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殍:明末千里行之兴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赠剑

“幼哲,去将那两柄剑与一本秘籍取来。”卢象升负手而立,目光悠然地望向远方,似是陷入了某种悠远的回忆之中。

卢象观面露迟疑之色,上前一步,低声道:“大哥,这等物事,当真要取来?”他眉头微蹙,眼神中透着一丝谨慎。

卢象升轻轻挥了挥衣袖,那动作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决然,催促道:“去拿来吧。”

见大哥心意已决,卢象观不再多言,转身快步而去,不多时,便双手捧着那剑走了回来。

此剑出鞘,寒芒闪烁,三尺六寸剑身仿若凝霜,剑身上隐隐的纹路似在诉说着往昔的沧桑过往,隐隐透着一股帝王将相之气。

卢象升接过佩剑,轻抚剑身,目光转而望向梁良,问道:“良,你可知此剑来历?”

梁良面露茫然,下意识地摇了摇头,心中暗想:“这般神兵,我又怎会知晓其来历?”他微微低头,眼神中透着些许尴尬。

梁良又向前凑了凑,脸上堆起笑容,略带急切地说道:“卢伯父,您就莫要再卖关子了,快与我们讲讲吧。”

卢象升微微仰头,目光中透着一丝自豪,缓缓说道:“此两剑乃是蜀汉先主刘备和蜀丞相诸葛亮的佩剑,另有一本双剑术秘籍,今日便一并赠予你。”

一旁的梁文景听闻此言,连忙摆手推辞,脸上满是惶恐之色:“建斗,这礼物太过贵重了,你好歹也留一把。”

卢象升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其实我还有一把赵云的佩剑。蜀先主刘备共铸造八剑,我卢家先祖机缘巧合之下得知三剑,奈何族中子弟对双剑术研习不精,倒不如赠给贤侄,也算宝剑配良才。”

梁文景微微一怔,随即感叹道:“倒是我见识短浅了,不曾想建斗兄还留了这等后手。”

梁良亦是满脸惊叹之色,心中暗想:“这卢家对我竟是如此厚爱。”他眼眶微红,言语间满是感激:“多谢卢伯父赠剑,日后若有差遣,梁良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卢象升轻抚胡须,脸上笑意更浓:“说不定日后贤侄还能救我于危难之中呢。”

众人正说着,只听得远处马蹄声起,尘烟滚滚。

卢象观神色一紧,以为是贼人来袭,正要喝令家丁准备防御。

却见其中一骑上之人高声呼喊:“舅舅,表兄,是我贾瑜和梅招。”

梁良见状,赶忙制止卢象观,笑道:“幼哲兄,这二位是我的表兄,误会了。”

卢象观长舒一口气,放松下来:“哦,如此,倒是一场虚惊。”

二人下马,快步走来,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与众人一一见礼。

卢象升走上前,对梁良说道:“良,给为父介绍一下你的这二位表兄吧。”

梁良心中暗喜,觉得此事自己最是拿手,上前一步,指着二人介绍道:“卢伯父,这位是我大姑家的孩子,乃曹魏太尉贾诩之后,姓贾名瑜。这位是我二姑家的孩子,乃是永新伯梅殷之后,姓梅字招。”

卢象升微微点头,目光在二人身上打量了一番。

梁文景眉头微皱,面露疑惑之色:“你们两个不在家中好好待着,为何跑到常州府来了?”

梅招抢着开口,跑得急了,大口喘着粗气,脸上却满是兴奋:“舅舅,我费了好大的口舌,才说服爹娘,想着跟您去京师长长见识。”

贾瑜亦是摆了摆手,附和道:“舅舅,我与梅兄心意相通,皆是此意。”

梁文景佯作嗔怪道:“你们这两个小鬼头,京师岂是那般好去的?这一路山高水远,舟车劳顿,你们吃得消吗?”

贾瑜上前一步,拍着胸脯保证:“舅舅放心,我们早已做好准备,一路定会小心行事,绝不惹是生非。”

梅招亦是点头如捣蒜:“是啊舅舅,我们都带着干粮和水,还备了些盘缠,足够路上用的了。”

梁良在一旁看着二人信誓旦旦的模样,不禁笑道:“舅舅,他们既然来了,想必是心意已决,您就带上他们吧。说不定这一路上,还能帮上些忙呢。”

梁文景无奈地摇了摇头,笑道:“罢了罢了,既然如此,你们便跟着吧。不过丑话说在前头,一路上都要听我的安排,不可擅自行动。”

贾瑜和梅招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欣喜,连忙应道:“舅舅放心,我们一定谨遵您的教诲。”

梁文景转头望向马夫,说道:“幼哲,你去安排一下,给他们准备一些干粮,再检查一下行李,看看可有疏漏之处。”

马夫点头称是,转身去安排。

此时,太阳已经渐渐西斜,天边被染成了一片橙红色,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

微风吹过,带来阵阵凉意,吹动着众人的衣角。

“良,此次进京,你可有什么打算?”卢象升突然问道。

梁良微微一愣,随即正色道:“伯父,良想在京师寻一位名师,继续研习学问,增长见识,日后也好为朝廷效力。”

卢象升微微点头,赞赏道:“好志向,不过这京师之地,人才济济,你可要用心才是。”

梁良拱手道:“伯父教诲,良铭记在心。”

不多时,马夫回来禀报:“东家,马匹和行李都已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出发。”

梁文景环顾众人,高声道:“既如此,我们便出发吧,目标京师!”

梁良、贾瑜和梅招牵过马匹,翻身上鞍。梁良转头望向卢象升,拱手道:“卢伯父,此番多谢您的厚爱与照拂,后会有期。”

卢象升微笑着点点头:“一路保重,若有难处,可派人来告知我。”

梁文景亦是抱拳道:“建斗兄,那我们就先行一步了,你也多保重。”

卢象升微微颔首:“文景,你带着孩子们路上小心。我明日也将启程前往大名府任职,你我都肩负重任,望各自珍重。”

言罢,梁文景一抖缰绳,带着梁良、贾瑜和梅招缓缓离去。马蹄声在寂静的道路上回响,逐渐消失在远方。

众人纷纷上马,迎着夕阳,向着远方缓缓前行。

一路上,贾瑜和梅招兴奋不已,不停地问着京师的情况,梁良则耐心地为他们解答。

行至一处山林,天色渐暗,梁文景抬手示意众人停下:“今日就在此处扎营休息吧。”

众人下马,开始忙碌起来,有的负责搭帐篷,有的去拾柴生火,各司其职。

贾瑜和梅招也跟着忙碌起来,虽然动作略显生疏,但也干得热火朝天。

梁良走到梁文景身边,说道:“舅舅,我去附近看看,有无异常情况。”

梁文景点头道:“也好,小心些。”

梁良手持佩剑,小心翼翼地向山林深处走去。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四周静谧得有些可怕。

突然,梁良听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他警觉地停下脚步,握紧剑柄,目光警惕地望向四周。

只见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梁良松了一口气,不禁哑然失笑。

回到营地,篝火已经燃起,众人围坐在篝火旁,吃着干粮,喝着水。

梁文景望着众人,说道:“这一路上,大家都要相互照应,遇到事情不可慌乱。”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夜色渐深,众人陆续睡去,只有守夜的家丁还在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第二日清晨,天还未亮,众人便早早起身,收拾行囊,继续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