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纪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3章 夜渡

王旭:“陈子公。”

刘恒有些意外,问道:“陈子公?。。。。。。是谁?没听过。”

王旭:“陈子公原先是刘肥的部将,后来为了报恩,向贲赫通风报信,救了贲赫一命,也算为诛灭刘肥间接的立了功。陈子公也因为这件事,受到了刘肥的惩罚。后来,我去齐地巡视的时候,再次起用了陈子公。在他的帮助下,我很快就清理了一大批的贪官、恶霸。陈子公此人,有情有义,有勇有谋。这次任务,我希望能带他一齐去金城。”

刘恒感慨道:“没想到,刘肥帐下,除了田禄伯,还有陈子公这么一号人物。只能怪刘肥不识货,不然也不会在短短三个月之内就一败涂地。”于是,刘恒批准了王旭的请求。

随后,王旭向刘恒告退,回到家中,将征讨羌人的事儿告诉了莫负。莫负质问:“平定羌人叛乱,你有把握?”

王旭:“没有。”

莫负埋怨道:“没把握,你逞什么能?连李广都搞不定,你就不该接这活儿。”

王旭委屈的说道:“你是没看见刘恒今天那眼神,恨不得把我生吞活剥了。我要是不答应,刘恒非把我们抄家问斩不可。”

莫负的脸色这才缓和下来,说道:“战争不是儿戏。可惜历史被搅得一团乱麻,我也理不出头绪。你和郭翁伯都不擅于领兵打仗,陈子公倒是有勇有谋,你们不妨多听听陈子公的意见。”

王旭:“明白,战场上不是逞能的地方。”

莫负责备道:“你必须要平平安安的凯旋归来,否则我饶不了你。”

王旭无奈的回了一句:“我回来,你的宝贝女儿和儿子也饶不了我。”

。。。。。。

数日后,陈子公收到军令,千里迢迢的赶赴长安,与王旭会合。于是,王旭、郭翁伯、陈子公集结三军,向陇西进发。王旭一行经过长途跋涉,与李广会面。李广正在烦恼,就跟王旭等人诉苦:“以前打羌人,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简单。这次真是邪门,羌人不知何故,战斗力爆棚。我是一败再败,败到怀疑人生。你们前来增援,简直是雪中送炭。”

王旭:“您受苦了。你跟羌人苦战良久,不如坐镇后方,稍事休息,让我们替你到前方打探打探。”李广如释重负的接受了。短暂停留后,王旭、郭翁伯、陈子公与李广辞别,率军来到金城。

王旭、郭翁伯、陈子公登上城墙,望向黄河对岸,隐隐约约看见远方有几座羌人的营寨。郭翁伯看了一会儿,心中犯难,说道:“羌人大营就在河对岸,如果我们贸然渡河,羌人必定会趁我军半渡之时偷袭,咋办?”

王旭也无计可施,倒是一旁的陈子公淡淡说道:“我有办法。。。。。。”

当晚,郭翁伯、陈子公趁着夜色,率领两支小分队,兵分两路,让战马衔枚,悄悄渡过了黄河。渡河之后,汉军趁着羌人尚未察觉,立即安营扎寨。到了次日天明,羌人一觉醒来,这才惊讶的发现黄河岸边突然多了一座坚固的汉军大营。

王旭甭提有多高兴,率领着一万骑兵,就在羌人的眼皮子底下,舒舒坦坦的渡过黄河,进驻大营,与郭翁伯、陈子公顺利会合。王旭十分钦佩的称赞陈子公:“这次能顺利过河,多亏了你的衔枚夜渡之计。”

陈子公微微一笑:“这招儿也不是我首创,我不过是有样学样,向章邯偷师罢了。当年章邯击败田儋、周巿、项梁,靠的就是这一招。”

王旭这才猛然醒悟,连声叹道:“当年,我曾亲历秦末的战乱,而你却没有。然而,我没能想起这招儿,却被你想到,说明你的天赋远在我之上啊。在齐地做个校尉,真是委屈你了。”

王旭等人还在攀谈,突然帐外急报:“不好了。羌人派出百余名骑兵,已经逼近我军大营。”

王旭、郭翁伯、陈子公连忙到营前察看,只见那百余名羌人骑兵就在营门跟前叫嚣。郭翁伯不禁有些跃跃欲试,说道:“这羌人也太嚣张了,就这么点人,也敢到我们大营前放肆。我军渡河,士气正盛,我愿带一千名骑兵,亲自出营剿灭这伙人。”

