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长大成人的力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谈“怂”

黄牧宇:杜老师,最近读到一篇文章,说当代年轻人最大的优点是“怂”,罗列了当代年轻人一些常见的“怂”的表现。为何年轻人会表现出这样的群体特征?

我把此文转给您,想听听您的点评。

1

现在的年轻人怂得啊,吵架都只能靠脑补。吵架现场要么被气得说不出话,要么错招频出,丢理又丢人。睡前复盘吵架时,想起自己今天发挥失常的地方,经常会气得睡不着。

杜骏飞:这不是怂,是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兼之缺乏应激反应。论辩,要从小练习。

2

现在的年轻人怂得啊,只敢深夜在笔头上撒气。隔壁的邻居太吵、共事的同事太懒、地铁上的乘客没礼貌……想发条朋友圈吐槽都要思前想后。万一被人截图存证呢?万一被人觉得负能量满满呢?你只好气冲冲地发了一条微博。

杜骏飞:这不是怂,是缺少保护个人权利的意识,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整个社会也就缺了捍卫公共生活的勇气。

3

现在的年轻人怂得啊,开玩笑前会设想一万种可能。工作群里大家玩笑开得热火朝天,表情包用得风生水起,而你却犹豫再三:我的笑话会不会冷场?别人会不会觉得我的表情包low?又或者,我是不是还没跟大家熟到这种程度?打了字又删除,选择的表情包换了一个又一个,你始终不敢点击发送。

杜骏飞:人的表达需要4个能力:批判力——批判与自我批判的能力;理解力——理解外部环境的能力;控制力——驾驭内在情绪和人际关系的能力;表达力——意念构造与语言组织的能力。但是,这些能力用到开玩笑上时,需要转化为幽默精神——松弛感,外带着几分冒犯、几分放肆。多多练习吧,主要是练“无所顾忌”,然后在试错中找到恰如其分。

4

现在的年轻人怂得啊,豆瓣低星的不敢说喜欢。别说低星的了,就连7.3分的《动物世界》你也不敢轻易说喜欢啊。谁让它生不逢时呢?

杜骏飞:惧怕孤独——这是人所共有的心理弱点。任何人,一旦在人群里惧怕孤独,就会对自己的偏好不确信。

5

现在的年轻人怂得啊,追星只能偷偷摸摸的。毕竟现在流行“喜欢什么样的人”就等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比起你喜欢的爱豆,你更害怕变成大多数人不喜欢的样子,所以只得轻轻按下自己的静音键。

杜骏飞:有一种可能:你的审美确实比较冷门或者比较低龄,而且还待在比你虚假的人群里。如果要听我的意见,“那就这样吧!别管他们,先做自己。”然后。随着岁月变迁,不断接受成长的自己。

6

现在的年轻人怂得啊,谈恋爱都不敢暴露真心。害怕先认真,害怕投入太多,害怕被认为“不够洒脱”,你每一点付出都小心翼翼地计算着成本和收益,把恋爱谈成一场小型博弈。谁先认真谁就输了,反正大家都是这么说的。

杜骏飞:在一个功利主义的时代,讲究点功利也未可厚非。不过,一个人把功利带到了爱情中,他就要接受功利主义的婚恋结局。我一向以为,缺乏至情至性的人,人生或许会成功,但不可能遇到最好的感情。有时候,他连一个真正的朋友都没有。

7

现在的年轻人怂得啊,说走就走的旅行是不存在的。存款在哪里?社保断了怎么办?把猫留在家里最多能几天?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杜骏飞:这不是怂,是生活的现实主义。如果处在凡人生存的状态,那就不要让计划跟不上能力。顺便说一句,说走就走的旅行是诗,不算是旅行。

8

现在的年轻人怂得啊,连“差评权”都主动放弃。毕竟外卖小哥也不容易,天气这么热,商家满减了这么多。最重要的是,饭还在人家手里呢。

杜骏飞:这不是怂,是你拥有同理心,有同情,也有善意。

9

现在的年轻人怂得啊,越不熟的人越难拒绝。人一天的礼貌和微笑是限量的,而你把份额全用在了地铁口的健身推销、化妆品导购、理发店的Tony身上,他们是你无法拒绝的噩梦三连。

杜骏飞:如果缺乏明辨心,人就会缺乏定力。有定力的人敢于说是,更敢于说不。记住,能坚定而客气地说不,那才是成熟。

10

现在的年轻人怂得啊,都开始相信玄学了。吃外卖把筷子掰断了,一会儿的汇报可能不顺。考号末尾是44,这次科目二可能又要挂了。在KTV点了一首《凉凉》,忽然想起下个月的升职评定,又赶紧点一首《暖暖》压压惊。

杜骏飞:这是“归因谬误”。“归因谬误”是一种原始思维,即给已发生的事找一个尽可能简单的原因,而那个原因可能只是一个随机事件。在暂时没有被证伪之前,他会维护这个错觉。譬如优先考虑“口彩”“吉利”,小心翼翼地避开“忌讳”“不吉”等。

