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文化人类学的“继嗣”理论及其意义
前言
与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等其他人文学科相比,文化人类学是比较年轻的学科。该学科是文化人类学家通过对各民族的实际调查,特别是对那些在原始森林里被发现、还过着原始生活人群的田野调查发展起来的。世界各地的风俗习惯等生存和生活文化,因地理、历史的不同而千变万化、绚丽多彩。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概念,随着田野调查范围的扩大和深化而日益丰富并逐渐脱离暧昧而更加缜密和完善。例如,尽管“近几年非单系血缘集团被诸多文化人类学者所关注”,但在这一领域“以Davenport.W.的《非单系继嗣及其集团》的论文为开端,最近优秀的成果不胜枚举。”文化人类学无疑已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在现代的社会科学领域中,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概念来解释血缘集团形成的原理和结构,绝不是新鲜的事情。当然,随着文化人类学理论和概念的逐步完善和缜密,在历史学领域中,对社会发展原理和血缘集团结构的认识也将进一步深入。换言之,把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概念引进历史领域,研究历史上血缘集团的内部结构,以说明各民族、各地区的社会发展已成为这两个学科交叉研究的必然结果。
尽管如此,关于“继嗣”(descent)及“亲族”(kindred)的激烈争论仍在持续。这一论争及其学派在渡边欣雄的《descent理论的发展过程——descent概念再考》中有详尽的介绍,因此本章仅就与本书有关的概念做简单介绍。
根据1987年由日本弘文堂出版的《文化人类学事典》, “继嗣”的原文为英语的descent,它来源于拉丁语的descendere。在欧洲各国的语言中,这一词语的含义是“物体从高处下降到低处”。19世纪,以摩根(L. H. Morgan)等为代表的社会进化论者,首次利用这一概念解释社会发生的原理。此后,descent的概念从单纯地指物理下降运动扩展至用于解释和分析社会现象。由此所谓的“继嗣”,在人文学科里指“由约定俗成的婚姻形态形成的‘被认知的亲子关系’”。
这种“亲子关系”对于解析社会发生的原理和血缘集团结构有什么意义?与血缘集团内的各种地位的继承、财产的相续有什么关联?“继嗣”这一理论在历史研究中处于什么地位?为了回答这类问题,我们首先必须探讨文化人类学中的“继嗣”概念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严格、准确地把握“继嗣”这一定义应该是研究日本古代社会血缘集团结构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