王旭观察了一会儿,劝阻道:“羌人就这么点人,也敢来叫阵,着实蹊跷,我等不可妄动。况且,我军刚刚渡河,稍有疲倦,不如暂作歇息,养精蓄锐。打仗,旨在消灭敌军主力。为了这一百来号人犯险,划不来。”郭翁伯、陈子公觉得有理,就按兵不出,任由羌人在营前叫骂。过了好一会儿,羌人骂的口干舌燥,却见汉军不为所动,只得空手而回。

羌人走后,陈子公根据地形,派出轻骑到四望峡中侦察,探得羌人在此地没有布防。陈子公就对王旭、郭翁伯说道:“羌人果然不善于打仗。倘若他们提前扼守住四望峡,我军将寸步难进。”于是,王旭连夜率军通过四望峡,驻扎在落都山。此后,王旭任由羌人多次来叫阵,每天只是在营中设宴款待三军将士。将士们纷纷请命出战,都被王旭拒绝。

过了一段时间,羌人见汉军坚守不出,以为汉军怯战,渐渐地放松了警惕。王旭察觉以后,突然集结三军,冷不丁杀将出去,杀了羌人一个措手不及,斩杀、俘虏羌人无数。有好几个小部落的首领也在受俘之列,他们被关在同一间牢房,相互埋怨道:“要不是听你的馊主意,反叛大汉,我们就不会被汉军一锅端。如今,大伙儿都身陷囹圄,眼瞅着就要上断头台了,这下你满意了吗?”

然而,羌军主力尚存,他们再次集结,与汉军对峙。汉军沉浸在获胜的喜悦中没多久,突然收到急报:“不好了,羌人截断了我军的粮道!”

王旭大惊,就要率军出营,夺回粮道。陈子公劝道:“羌人既然敢断我军粮道,就必然另有防备。羌人多骑兵,善于野战。倘若我军贸然回救粮道,而羌人在半道设伏,我军就危险了。”

王旭这才冷静下来,问道:“粮道被断,情势堪忧,时间一长,军心必然动摇。我们该咋办?”

陈子公淡淡的回了一句:“有办法。还是要去夺回粮道。”

王旭有点懵圈了,问道:“啥意思?你不是说不能贸然回救吗?”

。。。。。。

当晚,夜色昏暗。汉军人手点燃一支火炬,在陈子公的率领下,向粮道方向杀奔而去。羌人远远望见汉军的动向,不禁额手相庆:“哈哈,汉军果然中计,去救粮道了。我军早就在粮道上设好了埋伏,我们现在赶紧出营追击,给汉军两个前后夹击,必能大获全胜。”

于是,羌军主力离开军营,偃旗息鼓,仅凭着黯淡的月色,追赶汉军而去。羌军追兵沿着汉军的踪迹,顺着山间小道,一路向粮道逼近。羌人一边追踪,一边在内心狂喜。羌人就快追到粮道附近之时,却突然发现前方空无一人。

羌人正在诧异,突然前方喊杀声四起,一支人马从山谷另一侧冲杀过来。羌军追兵当即振作,齐刷刷点燃火炬,正欲接战,却发现前方杀来的正是羌军事先设在此地的伏兵。

羌军前队见对方竟是自己人,当即停手;却架不住后队相互拥挤踩踏,将狭小的山谷挤成一团乱。各部落的首领见场面混乱,在马上大声吆喝,试图让众人安静下来。可是,这些首领的呵斥声很快就被将士的叫骂声、战马的嘶鸣声淹没,场面已经完全失控。正在此时,羌人伏兵那一侧的山谷口突然又响起一阵喊杀声,羌人纷纷惊慌的张望过去,正是陈子公领着汉军杀来了。

羌人顿时惊慌失措,更加乱成一团。拥挤的山谷间,羌军有的想迎战,有的想撤退,相互踩踏挤压,早已不战自乱。陈子公先下令弓弩手对着羌军一阵猛射,随后又大旗一挥,率领骑兵冲杀过去。羌人的阵型早已乱了,军心也散了,瞬间一触即溃。羌军无心恋战,纷纷调转马头,前呼后拥的向羌军大营方向溃逃。陈子公紧紧追击,沿途斩杀、俘虏羌人无数。羌军玩命似的疯逃,及至回到军营前,却发现营门紧闭,营前全部换上了汉军的军旗。哨塔上站着一位汉军的将领,俯视着羌人的逃兵,正是郭翁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