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刀有神:西部地区版画创作人才培养成果作品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西部画语

陇艺梅

艺术之于中国西部,有深情的言说,中国西部之崇山峻岭、大江大河,养育了西部壮阔豪迈的民族与深远的文明,这个古老而神奇的地域自古以来就是神话与传说的沃土。西王母、伏羲女娲的古老传说、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周穆王“八骏日行三万里”所带来的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都是西部文明悠长的佐证。这里的水声是立体的,这里的土壤是多彩的,这里的文明是多元的。

西部版画,是沿着悠远的文明一路走来的典型艺术门类,雄浑的青藏高原,灿然的天山原野,厚朴的黄河流域,奇妙的金沙江畔,内秀的川黔盆地,无处不见版画的文化传承因子。版画印痕的力量,记录着文明时期的每一个重要的阶段,是符号,也是历史。

西部的微笑

距今6000年的甘肃秦安“大地湾人头彩陶瓶”,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的伎乐天,藏式唐卡上的“度母”,都是西部文明的微笑,这微笑的永恒,揭开了西部浩瀚的文明史,这微笑的包容度,在西部的文化脉络中传承了几千年,西部对待自然和世界的态度是微笑的,西部是亚洲最伟大的地域之一,历史和文化以一种慈悲柔和的姿态,抚摸过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巍峨群山中多民族温暖的微笑,汇聚了远古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浩瀚,各种文化的微笑相互交融,惊心动魄。了不起的西部,其文化有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律动,推动着地球内部的动力,让高原上升,让山脉隆起,这种原动力是西部文化的动因。西部版画的创作,站在西部文化的高原上翘然而起,带着光明灿烂的笑容,如阳光落在人群中,如和风吹拂着自然生灵。年轻的艺术家,在“西部地区版画创作人才培养”项目的创作中,运用现代版画的不同言语表达了多重的微笑。杨悦的《拈花图》,运用佛手法印的特殊符号,展示了“宗教”与自然之间的某种关联,手语中传达了微笑的信息,佛手与花之间若有若无的线网,牵动手语和花语的顾盼情绪,令黑白木刻效果陡增柔美。尹小勇的铜版画《候鸟迁徙系列之一》,表现西南热带森林鸟类幸福的故乡,其轻松的线条组合表现生态环境优美、安静的西部热带雨林,鸟群热闹地飞翔展示其舒畅的微笑,风调雨顺是天地赐予的简单的幸福,人类诗意的竹楼,掩映在繁密的森林中,伴随着莺歌燕舞的微笑。苏潥的黑白木刻《和风》,满满地经营黑白灰的点线面语言,熟练地突出木刻刀味,从而调节出二维空间的层次感,用半抽象的图像,表现西部的凝重、丰富。大地和雨露,催生西部缓缓的和谐之风,那千沟万壑、幽谷滴翠、葱茏森林,供养了丰收的笑容。由大地母亲哺育的万物,因知足友好而拥有“和风”万里的内心表象。彭帅的石版画《翘首》,选取了热带群鸟们生活的一个瞬间、一个细节,因为植被葱茏,鸟儿可以衣食无忧,俏皮嬉戏,乃大自然的恩赐赋予万物的微笑。

西部的欢歌

西部民族文化丰富,是西部大地的馈赠,西部的人、牛、羊、马、树木、山花、草原在各族人民的歌唱和舞蹈中欢声笑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吟唱西部天高地阔的民谣从未间断,随着歌声的悠扬起伏,把听者带入了西部宁静的时空中,穿越远古绵延逶迤的群山,众神护佑着西部众生的幸福生活,那欢歌的悠扬,在西部的山河中回荡,在横断山脉的大江大河或者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滔滔江水的裹挟下,传布到奔流不息的沿岸,这是文明欢歌的传布,传布欢腾的生命,歌唱心灵的笑靥,西部的欢歌在高亢深邃的西北民歌“花儿”里,在藏民酣醉的锅庄弦子里,在彩云之南撒尼人的月琴三弦调子里,也在西部壁画、版画的形式与内容里。

阿茹娜的木刻作品《归来》,其创作来源于蒙古族民族生活,根植于西部大地。画面上,身着博克服饰的蒙古族摔跤手壮实的体魄,占据了大面积的空间,这是“那达慕大会”上精彩的形象,艺术家采用流动的线条,精心组织,增加欢快氛围,摔跤手大步流星的姿态,透露出胜者的凯旋,与画中一组组奔放的线刻共同构成欢快的场景,也许这是那达慕大会的一个局部,它暗示了欢歌热舞的聚会正等待四面八方的牧民们的到来。黑白木刻作品《迹》中的图像似乎与远古阴山岩画有渊源,这样的图画表现方式在古代的壁画、岩画中依稀可见。除了表现形式,这样的生活场景也是草原生活的日常呈现,当羚羊群在草原上奔驰之时,在视觉上会荡起漩涡般的韵律,这样的欢歌来自大自然中的律动。陈词永的作品《疾风》系列,展示了作者扎实的功力,在山中玉米地里奔驰的青年,象征了西部奔向现代的爆发力,唐太宗有诗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这欢快的奔跑象征了现代西部一路向前,一路欢腾的乐观向上的热力,画面整体表现出动感与力度,与画名相一致。

