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节 心脏再同步治疗起博除颤器植入术的护理
一、概述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又称双心室起搏,是在传统起搏基础上增加左心室起搏,通过双心室起搏的方式,治疗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运动耐量以及生活质量,是心力衰竭治疗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心脏再同步治疗起博除颤器(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CRTD)是在CRT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的功能。
CRT适应证: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充分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后,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仍在Ⅲ级或不必卧床的Ⅳ级;窦性心律;左心室射血分数≤ 35%。QRS波群时限≥ 120ms。
二、治疗原则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传统的双腔起搏的基础上增加了左心室起搏,左心室起搏电极经右心房的冠状静脉窦开口,进入左心室后壁、侧壁的冠状静脉分支,起搏左心室,通过左、右心室电极起搏恢复心室同步收缩,减少二尖瓣反流。
(一)冠状静脉窦插管
选择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或分离头静脉送入导引钢丝,然后将冠状静脉窦长鞘送入冠状静脉窦。
(二)逆行冠状静脉窦造影
在置入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线前,首先应行逆行冠状静脉窦造影,了解冠状静脉窦及其分支血管的走行。
(三)经冠状静脉窦置入左心室电极导线
逆行冠状静脉窦造影完毕后,撤除造影导管,再沿静脉鞘将电极导线送入心脏静脉分支。
(四)起搏阈值测试
当经冠状静脉窦将左心室电极导线置入静脉分支后,进行左心室起搏阈值测试,并记录左心室心电图及体表心电图。此外,要进行高电压刺激,检测是否有膈神经刺激。最后再将右心房、右心室电极导线置入,分别测试右心房、右心室及双心室起搏阈值。测试满意后,将电极导线与脉冲发生器相连,然后将其埋置在患者左胸前皮下囊袋内。
三、护理评估
(一)CRTD植入术前护理评估
1.心脏功能情况。
2.诱发因素。
3.心理及社会评估。
4.身体评估 生命体征、咳嗽咳痰症状、发绀、体位。
5.24小时出入量及每天的体重变化情况。
6.抗心律失常药物。
(二)CRTD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
1.伤口出血或血肿形成。
2.囊袋伤口破裂和感染。
3.血胸或血气胸。
4.心肌穿孔。
5.静脉血栓或气栓。
6.电极导线移位。
7.电极导线损伤和断裂。
8.脉冲发生器故障。
四、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评估患者的病情、对手术的心理反应及对手术的接受程度、手术部位的皮肤情况及患者的支持系统和经济情况。
2.耐心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减轻患者及家属心理压力,取得患者的配合。
3.术前协助完善各项常规检查。
4.术前手术区备皮 范围是双颌以下,剑突以上,包括两侧腋窝。
5.术前一晚练习使用便器床上排便。
6.术前一晚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证良好的休息,必要时遵医嘱予适量的镇静剂。
7.术前一晚遵医嘱停抗凝针,停拜阿司匹林、波立维口服7天,口服华法林的患者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1.5。
8.术前建立静脉通道——右上肢。
9.行CRTD的患者遵医嘱予碘过敏试验。
10.术前30~60分钟遵医嘱予抗生素静点,以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
11.有义齿的患者手术前取下义齿放于冷水中,取下首饰并交由家属妥善保管。
12.术日根据术者要求及麻醉方式,做好饮食宣教(如:禁食水)。
(二)术后护理
1.埋置起搏器部位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防止伤口渗血发生血肿。严密观察局部有无渗血、血肿及波动感,如有异常报告医生。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3.密切观察电解质的变化。
4.术后给予心电监测,密切观察心电图的动态变化。
5.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6.体位及活动 10~12小时内平卧,禁止翻身及坐起,双下肢自由活动,术侧肢体腕关节、肘关节可自由活动,术肢可做旋转运动。12小时后可半卧位,但患者不可主动用力,要被动摇高床头,可向心脏同侧翻身,禁止对侧翻身,以防电极脱位,可循序渐进下床活动。
7.避免起搏器同侧的上肢剧烈活动、高举、外展及提取重物等,同时不可拍打背部,以防止电极脱位。
8.因有手术切口,术后需根据血常规结果,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密切观察手术切口皮肤发红、发热,手术切口异样疼痛,若有以上情况发生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9.及时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10.在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限制探视人员,以严防感染的发生。
11.术后卧床期间应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食用高蛋白、生冷、易产气食物(鸡蛋、牛奶、豆制品),以减少因卧床胃肠蠕动减慢引起胃胀、腹部不适。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度用力而引起电极脱位。
五、健康宣教
1.随时注意安装永久起搏器处皮肤的清洁,观察有无红肿破溃,如有此症状马上来院就诊。避免穿紧身的内衣,女性患者避免穿带有钢托的内衣,以免造成囊袋皮肤破溃引发囊袋感染。
2.出现心慌、心悸、头晕、心率低于出院时起搏器设定的频率时,应就近到医院就诊。
3.定期细致随访,以评价疗效,优化起搏器参数,防治并发症,调整治疗用药,使CRTD安全有效,最大程度地发挥疗效。
4.术后3个月内避免起搏器同侧的上肢剧烈活动、高举、外展及提取重物等,同时不可拍打背部,以防止电极脱位。
5.术后3个月,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从事较剧烈的活动,但尽量避免游泳、打羽毛球等术侧肢体过度外展或上举的活动。
6.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大部分电器均不会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功能。
7.电磁波近距离可影响起搏器功能,如:电磁灶< 60cm、移动电话< 15cm、电钻< 30cm、大型音响< 15cm等,应保持安全距离。
8.安装起搏器不可靠近的地区有雷达、广播电视发射天线、大型发电设备、高压变电站、高压设备、大型电极、强磁场等。
9.随身携带起搏器植入卡。
10.安装起搏器的患者接受检查和治疗前应告知自己安有起搏器,以避免有影响的检查和治疗,如磁共振、电手术刀、电除颤、电针灸、放射治疗等。
参考文献
[1]华伟.临床实用心脏起搏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周国英,何松坚,吴铿.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心律失常的护理要点.中国实用医药,2013(10):242-243.
[3]石今山.1例三腔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体会.吉林医学,2012,33(19):4256.
[4]张蔚青,蒋晓莲.CRT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及其相关并发症与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0):88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