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序言
当这部关于乔治·吉辛的研究成果即将面世之际,我为之激动,因为它将成为我国第一本吉辛研究的专著。
2017年仲夏,正当芙蕖盈盈,本书作者提请我审读书稿,翌年又当夏日,作者再次邀我写序。喜见昔日的尖尖小荷,今天已是一池悦目的莲花,眼前因而出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意象,联想到此书的主题“现代化进程中的作家生存危机”所探求的正与荷花同一境界,所以不由得怀着好心情命笔作序。
本书以英国维多利亚后期作家乔治·吉辛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在整个维多利亚时代,吉辛的名声虽然并不显赫,但是他的著作具有丰富的文学和文化内涵,其中至少具有两个不容忽视的成就。
其一,是吉辛关于狄更斯的研究论著至今仍被公认为狄更斯研究的经典之作。
其二,正如Q.D.利维斯所言,吉辛以“文人如何在现实文学界中不失诚信地生活下去”作为小说主题,“为英国小说做出了一份永久的贡献”。
这后一成就尤其值得关注,因为19世纪后期关于作家生存问题的讨论与今天的我们密切相关。可惜的是,长期以来,这一重要主题的研究仅处于零散状态。有鉴于此,本书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透过吉辛所论的作家生存问题深化解读为一种危机意识,选取其代表作品,首次系统地阐释了吉辛对危机的认识及其作品的现实意义。同时,还在细致的文本解读中,进一步揭示了吉辛作品更深层面的内涵,即危机与现代化进程的联系,揭示作品的主题和艺术表现形式都蕴含了对英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度考量。
本书成书不易,是作者经十余年耕耘取得的成绩。作为导师,我见证了她从选题到完稿的全过程。作者在研究生阶段向我征询论文选题意见,我建议尝试研究吉辛,促成她与吉辛结下了不解之缘,继完成了国内第一篇吉辛研究的硕士论文之后,又完成了相同选题的博士论文。实际上,研究吉辛相当不易,因为至今国内研究资料依然稀缺。作者辗转奔波,向吉辛专刊的主编访求,不惜远赴英国的吉辛研究中心,搜集第一手资料,终于如期完成毕业论文。所以当她的选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时,我为她激动。在惊喜之余,我不免担忧:要完成这样的国家课题毕竟不是易事,对一位年轻学者来说,更是挑战。此后我时常见她埋头书斋,历经几度寒暑,终于成书付梓。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如今风姿绰约的芙蕖幽香四溢。愿这缕清香持久远播,觅得更多的知音。
殷企平
2018年 于河滨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