11

现在的年轻人怂得啊,多问两句都不敢。老板交代的事情,明明不知道怎么做,但再问就显得自己傻了,只能频频点头假装听懂。要问有水平的问题,是职场小白一直以来的“思想包袱”。

杜骏飞:一个新人在职场上有无力感是正常的,当然,多年一直如此那就不正常了。你如果熟悉业务内容,往往很容易听懂任务;你如果有业务经验,往往能问出有质量的问题。不要怕,慢慢来。勇敢地问,勇敢地改,勇敢地自我提升。

12

现在的年轻人怂得啊,发信息都要打草稿。尤其是给老板或客户发微信,必须先在备忘录里编辑好了再复制粘贴,从不敢直接在输入框里写。万一自己手滑发出了没编辑好的信息呢?“你撤回了一条信息”看着多让人生疑啊。

杜骏飞:这不是怂,是慎重。初入职场,确实应该在每一件事上认真切磋琢磨。郑重其事、全力以赴,是一种有价值的职业天性,它一定会成就你千锤百炼的功力。一旦你开始驾轻就熟,你就出口成章、毫不犹豫了。

13

现在的年轻人怂得啊,连提出正常的需求都战战兢兢。“请问能不能麻烦你不忙的时候抽空儿……把自己的工作完成?”明明是正常的职责,但和下游部门同事对接的时候,却要过分客气得像在求人给自己办私事。

杜骏飞:这不是怂,是尽职,更是自爱自重。在现实中,人很少会自揽责任,更多情况下会推卸责任。一个人的成长密码,主要在分清人与我、群与己。不要轻易把自己的责任推给别人,这是最基本的尽职素养;如果要高标准要求自己,寻求上升空间,那就还要勇于担当。

14

现在的年轻人怂得啊,连赞都不敢点。“赞”点多了就不值钱了,点少了会让人觉你心机重、厚此薄彼,不点也不行,谁也不想成为朋友圈中的小透明。

杜骏飞:这大概是失去了自我感。自我感是你对自我的感知与认同,它远远大于他人的观感。勇敢做自己,爱点赞不点赞

15

现在的年轻人怂得啊,把社交账号当作最高机密。听说同事发现了自己的微博,立刻手足无措、毛骨悚然。同事情谊有多假,此刻就有多害怕。你不敢承认那个矫情的ID就是自己,甚至恨不得一键清空所有历史记录。

杜骏飞:这不是怂,是环境的压迫。假如天地间没有一个宽容的花园,也就没有了真诚的花朵。

16

现在的年轻人怂得啊,明明有事也只会说“没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奉行凡事都要体贴人,没事就别麻烦人,却忘了自己也是人。

杜骏飞:这是“面子哲学”。“面子哲学”好的一面是自尊、自爱,但“面子”毕竟不能压倒生存的刚需。体贴人是对的,忘记自己也是人就不妥了。迫在眉睫的时候,要大声地、真心地说出来:“我需要帮助。”

17

现在的年轻人怂得啊,连标点符号都要考虑礼仪。说话用句号太严肃,用感叹号好像一直在咆哮,用省略号显得犹犹豫豫不职业化,而用空格代替标点会被当作语文没学好。为了体现足够的委婉、尊敬,你一天要用500个“~”。

杜骏飞:这是网络语境的限制。靠打字、网聊不能精确地表情达意。遇到郑重场合、严肃话题时,说话表态怎能不考虑再三?

18

现在的年轻人怂得啊,不敢面对生活的真相。宁愿看直播,活在别人的时间里;宁愿对着屏幕看100篇“洞察生活真相”的公众号文章,不敢抬头看一眼自己的生活。

杜骏飞:这真的是怂。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们当然不是猛士。凡人在现实中所面对的远远不及鲁迅所形容的残酷。但你如果在自己的平庸、落后、缺失面前,连面对都做不到,又怎可能有所改进?

一个人可以有1万个不足,只要他能自省、能改进,那就有希望。而不敢面对自己的人,一定会失去最后的勇气。这样的人,读书再多、态度再好、姿态再高,也是“怂”。

2018年7月26日问答,杜课613期

2018年7月27日问答,杜课614期

原题:谈“怂”

课余的话

“怂”是一个有新意的旧汉字,用于讽刺人的软弱无力。10年前,这是一个辱骂,今天,一代新人反倒乐于用它来自我揶揄了。

到底人们口中的“怂”是什么呢?仔细看下来,其义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有些像是说笑、自责,但更多的却是在遮掩什么。

我们不能把那些谨慎、善意、自尊、礼貌、认真都说成是“怂”,自然,我们也不能把那些幼稚、无能、缺失、虚妄、畏缩都以一个玩笑般的“怂”字来作为解脱。

我们谈“怂”,非为调侃,而为厘清“怂”的类型,分析“怂”的因果。谈“怂”,需要一些幽默感,但反拨“怂”的心理需要严肃的辨识能力。

说笑很容易,觉悟很难;自黑很容易,自强很难。

在人生的道路上,“随心所欲”“勇往直前”“爱憎分明”,这些是“怂”的对义词、反义词,它们对应着的是透彻的领悟。

“不怂”不是道德,而是能力


愿你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