西部的奇彩

引人入胜的西部,充满了奇彩的画面感,西部高山耸峙,森林密布,江河清澈,草原横亘,大漠起舞,幻彩的地貌上凸现出服从于不同地势气候的建筑样式,草原上的毡房,维吾尔族的“阿以旺式民居”,羌藏地区的碉楼,云南白族建筑“四合五天井”、汉族建筑“一颗印”以及吴越后人干栏式建筑等,传递着视觉的激情与人文的热度。

西部的人文、地貌气质非凡,有壮丽,有苍凉,有委婉,有嫣然,天地之间,山河不老。风花雪月的大理,有妙香佛国之称;蚕丛、鱼凫的四川盆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汉通人烟”。西部的文化层次分明,玲珑奇彩,可以用文字和语言表情达意,也在岩画图像和服饰图案中传承历史。这个充满奇彩的文明之源,伴随着婆娑起舞的西部人民,穿越了几千年的空谷。歌与舞是西部各民族的史诗,代代相传着各民族的文明历程。

吴新林的版画作品喜好捕捉颇具西部视觉场景特色的画面,那阳光普照的大地是不老的神话,他的绝版套色木刻作品,牢牢抓住了绝版木刻的语言特色,有意识地运用高纯度的色系表现云南大地特有的光亮度和透明感。吴新林是滇中的彝族,与生俱来的对高原阳光的感悟深埋于其心灵之中,红土、远山、彩云、劳作、丰收等习以为常的云南视域,牢固地铭刻在心,从而建树了他的人文情怀。这个系列绘画的主题,与绝版木刻的语言不期而遇,他的作品《云贵高原》、《耕耘土地》从平常、质朴的角度记录了西部文明中的奇幻色彩,千年来,云南土地上的人们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生活,感恩上苍的赐予。无独有偶,毛祥彦的绝版木刻作品《彝家·二月八》和《琢木郎印象·绣花鞋》也是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典型,毛祥彦钟情于表现大理彝族“者么人”的生活,尤其专注“者么人”的服饰文化,这两幅作品,加深了对版画技法的呈现,更加耐人寻味,这位80后的年轻版画家执教于大理,居住于苍山上的“者么人”服饰的色彩对比造成的视觉冲击,激起了他的创作原动力,所以,他用版画的媒介去表现微笑与服饰符号中的文明基因。

西部的辽阔

西部亘古不变的土地,雄阔、天高、云深,感喟天地有大美而无言。西部之辽阔,它有诸多被称为人类文明摇篮的江河,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洮河、渭河、澜沧江、独龙江,还有赫赫有名的高原、湖泊、盆地、沙漠,这样辽阔的地域,大可以海纳包容文化的多样和思想的多维。传统与现代在此交错,动与静、离与和,再现新世纪人类思辨的多面体,西部年轻的艺术家用艺术作品为媒介表达其意。

张宏伟作品《被遗忘的村庄》,如实记录西部广袤大地上无数村庄的风景,寄托了新一代西部人对西部村庄的情感牵挂,这感情里有一丝淡淡的伤感,现代化的冲击带走了村庄的活力,而山依然是那山,村庄依然恒久苍茫。与此不同,赵子亮的丝网版画《温故而知新》表达了西部青年的现代性思想,利用抽象的线、色元素去寻味现代丝网版画语言的内蕴,也让思维与美感处于模糊的交错之中,让主题不那么清晰。兰艳的丝网版画作品《生活秀——Hello baby》也在寻找观念的新语,似乎感受到了美国POP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作品的启迪,她运用婴儿的剪影构成了一个温柔的心脏,表达了全世界母亲的共有的爱意。马琨的作品《缺席者》、《光的二分之一》,苏丽娅的水印版画作品《寻迹之一》,都展示了作者对西部现代生活的敏感,在现代时空中冥想,浸入了观念的暗示。武新宇的丝网版画作品《空·祝》,在平面图像交错中有意思的符号若隐若现,运用纯度高的大色块对比,让视觉充满清新。学员们个性的画面空间的营造、意境的新筑,让观者体会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西部——从外观到人本内核的跨越所牵引的视觉旅程。可视的西部风景与所思的西部风景,西部的辽阔增加了立体的层次。

上下五千年,那壮观荒寒的河西走廊连接着欧亚非三大洲的物质贸易与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沿线东西方文化激荡交流的最佳见证;那遍布西部的佛教石窟群,其坚实稳固,饱含的图像符号、风格最直接地告知文明的影子所移动的轨迹。从三皇五帝到周、秦、汉、唐、辽、西夏、金、元,多半部中国的历史,在西部流淌过,让时间抚摸。羌笛悠悠、大漠孤烟、黄沙金甲,记录了西部诗意的世界。西部美术有如此的文明底蕴为基础,当然万紫千红,而西部版画创作,当为西部美术画上浓墨重彩。此次版画培训班的艺术家们,创作中融入的画语,不仅仅是他们的视觉关照,也呈现了内心的感受和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