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政府会计主体的权责界定问题研究:基于财政体制改革视角
张存彦更新时间:2020-04-22 12:50:07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府财务会计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改革已箭在弦上,而改革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明确界定政府会计主体的权责。从我国当前的财政管理体制来看,各级地方政府、政府各单位还不是权责明确的经济主体,而这是作为会计主体的基本前提。如何界定政府单位的权责以确立政府会计主体?实践对理论研究提出了迫切要求,然而学术界目前尚无深入系统的研究成果,这是本书的立题依据所在。本书共包含九章,分为四大部分。按照“导论——理论基础——美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路径——我国政府主体权责问题溯源、现状与问题、原因分析和改革思路”的研究路径展开。
品牌:知识产权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12-03 00:00:00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政府会计主体的权责界定问题研究:基于财政体制改革视角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参考文献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节 政府主体权责界定的路径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政府主体权责混乱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政府主体存在的意义及其双重主体特征
- 第九章 政府会计主体身份的确定及权责界定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节 政府预算会计制度的不足
- 第一节 我国预算会计的建立和发展
张存彦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财政国库现金管理研究:基于管理效率评估及最优化视角
本书以当前财政国库现金管理效率为问题导向,主要研究财政国库现金波动对宏观政策效率的影响,重点借鉴主要发达国家实施现代财政国库现金管理制度的成功经验,探讨当前中国财政国库现金流波动特征;在此基础上,以中央财政国库现金为例重点研究当前财政国库现金总量波动对宏观政策效率的影响,同时分析财政国库现金存量结构调整对宏观政策效率的影响,并重点评估财政国库现金偏离最优水平的效率,测算财政国库最优库库底现金余额,经济11.2万字 企业涉税业务难点分析与破解
本书立足于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及与之相关的法律政策,对近期税收优惠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解读,包括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与税、企业破产中的涉税问题、新《公司法》下的涉税问题、企业注销与税,以及“反向开票”等。同时,针对“两高”认定的危害税收征管的主要罪名进行了解释说明。全书内容翔实,案例丰富,将税务知识、政策法规、纳税实务与案例分析结合起来讲解,提供可落地执行的税务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在税经济8.1万字货币之母与风险之锚
本书以公共风险为逻辑起点,突破传统理论框架,提出财政与金融关系的全新认知范式。全书从财政与货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与央行三个维度展开,揭示现代经济中财政作为货币基础、政策协同枢纽和公共风险最终承担者的核心作用。财政是现代信用货币的母体。国家信用源于国家拥有的征税权,主权货币本质是国家信用的具象化。财政收支直接嵌入基础货币循环,赤字常态化体现货币的内生性。国债不仅是融资工具,更是资本市场定价基经济16.9万字- 会员
立言:金融智库实录(第2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市(NIFD)是中央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端金融智库。实验室遵循科学性、建设性、独立性和开放性原则,针对国内外金融发展、金融治理、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国籍宏观政策协调等广发领域,展开高质量、专业性、系统化、前瞻性研究。本书为国家金融与发展试验室相关研讨论坛和重要学术活动的实录,记录了参会专家学者的言论和观点,汇集当下金融领域热点问题和真知灼见,记录实验室成长之路,见证我经济16万字 - 会员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2014~2017)
本书基于我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2014—2017年的债务余额数据、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和政府性基金收支等数据等,利用多种度量债务风险的方法或模型,首次对地方债务风险进行了全景式、立体式分析,将地方债务风险研究深入到市级和县级政府,并且系统地对一般债务风险和专项债务风险进行了细化研究,分析了其空间格局和变动趋势等问题。同时,基于相关数据构造指标体系,计算了我国31个省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数,将促进地经济8万字 - 会员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与变迁(1978~2018)
本书系统回顾1978年以来的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历程,探究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的逻辑,展望中国财政体制的未来。财政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开始,定位于国有经济的合理布局并形成相应的财政体制;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从“分灶吃饭”开始,定位于分税制;预算改革从恢复国家预算制度开始,定位于现代预算制度;税制改革从极简税制开始,定位于建立现代税收制度,重点阐述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和房地产税改革。本书还分析了宏观财政管经济21.5万字 - 会员
中国均衡性转移支付有效性评估:基于公平与效率视角
本书在深入分析了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之后,从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作用、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的正向激励效应以及提高地方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三个方面对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得出:我国现行均衡性转移支付虽在其制度设计和政策实施方面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公平与效率,但又阻碍了均衡性转移支付有效性的发挥,使其不能为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地区间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为此本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经济8.7万字 - 会员
明代苏州府赋税研究
明代苏州府是国家财赋中心,不仅赋税较其它地区为重,亦成为明代赋税改革的肇始之地。本书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白银货币化和赋税白银化为视角,通过梳理官私文书、地方志、碑刻资料等,以期还原明代苏州府赋税征纳实态,并揭示其演进脉络和发展趋势。明代苏州府长达近两个世纪的赋税改革,虽然只是全国赋税改革的一个缩影,却透视出中国赋税制度演进的轨迹。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货币的流通,是明代赋税改革不断推向经济27.5万字 - 会员
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及其分权研究
本书以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及其分权状况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了不同时期中国社会保障财政责任及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状况,总结分析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分权特色,科学测量和评估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分权程度,并对当前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项目结构、支出公平及支出分权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重点分析研究,以期对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及其分权机制的完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经济12.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