期重要词学批评命题的承纳与衍化
第一章 民国时期传统词学中的尊体之论
第一节 从诗词同源或同旨角度对词体的推尊之论
第二节 从创作实践之难角度对词体的推尊之论
第三节 从有补于诗歌艺术表现角度对词体的推尊之论
第二章 民国时期词学批评中的雅俗之论
第一节 高标去俗崇雅创作原则之论
第二节 多方面探讨词作雅俗呈现之论
第三章 民国时期词学批评中的体派之宗论
第一节 偏重于推扬婉约体之论
第二节 主张婉约与豪放不可偏废之论
第四章 民国时期词学批评中的南北宋之论
第一节 偏重以北宋词为宗尚之论
第二节 主张兼融并取南北宋词之论
第五章 民国时期词学批评中的“明词”之论
第一节 对明词总体性否定的继续判评之论
第二节 对明词衰亡的多元分析之论
第三节 对词亡于明的消解与纠偏之论
第六章 民国时期词学批评中的“清词”之论
第一节 对清词复兴的不断标举之论
第二节 对清词演变发展史的勾画梳理之论
第三节 对清词不足的多视点批评之论
下编 民国时期重要词人批评的承纳与展开
第一章 民国时期词学批评中的苏轼之论
第一节 襟怀才性与艺术特征之论
第二节 词法技巧之论
第三节 苏辛比较之论
第二章 民国时期词学批评中的周邦彦之论
第一节 艺术特色之论
第三节 创作成就之论
第三章 民国时期词学批评中的辛弃疾之论
第一节 创作主体之论
第二节 创作内涵与艺术特征之论
第三节 苏辛与辛刘比较之论
第四章 民国时期词学批评中的姜夔之论
第一节 襟怀情性之论
第二节 艺术特征之论
第三节 姜吴比较之论
第五章 民国时期词学批评中的吴文英之论
第一节 周吴比较之论
第二节 用字下语之论
第三节 创作得失之论
第六章 民国时期词学批评中的张炎之论
第一节 主题抒写之论
第二节 风格表现之论
第三节 声律运用之论
第四节 词史地位之论
结语
附录一 本书所涉主要词论家简介
附录二 本书所涉部分词学文献撰著或刊行时间简列
附录三 本书所涉民国时期主要词论家省籍分布
附录四 民国时期主要词话著作有关信息一览
附录五 民国时期主要词作选本有关信息一览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