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甲骨文医学资料概述
以青铜文化著称的殷商正处在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它的体制上承氏族社会之遗风,下孕封建社会之萌芽,商朝历经661年(前1783—前1122),奴隶们在铁镣下创造了光辉的文明史,如果能认真探讨殷商兴亡,必将对研究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大有裨益。可惜殷商史料甚少,《史记·殷本纪》只有短短的2800字,而商代信史只有《尚书》的“盘庚”三篇,“高宗肜日”及“微子”两篇系后人附会的。但《尚书》古奥难通,因此殷商历史揭秘不易,已为诸多学者所公认。1899年,古文字学家王懿荣发现了甲骨上的文字,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使沉睡在地下3000年的瑰宝重见天日。百余年来,历经刘鹗拓印(《铁云藏龟》拓1058片),罗振玉考释(《殷墟书契考释》考认500余字),孙诒让分类(《契文举例》将甲骨文分为10类),王国维考证(《殷卜辞先公先王考》),郭沫若研究(有《甲骨文字研究》等5种著作),董作宾发掘(《小屯殷墟文字甲、乙编》等),商承祚、叶玉森、王襄、朱芳圃、于省吾、容庚、唐兰、陈梦家、胡厚宣等数十位中外专家的研究,已形成一门初具规模、独领风骚的学科——甲骨文学。它使我们更为真实、更为直接地认识到殷商奴隶社会的庐山面目,对研究整个中华文明史有极为重大的意义,而且甲骨文的出土,使以前流传的诸多文献在事实面前接受严峻的考验。
甲骨文是商王室用来占卜的档案记载,从已收集的10万多块甲骨文来看,内容上及天文,下至地理,中涉人事,无一不赅。卜辞最长者180字,最短者仅一字。甲骨文共有4500字,能认者不过1000字。萧艾《甲骨文史话》说:“不论哪一个时期的甲骨文都很美观,其字大者径逾半寸,小者细如芝麻,或峭拔苍劲,或秀丽多姿,其艺术造诣,甚至为后世篆刻家所推及。”因此,我们可以说,每一片出土甲骨,既是极其珍贵的古代历史的见证,又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精妙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