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4章 诛远
羌人望见郭翁伯,这才明白大营已失。前有阻拦,后有追兵,羌人只得调转马头,朝着西边方向落荒而逃。战后,王旭对着陈子公顶礼膜拜,赞叹道:“陈将军,你用兵真是太神了,我是彻底的心服口服了。”
原来,昨日陈子公向王旭献策:“我军可趁着夜色,大张旗鼓的前去救粮道。羌人发觉,必然暗中追击,而且他们肯定不会点燃火炬,视野必定受阻。羌人必定早已在山谷中设好了埋伏,我军进了山谷,山谷入口处有一条林间小道,极少有人知道,我军可从那条小道迂回绕到山谷另一端。羌人的追兵跟着我们进了山谷,必然会顺着山谷正道前行。山谷中的羌人伏兵听到声响,必然会以为是我军到了,势必一拥而上。到时候,羌人的伏兵与追兵自个儿打起来,乱成一团;我军再杀个回马枪,趁乱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另一边,羌人追击,他们的大营必定空虚。我军可派另一支人马,换上羌人俘虏的衣服,冒充羌人,赚开羌军大营的营门,夺了他们的大本营。”
王旭大喜,依从陈子公的计策。昨晚,天公作美,月色昏暗,陈子公就率领一支人马直奔山谷。羌人果然熄灭火炬,偷偷追击。羌人追兵走后,王旭坐镇大营,而郭翁伯率领另一支人马,换上羌人的服饰,冒充羌人,去了羌军大营。郭翁伯胁迫一些羌人俘虏,谎称“羌人追兵大获全胜而回”。羌人大营的守军信以为真,就轻率的打开营门。郭翁伯趁势率军冲杀进去,一番烧杀,顺利夺了羌人大营。
就这样,事情的发展果然如陈子公所料,羌人在山谷、大营两线全面溃败,汉军完胜。
遭此大败,羌人联盟分崩离析,各自逃散,其中一些部落开始动摇,意欲向汉军投降。过了不久,罕羌部落的首领靡当儿派遣弟弟雕库拜见王旭,透露道:“这次羌人各部落集体反叛,都是由先零羌部落主导。先零羌部落势力庞大,又与勋育勾结,许多小部落都是受到他们的胁迫,才不得已背叛大汉。只要打败先零羌,这次叛乱自然会平息。”
陈子公在一旁对王旭说道:“羌人反复无常,而我们又从没跟靡当儿、雕库二人打过交道,他们说的话真假难辨。不如将雕库扣押下来,作为人质,胁迫靡当儿投降,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白捡一个便宜。”
王旭踌躇许久,摇头道:“这样做不妥。两军交战,不斩来使。靡当儿有主动投诚之心,才会派雕库前来泄密。如若我们不分青红皂白,扣留雕库,即使能逼得靡当儿投降,其他羌人部落知道了,从此也一定不会再相信大汉。羌人势必会跟我们死磕到底,再也不会向我们投降。羌人分为许多部落,分布极广,很难尽数剿灭。我们这次来平叛,关键在于剿灭匪首。其他胁从者、以及无罪之人只要愿意归降,我们都应该网开一面。”
于是,王旭盛宴款待了雕库,对他说道:“我们大汉的政策,只杀有罪之人,绝不杀无辜。你回去告诉靡当儿以及其他部落的人,诚心归降大汉的,我们就不再追究你们的过错。继续替先零羌卖命,与大汉为敌的,决不轻饶。你们若是能协助汉军消灭先零羌,还能算是立功。每杀叛军一人,赏钱十两。”
宴罢,雕库欢天喜地的回到罕羌部落,向靡当儿如实回报。靡当儿大喜,当即撕毁了与先零羌的盟约,向王旭递交了投降书。其他部落听到风声,也纷纷效仿。王旭见时机成熟,当即挥师疾行,借道穿过好几个部落的属地,直逼先零羌的驻地。先零羌一直以为汉军还离得很远,哪里料到汉军竟来得这么快,故而守备松懈,被汉军杀得大败。
先零羌舍弃辎重,打算渡过湟水逃命。王旭见道路崎岖险隘,就让将士们放慢行军脚步,缓缓的跟在先零羌逃兵后面驱逐、追杀。先零羌溺死者数百人,被斩数百人,被俘数百人;而汉军缴获牛羊、辎重无数。
