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诸子论水(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井田制的样子

恢复周礼,恢复井田制,是孔子向往的,也是孟子梦寐以求的。井田制为何物?史书记载很模糊,多亏有孟子的记述,才使我们不致堕入五里雾中:

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人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

——《孟子·滕文公上》

大约在新石器晚期,凿井技术发明了。井的出现,冲破了自然的局限,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存空间,也为社会文明进步开辟了宽广的道路。依井而居,千百来一直是中华农耕民族的典型的生活方式。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土地制度——“井田制”的形成、演化与“水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据史学家考证,井田制是一种具有综合性能的社会经济制度,它兼有耕作方式、租税制度、宗族制度、军事组织和村落形式等综合内容。井田制以四井为一邑,四邑为一丘,四丘为一甸,一甸共六十四井。井田制的劳役地租率是什一(即十分之一),八家实际上经营公私田共八百八十亩(周亩,合今0.328市亩),剩余的二十亩为水井、屋舍、菜田所占地。每家八口,八家共六十四口,他们“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实际上是以公共水井为中心组成的自然村落。那时凿井,主要是为满足同部族人生活用水之需,随之就形成了人们依井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孟子在这里描述的,就是一个典型的由原始公社时代向私有制时代过渡的乡村自然社区的生产生活情况。这种社区形成的自然地理基础是公有的共同的水源点,即所谓“乡田同井”。足见当时以井为标志的自然水源对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格外重要性。

西周实行分封制,全国遍布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各诸侯国的中心都城所在地称为“国”,国之外谓之郊,郊之外谓之野。《周礼》注:“去国百里为郊,郊之外谓野。”仔细考量孟子的上述记载,还可以看到,文中把这种守护着确定的地域空间、组织严密有序的生产方式和具有亲密无间社会关系的乡村社区的人们,与那种没有固定居住区域,缺乏血缘纽带,组织松散的“野人”区别开来,这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共同的生产活动和对于水资源的共同占有,是培育乡村社区凝聚力和促进社区组织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它能产生强大的聚合效应——使社会群体之间的地缘关系得以拉近,社会组织的吸引力不断加强,公共秩序更加井井有条。

由孟子笔下的井田制,我的脑海里进出了一首古老的歌谣——《击壤歌》。据《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这位八九十岁的老人所唱的歌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首歌谣(被后人称为中国歌曲之祖)描绘的上古时代劳动人民安居乐业的场景:太阳出来开始干活,太阳落山回家休息。打口井就有水喝、耕种田地就有饭吃。这样自给自足的生活是何等的恬淡与惬意啊,那远在天边的皇帝与我有什么关系呢?“帝力”,一种解释为帝王的力量,一种解释为老天爷的力量。但不管是人间的君王还是天上的玉皇,对于自食其力的百姓而言又有什么用呢?我要补充的是,自古以来,中华农耕田园生活,都不能少了水井的陪伴。因为水的不可或缺,守着一口井,才能浇灌出绚丽的生活之花。

牛耕画像石拓片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