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羊倌开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89/53210989/b_53210989.jpg)
第28章 燧皇突破
“总算不用再生火烧洗澡水了。”
眺望着将要从山顶落下去的红日,钟隐舒服伸下懒腰,舒展开筋骨。
给青毫羊药浴完后,今天轮到了盘角黄羊。
按说这群数目远逊,应该比较轻松完成来着,但事实并非如此。
黄羊价值比青毫羊高许多,又是孙教习的私产,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不能再十头八头一起赶进池子,而是一个个来,还得有人下水为其清洗毛发。
比前两天可要能折腾太多。
关键这回他还亲自在旁盯着,逃不了滑。
幸而那些跳下水给羊洗澡的活还轮不到他们这些修士身上,都由那些杂役承担了。
饶是如此,也比前两天心累许多,钟隐都懒得去记自己施展了多久的《燧皇诀》了。
不过,也不是全无好处。
来这里三天了,总算亲眼见到那位孙教习施展法术。
只见其屈指弹出粒不起眼火苗,钟隐在其旁边,竟是几乎察觉不到灵气波动。
然而几个呼吸间,池子中的药汤就已经沸腾翻滚起来。
立刻,他就确定孙老头在《燧皇诀》上的造诣还在楚教习的《生华诀》上。
甚而,恐怕已经有了些“通灵”的意味在其中。
而且,还不止这些。
看着他们做事同时,老头时不时开口指点一二,关于盘角黄羊的习性喜好,料理饲喂时尤其要注意哪些。
虽然先前的基础课,以及藏书楼中都提及到相关内容。
但毕竟是书上的理论,与实操还是有不小区别的。
这些,才是二公派遣派他们这些道生跟着教习们要学的东西。
只不过具体能学到多少,那就要看教习的良心,以及道生自己是否机灵了。
不过终归比起凡间那些,奴隶包身工也似的那些学徒要好上许多。
毕竟他们这些道生,乃至教习的所有权都在门派那里。
只有学得多,才能为门派创造更多利益。
完全藏私,一点儿真本事都不想教是说不过去的。
这么蠢的教习,过不了三年就会因为考评及宗门贡献不及格,被发配到没有油水不说,搞不好还要拼命的地方去。
————
晚上,《象甲功》又自顺风顺水地突破至精通层次。
不过现在,除非达到“通灵”,否则这种武学上的进步已经难以令其心中生出什么波澜了。
旋即,他就将全部心思放在了《燧皇诀》上。
四方红泥炉上架着的酒坛子里,酒水缓慢咕嘟。
在其底部,是十数块被敲碎后的铁背苍狼骨片。
凡间药酒,多选阴凉干燥处静置。
然而修界当中,却是可以利用灵膳之法,小火熬炖。
使得灵骨中的药力快速完全地释放出来,化入酒中,只是对火候把握要求不低。
“火,日也。
阳尊,故托燧皇于天。
……”
钟隐低声诵念着《燧皇诀》的诀要,操控着炉中那道暗红火苗。
这回,他可没用木炭柴火之类,纯粹是以己身灵力为燃料。
这几日熬煮汤药的经验,以及旁观其它学徒及孙教习施展此术法时的画面。
如走马灯般,悉数在心神镜面中流转变幻。
然而红泥炉内的火焰,却是无有任何变化,看不出任何摇曳飘忽闪烁。
仿佛静止也似。
明明是火,但却给人种如水的平静感。
若是让余良、丁树毅两人见了,定要为之汗颜。
单论这份操火的造诣,明明他们比钟隐早他大半年成为修士,现在却被轻松超过。
“《燧皇诀》到精通了。”
钟隐面色不变,只是心中默念句。
这些最基础的五行法术,入门乃至精通都不甚难,花时间熬也能把熟练度刷上去。
不过终究算是件喜事,本来他还以为自己可能要到练气二层时才会掌握纯熟呢。
感受着丹田气海内的灵机行将耗尽,钟隐徐徐收了法术。
目前,制约自己的主要还是修为法力。
不过,此事倒也不用太过着急。
以其资质,在筑基前都基本不会有什么瓶颈。
又有灵石在手,按部就班修行即可。
以方寸宝鉴及自身评估预测,在年底前应该就能步入练气第二层。
“听杜雄透露,明天会有人来施展《小云雨诀》,不知道宝鉴能够记下些什么?”
打坐吐纳将灵力恢复过来,他小心将那坛业已凉下来的狼骨酒放入床下收好,怀揣着期待沉沉睡去。
可惜或许是《燧皇诀》突破耗费了一定运气,钟隐第二天没有如愿看到有修士过来施法。
主要是天公不做美。
对于练气修士而言,施法时的天气场所材料等因素十分重要。
尤其是像《小云雨诀》这种消耗巨大,一定范围内已经勉强算是改动了天象变化的法术。
最适合在蒙蒙细雨之时施法降雨。
借助空气中弥漫充盈的水精之气,法力消耗起码能降低五六成。
正如他们借助木炭柴薪熬煮药汤一般。
但若是正午大日高悬的时候,能够唤出团淡淡水雾来,就已经十分难得了。
甚至瓢泼大雨天气中也不合适。
盖因此时水气虽然浓厚,但元气动荡,极容易干扰修士施法。
何况施展《小云雨诀》,从来都是为了助益灵植草木等的生长。
修士的灵力,比之浩瀚天地之力还是差得太多。
聚集来的那些灵气,很容易就会被冲散。
放牧羊群的所在虽说临近河流,水气较为充盈,但要是天气不合适,也是不行。
至于为什么要来他们这边施法降雨,原因也很简单。
青毫羊与盘角黄羊皆是灵兽,自是不便啃食几乎不蕴含灵气的凡间草木,否则非“营养不良”不可。
是以道院在河两岸,择地开出数百亩草场,专门种植有青毫羊等喜欢的怀风花与金穗草。
不过草场的灵气还是淡了些,称不上灵田。
怀风花与金穗草,也是介于凡木与灵草之间。
乙字道院方圆十数里,差不多也就只有三十余亩灵田,种着灵谷灵米及其它灵药。
事实上,二公派十所道院所在地,均有灵脉分支,左近有淡淡灵气。
不足以开山立派,但是作为过渡用的道院,却是不错。
看起来算不上什么,但若是放在山下,不知多少散修乃至修行家族要为之大动干戈,生死相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