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伊采夫的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扎伊采夫小说的现实观[1]

白银时代象征主义诗人兼评论家沃洛申曾指出,现实包含许多潜在可能的因素,因此需要梦想和幻想,以反映“古怪的、空前的、幻想的”现实,这只有在艺术中才存在[2]。对现实的这种理解以及对艺术的这般期待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可以找到印证。1868—186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信中阐明自己对艺术现实的独特认识:“我对现实(在艺术中的现实)有着我自己的特殊观点,那被大多数人称为近乎离奇的和罕见的东西,对我说来有时却正是现实的东西的本质。”[3]相应地,现实主义者的任务,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应是讲述“俄罗斯人在近十年来在精神发展上所体验到的东西”[4]。扎伊采夫也曾表示,“真正的现实主义者……应当讲的正是现象的灵魂”[5]。如此理解的现实主义近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高级现实主义”,即“并不满足于自然主义式地、准确地再现当下现实中所发生的生活的事实,而更强调人的精神世界的现实”,且“精神现实比事实上的物质现实要更真实、更接近真理”[6]。凯尔德士指出,新现实主义的主题特质——“体悟”:它“体现了内在的积极性,内在对环境的抵抗。人要么受到周边生活的折磨,要么外在地与生活共存。足够紧张的心灵生活使人免于屈从物质的力量,使人高于它。这种生活被引向最高价值,被引向那些在道德与美学的道路上使精神崇高的价值、能摆脱个人异化的价值”[7]。换言之,新现实主义对现实的关注不再局限于具体的社会历史现实、物质现实,而是转向人的内在生活,思考人这个群体在宇宙空间的存在问题,追求具有普遍意义的真实。扎伊采夫的早期小说同样秉持这样的现实观,本章将从平凡生活、内在体悟、心灵安宁和精神皈依四个方面考察这种现实观的艺术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