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芯片:献给陈默的沉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3章 远征

星港市老城区地下的强光灯,将冰冷的金属基座和那个已经空掉的圆柱形容器照得如同手术台般刺眼。空气里残留着那股独特的甜腥气,混合着消毒水和金属锈蚀的味道,形成一种令人作呕的、属于“蜂巢”坟墓的气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莫小雨身上,聚焦在她右手腕那道狰狞疤痕上浮现的、由淡金色微光勾勒出的飞鸟印记。

那印记如同活物,随着她脉搏的跳动,散发出极其微弱却不容忽视的能量波动。

“那…那东西进入她体内了!”一个年轻的研究员声音发颤,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手中的平板差点掉落。

项目负责人脸色煞白,呼吸急促:“莫小雨女士,你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任何不适?我们需要立即对你进行全面隔离检查!那物质的性质完全未知,潜在风险…”

“风险?”莫小雨缓缓抬起头,她的眼神不再是之前的疲惫与哀伤,而是一种洞悉了某种沉重真相后的冰冷清明。她扫视着周围惊恐、戒备、好奇的目光,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地下空间的嘈杂:“风险就是,在你们争论是否把我关进笼子的时候,‘蜂巢’的残蜕正在这座城市,甚至更远的地方,悄然苏醒。”

她抬起手腕,那道金色的飞鸟印记在灯光下流转着奇异的光泽:“这不是感染,不是寄生。这是我姐姐…莫小岚…用自己最后的存在,传递给我的钥匙和地图。”她停顿了一下,感受着脑海中那些不属于自己、却无比清晰的记忆碎片——冰冷的实验室日志、复杂的神经图谱、以及六个如同星辰坐标般被标记出来的、深埋于全球不同角落的休眠节点信号。“‘茧’从来就不止一个。星港市的深井是‘母巢’的子宫,但不是唯一。它像癌细胞一样,在最终降临前,将它的‘种子’和‘备份’分散到了六个关键节点,进入深度休眠,等待重启的信号。”

她指向那个空掉的容器基座:“这个,就是其中一个节点的‘唤醒器’。它的激活,意味着其他五个节点很可能已经或即将被触动。它们分散在…东京湾深海、西伯利亚冻土、撒哈拉地底、亚马逊丛林深处…还有南极冰盖之下。”每一个地名,都带着莫小岚记忆深处的冰冷坐标和风险评估数据。

陈默的独眼猛地一缩。他立刻明白了这意味着什么。星港市的噩梦并非终点,而是更大灾难的序曲。他上前一步,挡在莫小雨和那些试图靠近的士兵之间,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隔离?检查?现在最不需要的就是浪费时间!我们需要的是行动!是阻止它们被完全唤醒!”

项目负责人被陈默的气势慑住,但职责让他无法轻易让步:“陈默顾问,我理解你的心情,但程序…”

“程序?”莫小雨打断他,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她走到旁边一台连接着军方内部网络的分析终端前,无视操作员的阻拦,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如闪电。几秒钟后,屏幕上弹出数个被标记为最高机密的实时监控画面——东京湾海底地质监测站捕捉到的异常生物信号;西伯利亚某废弃科考站周围雪原上出现的、不合时宜的热源集群;撒哈拉沙漠深处卫星图像显示的、如同巨大伤疤般的地表新裂痕;亚马逊雨林上空持续不散的、能量特征异常的低空云团…这些画面被不同的情报部门监控着,却因分散和缺乏关联性,尚未引起最高层的串联重视。

“这就是程序正在忽视的东西。”莫小雨的声音像淬了冰,“它们已经在‘呼吸’了。而南极…那个最庞大、最古老的节点…信号波动最弱,但也最…深沉。那里埋藏的不只是休眠的‘茧’,更可能是‘蜂巢’最初的原型,甚至是它真正的‘根’。”

地下空间陷入一片死寂。只有设备运转的嗡鸣和通风管道传来的气流声。证据就在眼前,冰冷而残酷。项目负责人张了张嘴,最终颓然地挥了挥手,示意士兵放下武器。他知道,眼前这两个伤痕累累的人,掌握着远超他们认知的情报和…某种无法理解的力量。

“你需要什么?”他声音干涩地问。

“一架能去南极的飞机,最快的。最高权限的行动授权,允许我们调用全球范围内‘蓝鸟’可能残留的资源和所有与‘蜂巢’项目相关的历史档案,特别是关于南极‘起源点’的。”陈默快速说道,“还有…”他看向莫小雨,“你需要什么装备?”

莫小雨的目光落在自己手腕的金色飞鸟印记上,感受着其中流淌的、属于姐姐的冰冷而庞大的信息流,以及一种奇异的、与那些休眠节点隐隐存在的微弱链接感。她需要一个接口,一个能将姐姐留下的“钥匙”和地图具象化、并转化为实际力量的工具。

“给我一间安静的房间,最高等级的电磁屏蔽。还有…”她看向项目负责人,“你们这里,有没有‘蓝鸟’遗留下来的、最高等级的神经信号增幅器原型机?或者…能制造它的核心部件?”

负责人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有!范博士主导的‘天穹’项目,原型机和主要部件在基地自毁前被紧急转移封存了!就在隔壁的S级仓库!”

