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7章 冒死救她
第37章:冒死救她
可就在她沾沾自喜地退下时,一抬头瞥见旁边曹叡看向她的目光极其冰寒,简直没有一丝温度;她心里“咯噔”一下,凉意顿生,就低下头不敢再去看他的脸。
当两名内官擒住郭阳后,不愿如此被诬死的郭阳只能做着没有一丝用处的求饶:“陛下,此事并非奴婢所为,奴婢毫不知情;求陛下开恩彻查此事……”
可盛怒之下的曹丕几乎已经失去了理智,更不会在意她区区一名奴婢的生死,丝毫没有要收回成命的打算。
就在郭阳要这么被拉下去一命呜呼之际,旁边曹叡的一只脚已经迈了出去,想要设法救下她;但当台阶下一个娇小的身影骤然离开大臣队伍,走到中央就跪在曹丕面前时,他又收回了脚,目光落在了那个身影上。那身影语气虽沉着,但字里行间还是透着掩饰不住的些许慌张:“学生斗胆,察觉此事有疑,还望陛下暂缓行刑。”
是司马昭。由于他过于年幼,在朝堂之上还并无官职,因此现在他也只能以“学生”自称。
当郭阳看到下面跪在地上的司马昭时,她整个人瞬间怔住,然后任由那晶莹的泪珠一滴滴划过脸颊,落在衣襟上——这一刻即便也会有人觉得她有冤,但满朝文武不会有任何一人,去在意她的生死。谁也不愿在此时撞上曹丕的盛怒,均是躲得远远的,明哲保身为上;只有他,却依旧宁愿冒着彻底触怒曹丕的危险,也要为她求情……
也许在之前离别之时,他对她留下的那一句“日后无论发生何事,我在宫外都会力保姐姐周全”,并非只是一句安慰她的空话。
她还看到大臣队伍中的司马懿,他那苍老的脸庞上遍布阴云,还透着几分暴戾之气,显然是对司马昭的擅作主张颇为愤怒。但此刻在这众目睽睽之下,他也来不及阻拦。
曹丕果然更为光火,弯下腰指向司马昭,便气势汹汹地开口:“你是谁?有什么资格来管朕的家事?是嫌活得长了,要给这贱婢陪葬是不是!”
曹丕怒意腾腾地这么一吼,周围所有侍奉的奴婢,和下面满朝文武立即都被吓得齐刷刷俯身跪下,把头深深低下,甚至连看都不敢再看一眼。而司马懿到底是护子心切,还是诚惶诚恐地弯着腰小步走出队伍,跪在曹丕面前:“禀陛下,此乃臣犬子司马昭,初次进宫面圣,不知天高地厚冒犯圣驾,还望陛下赎罪!臣这就带犬子回去严加管教!”
话音刚落,司马懿就拉着司马昭的袖口,想赶紧将他拉走;谁知任凭他怎么用力,司马昭都纹丝不动,整个人宛如屹立于风中的巨石般,倔强而坚持。
曹丕见此情景,嘴角浮起令人不寒而栗的冷笑:“司马懿,你这个儿子似乎还有话要跟朕说。你别拉他,让他说。”
他这意有所指,怒意暗生的语气,让他整个人俨然如一只摆好架势准备捕猎的猎豹;一旦司马昭言语有误,就会即刻被他碎尸万段。
司马昭恭恭敬敬地朝曹丕磕了个头,喉结上下滚动了两下,将心中那无边的恐惧给硬生生压了下去:“禀陛下,皇后的安危关乎社稷与国本,天子本就无家事;学生虽还未有官职,但毕竟是侍中之子,无时无刻不想着为陛下,为大魏分忧。学生以为,区区一婢女即便是为了报私仇,也很难弄到珍贵的小灵猫香;若此事真乃她所为,定是受人指使。陛下若在此时急着斩杀她,就会令幕后黑手逍遥法外,甚为不妥;还不如先将她押入廷尉,等事情查明揪出元凶之后,再斩不迟。”
他这番话,不仅让在场所有人都听不出他对郭阳的维护,妄生非议,还牢牢抓住了曹丕的心理——曹丕其实也是个聪明人,方才只是一时被愤怒冲昏了理智;稍稍缓解下来后,他就会明白此事绝非那么简单。曹丕本完全不会在意区区一个婢女的命,但若能用这婢女来查出此事的幕后元凶,那她的命就稍微有价值些了。
曹丕最敏感的神经,就是朝堂之上那帮反对他的力量——几个月前当他提出要立郭女王为后时,朝堂上反对的声音很多,但他均置之不理;若今日之事,是那股反对的力量不肯善罢甘休而策划的,这事情就大到可能会动摇国本了。若是能用这区区婢女,揪出那股反对的力量,加以诛灭,她的价值就又多了几分。
因此无论如何,现在就斩杀掉这名婢女,的确为时过早。不过这司马昭年纪虽小,倒是挺有胆识,头脑也清晰;若是加以栽培,也不失为大魏栋梁之材。
可他能不能经得住考验,还说不定;那么,就先从这件事开始吧。
“你的确言之有理,”曹丕转身示意还擒着郭阳的那两名内官停手,然后又看向司马昭,语气轻飘飘的,“你叫……司马昭?那此事便交于你处理吧。十日之内,必得给朕一个满意的答复;否则,你便与这贱婢同罪。”
他话音刚落,司马昭还未开口,司马懿就抢先利落地给曹丕磕了个头劝道:“陛下万万不可!犬子无能,唯恐坏了大事……”
并非此事查不出结果来,而是此事毕竟乃天子家事,稍有逾矩就是万劫不复。更何况能够在堂堂立后大典上掀起如此风波的,必定是身份不俗之人;他不愿司马家无端卷入到,后宫争斗的暗流汹涌中去。
可曹丕却非但不依不饶,还冷笑一声:“朕怎么没感觉爱卿这儿子无能?更何况有爱卿从旁协助,何愁此案不明?朕意已决,不必多言。”
既然曹丕都这么说了,司马懿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悻悻闭了嘴。
此时正瘫坐在地上,脸色煞白的郭阳,看着跪在下面司马昭那张冷硬而坚毅的脸,她突然感觉到了无比的温暖与安全;即便此时她心知肚明,周遭依旧是危险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