汉军一路追击,正巧来到罕羌部落的属地。王旭连忙下令,不得毁坏罕羌部落的屋舍财产。靡当儿听说以后,非常高兴,说道:“汉军果然守信用,对我们秋毫无犯。”于是,靡当儿亲自前去犒劳汉军。其余那些部落听说后,纷纷向汉军递交了请降书。
王旭见大局已定,召来郭翁伯、陈子公商议:“大部分羌人部落已经归降,先零羌也已经被驱逐到了偏远的西域,叛乱已经被平息。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不如趁早返回大汉。我军对西域的地形不熟,如若对先零羌穷追猛打,恐怕会适得其反。”
陈子公当即反对:“我们此次前来,固然取得了一些战果,但是却未能彻底消灭先零羌这个罪魁祸首。倘若我们现在就班师回国,放弃对先零羌的追击,任由他们在西域恢复元气,以后必成大患。况且,其他部落见先零羌成功逃脱,还以为是我们汉军无能,拿先零羌没办法。等先零羌休养生息一段时间,重整旗鼓;其他部落可能又会迫于先零羌的淫威,再次反叛。我们不能半途而废,而应该将叛贼全部消灭。昭示天下,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陈子公的一番慷慨陈词,说得王旭热血沸腾。王旭当即下令,继续追击先零羌,一举将其重创,并阵斩了先零羌的首领。先零羌走投无路之下,只得向汉军投降。至此,汉军彻底平定了羌人的叛乱。
王旭、郭翁伯、陈子公率领着大军凯旋而归,王旭向刘恒如实汇报了作战经过,并特别强调了陈子公的功劳。刘恒听了,非常高兴,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重赏了他们三位,对陈子公更是大加褒奖。退朝后,卫绾似是有意无意的跟江次倩打招呼,说道:“听说陈子公以前只是齐地的一个小小的校尉,这次真是撞了大运,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出了这么大的风头。话说回来,我还听说江大人您曾经对陈子公有引荐之功啊。”
江次倩眼见陈子公风光无限的样子,心中也不是滋味,苦笑道:“哪里,哪里,谈不上引荐,就是帮着说了两句好话。陈子公能有今天的成就,既靠王旭的知人之明,也靠陈子公自个儿的真才实干。”
卫绾皮笑肉不笑的对江次倩说道:“您成名比他早,功劳比他多。陈子公不过就是到陇西溜了一圈,打了几场胜仗,斩了几个羌人,就得到刘恒如此赏识。只怕过不了多久,他的官职不在你我之下啊。”
江次倩听了,也不答话,默默的走开了。江次倩出了皇宫,上了马车,行至僻静无人处,突然握拳猛锤车厢,恶狠狠的说道:“陈子公,你算个什么东西,不就是脸上带疤的莽夫吗?竟敢跟我比,看我怎么治你!”
果然不出卫绾所料,不久之后,刘恒就提拔陈子公为射声校尉,封为关内侯。陈子公在仕途上的平步青云,大大刺激了江次倩。江次倩暗中向卫绾抱怨:“刘恒任用臣子,就像堆积柴火一般,后来的反而堆在上面。”
江次倩绞尽脑汁,明察暗访,想了各种办法,终于从陈子公的亲兵口中探得猛料:“先零羌投降以后,陈子公曾经指使亲兵抢夺先零羌的财产,并私自与亲兵分赃。”
江次倩欣喜若狂,立马向刘恒禀报了此事,主张弹劾陈子公。刘恒感念陈子公的功绩,又不好明着驳斥江次倩的提议,左右为难,就召见了莫负,问道:“陈子公不守军规,抢夺投降者的财物,按律应当予以严惩。可是,念在他劳苦功高,我又想对他网开一面。我想问问你,陈子公以后还会为大汉立战功吗?”
莫负当即嗅出了刘恒话里的深意,于是斩钉截铁的说道:“毫无疑问,会。”
刘恒微微点头,说道:“我一早就猜到,会是这个答案。从这次西征羌人就能看出来,陈子公是难得的将才。以后对抗勋育,肯定还能指望上他。我想听听你的看法,是否应该惩处陈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