***

星港市军用机场,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凛冽的海风呼啸着刮过跑道,吹得人脸颊生疼。

一架经过特殊改装、涂着极地迷彩的重型垂直起降运输机“信天翁”已经预热完毕,引擎发出低沉有力的咆哮。机舱内,灯光昏暗。莫小雨坐在角落,她的右手腕被一个临时赶工出来的、结构复杂的金属护腕包裹着。护腕的主体是“天穹”原型机的核心增幅单元,粗糙的外壳上布满了临时焊接的线缆和散热口,中心位置镶嵌着那块从她体内取出的、曾属于八音盒装置的生物活性金属残片。此刻,残片正透过护腕的观察窗,散发着与莫小雨手腕上金色飞鸟印记同频的脉动微光。无数细密的导线连接着护腕和她太阳穴两侧的感应贴片。

她闭着眼,眉头紧锁,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意识仿佛沉入了一片由冰冷数据流和幽暗星光组成的深海。六个遥远的光点在她的“视野”中沉浮,其中五个闪烁着越来越不安的、代表“唤醒中”的橘红色光晕,如同即将苏醒的恶兽之眼。而最遥远、最深邃的那个南极光点,则散发着一种近乎绝对零度的、令人心悸的蓝白色光芒,如同冻结万年的墓穴核心。她尝试着将一丝精神触角探向其中一个橘红光点(西伯利亚),立刻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混乱而充满恶意的排斥力,如同撞上了一堵由扭曲生物电和冰冷逻辑构筑的精神壁垒。反噬的刺痛让她闷哼一声,猛地睁开眼,护腕上的光芒也随之剧烈闪烁了一下。

“怎么样?”陈默坐在对面,正在检查着几支特制的高浓度神经稳定剂和强效镇痛剂,这些都是为了应对他尚未完全愈合的伤势和可能遭遇的极端情况。他的左臂虽然拆了石膏,但动作依旧带着明显的迟滞和僵硬,每一次发力都会牵动肋骨的旧伤。

“干扰很强。”莫小雨抹去额头的汗水,声音带着疲惫,“‘母巢’虽然被重创,但它的残余意志依然像一层厚重的屏障保护着那些节点。强行突破感知会引来强烈的精神反噬。而且…”她看着手腕上那粗糙的护腕,“这东西功率不够,稳定性也差。它更像一个粗糙的接收天线,无法支撑我进行有效的主动干扰或深层次探测。姐姐的记忆告诉我,南极的节点…那里有某种能放大‘锚点’力量的东西,可能是唯一能彻底关闭所有节点的关键。”

“那就先到南极,找到那个‘放大器’。”陈默的声音没有丝毫犹豫。他将一支装满淡蓝色药液的注射器推进自己左臂的静脉,药效迅速扩散,暂时压制了伤处的剧痛,也让他的眼神更加锐利如鹰。他看向机舱角落里几个密封的黑色金属箱——那是他们从S级仓库带出来的“蓝鸟”遗产:数套轻便但防御力惊人的极地环境作战外骨骼(陈默的那套在左臂部位做了特殊加固和支撑)、几把经过改造、能发射强效电磁脉冲弹头的重型手枪、以及…一个散发着微弱低温白雾的圆柱形容器,里面封存着三支标注着“Ω-反制血清”的药剂——这是范博士生前根据部分破解的“蜂巢”神经毒素结构研制的未完成品,效果未知,副作用未知,是真正的最后手段。

“信天翁呼叫鹰巢,请求起飞许可。”机长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传来。

“鹰巢收到,空域已清空,航路确认,授权代码‘残蜕新生’。祝好运,‘信天翁’。”地面指挥塔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

引擎的咆哮声陡然提升到极致!强大的推背感将两人牢牢压在座椅上。运输机如同挣脱束缚的钢铁巨鸟,在跑道上急速滑行,然后猛地抬头,刺破星港市黎明前最后的黑暗,向着南方无尽的云海和寒冷深渊冲去。

舷窗外,星港市的灯火逐渐缩小、模糊,最终被翻滚的云层吞没。机舱内,只剩下引擎的轰鸣和两人沉重的呼吸。

莫小雨看着手腕上护腕内那块脉动的残片和金色的飞鸟印记,感受着脑海中姐姐留下的冰冷坐标和遥远南极传来的、如同宇宙背景辐射般深沉而古老的呼唤。她闭上眼睛,强迫自己再次沉入那片精神之海。这一次,她没有强行冲击那些橘红的节点,而是将感知如同最细微的蛛丝,小心翼翼地缠绕向那个最深邃的蓝白光点——南极。

冰冷。

绝对的、足以冻结灵魂的冰冷意志。

不是“母巢”那种充满恶意的活性冰冷,而是更古老、更死寂的…某种被遗忘的存在本身的寒冷。

在这片冰冷的深处,似乎又隐藏着一丝极其微弱、几乎被冻结的…等待?

陈默检查完所有武器,将它们一一固定在触手可及的位置。他看了一眼陷入深度精神感知状态、脸色苍白的莫小雨,又低头看了看自己依旧使不上全力的左手。他拿起一块磨刀石,开始沉默地、一遍又一遍地打磨着战术匕首冰冷的锋刃。金属摩擦的声音在引擎的轰鸣中显得格外刺耳,也格外坚定。

南极,世界的尽头,冰封的炼狱。那里埋藏着“蜂巢”的起源,也埋藏着终结它的唯一希望。两个承载着星港市所有牺牲与伤痕的残蜕,正飞向那片吞噬一切的白色荒漠。等待他们的,是最终的解脱,还是永恒的冰封?引擎撕裂长空,答案在万里冰原之下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