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 汉武帝上位揭秘
在宫廷深处,婚姻从来不只是儿女情长,它往往与权力、政治紧密相连。有时候,拒绝一门亲事,便意味着与皇位失之交臂;而接受一门婚姻,或许就是走向权力的第一步。可惜,并非所有人都能看透这其中的玄机。汉景帝的栗姬便是如此,她错失了关键的机会,而王美人却凭借着她的远见卓识,为汉武帝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汉武帝刘彻,生于公元前156年,是汉景帝刘启与王美人之子。在汉景帝的十四个儿子中,刘彻排行居中,原本并无继承大统的希望。然而,命运往往因一些微妙的转折而改变。刘彻四岁被封为胶东王,虽为藩王,但离皇位却遥不可及。直到他的姑母——长公主刘嫖的出现,才让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嫖是汉景帝的姐姐,嫁给了堂邑侯陈午,生有一女,名为阿娇。刘嫖原本想将阿娇许配给当时的皇太子刘荣,然而,刘荣的母亲栗姬却拒绝了这门亲事。这一拒,不仅得罪了刘嫖,也为栗姬母子埋下了祸根。刘嫖心中不满,转而将目光投向了聪明伶俐的刘彻。尽管阿娇比刘彻年长几岁,刘嫖还是决定撮合这对表兄妹。
一日,刘嫖在汉景帝面前,半开玩笑地问刘彻:“你想不想娶阿娇啊?”
谁知年幼的刘彻竟不假思索地答道:“如果能娶到阿娇,我定要造一座金屋,让她住进里面。”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无不捧腹大笑。汉景帝见刘彻如此机智,心中甚是喜爱,当即同意了这门亲事。这便是“金屋藏娇”这一成语的由来。
自此,刘嫖与王美人结为亲家,两人的关系越发亲密。公元前151年,汉景帝的皇后薄氏因无子被废,汉景帝本打算立栗姬为皇后。然而,刘嫖深知栗姬心胸狭窄,若她登后位,恐怕会引发宫廷内斗。于是,刘嫖在汉景帝面前屡次进言,称栗姬性情狭隘,难当大任,并极力夸赞王美人与刘彻的贤德。汉景帝听后,心中动摇,立后之事也就此搁置。
王美人见时机成熟,暗中使人催促大行上奏,请求立栗姬为皇后。汉景帝见臣子干涉皇储之事,勃然大怒,立即处死了这位大臣。与此同时,栗姬也因与汉景帝日渐疏远,郁郁而终。
公元前150年正月,汉景帝废黜了皇太子刘荣,改封他为临江王。同年四月,王美人被立为皇后,刘彻则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太子。
成为太子的刘彻,开始接受汉景帝的悉心教导。他与名儒卫绾学习儒家经典,修身养性,磨炼意志,逐渐成长为一个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的少年。
公元前141年正月,刘彻年满十六岁,汉景帝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加冠礼。就在这象征成年的仪式结束后不久,汉景帝却病重身亡。刘彻随即继位,成为汉朝的新皇帝,尊奉窦太后为太皇太后,母亲王美人为皇太后,妻子阿娇为皇后。年轻的汉武帝,就这样踏上了他的帝王之路。
六月,汉武帝任命魏其侯窦婴为丞相,武安侯田蚡为太尉。此二人都推崇儒术,极力推荐名儒赵绾任御史大夫,王臧任郎中令。赵绾随即上奏,提议兴建明堂,用以接受诸侯王的朝会。汉武帝心怀壮志,对国家的治乱极为关注,似乎准备在朝政上大展拳脚。
但是,此时汉朝廷的实际掌权者却是太皇太后窦氏。她偏好黄老之术,对儒家学说并不感冒,因此,朝廷依然沿袭着文景时期的治国理念。
公元前139年,赵绾上书,提议国家政务不再向太皇太后奏报。这一建议激怒了窦太皇太后,她派人搜集赵绾、王臧贪赃的证据,借此责备汉武帝用人不当。
面对太皇太后的怒火,汉武帝不得不中止了兴建明堂的计划。赵绾、王臧被逮捕入狱,不久后便自杀身亡。窦婴、田蚡也被免职,归隐家中。汉武帝试图革新朝政的努力,就这样被无情地扼杀了。
与此同时,汉武帝的私生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刘嫖自恃曾助汉武帝登基有功,不断向汉武帝索取赏赐,甚至干预国政,引起了汉武帝的反感。而陈皇后阿娇虽然独揽后宫,却因未能生育子嗣,逐渐失去了汉武帝的宠爱。
一次,汉武帝前往看望姐姐平阳公主,偶然间对歌女卫子夫一见钟情。平阳公主见状,便将卫子夫送入宫中。卫子夫凭借她的才艺与温柔,渐渐赢得了汉武帝的宠幸。汉武帝随即立卫子夫为夫人,并任命她的弟弟卫青为太中大夫。十年后,陈皇后阿娇被废黜,卫子夫取而代之,成为皇后。
汉武帝因阿娇而得立太子,最终登上皇位,按理应对阿娇及其母亲刘嫖心怀感激。然而,帝王的情感向来难以专一,移情别恋似乎成了他们的宿命。阿娇若能收敛骄横之心,或许结局不至于如此凄凉。而卫子夫虽贵为皇后,后来的命运却也充满波折,最终自尽身亡,儿子亦被杀害。宫廷之中,无常情,无永爱,阿娇的悲剧,或许正是她过于天真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