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时代1991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印刷完成

这次再去就不能像上次一样坐车了,得拉东西。

周宏伟干劲比陈安东还足,特意跑回家去把他爹的那辆三轮车给骑了出来。

不过他因为要看着废品站,不能去,只好眼巴巴地看着马军载着陈安东突突突的离开。

好家伙,差点没给冻死在半路上。

深冬季节的北风刮在脸上跟抽耳巴子似的。

等到地方了,陈安东和马军眉毛、鬓角全都是冰碴子,冻得牙齿直打颤,连句话都说不出来。

“哎哟冻坏了吧,快进来快进来。”

孙涛见状连忙招呼两人进屋子,给倒上热水,又给炉子里多加了几块煤炭,把火搞的旺旺的。

陈安东坐在炉子边哆嗦了好半天,一大杯热水喝完,才感觉自己终于活过来了。

“妈的,这鬼天气,前两天还没这么冷啊。”

孙涛见两人好多了,这才分别给发了支烟,笑着说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嘛,最冷的时候到啦。”

陈安东点着烟深深吸了一口,尼古丁的热浪祛除掉肺里之前吸进的冷气,顿时觉得舒服一大截。

“行了我没事儿了,涛哥,咱去看看日历吧。”

“走。”

孙涛起身带着陈安东和马军穿过堂屋,又进了另一间院子的侧门,连着拐了三四下,这才进到了印刷车间。

车间面积并不算大,五六十个平方,有七八个工人正在忙碌。

除了印刷机器和工作台以外,最为吸引人的就是靠内侧墙角堆的跟座小山一样的精品书了。

马军一进来的眼神就不停的往那边扫。

一看就是被周宏伟那货给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不过陈安东对这玩意倒不太感兴趣。

“涛哥,你这藏的够深啊。”

陈安东回头看了一眼进来的路,说实话,没人带的话要想找进来还真不容易。

“没办法,我这玩意一旦被查到,铁定是要进去的,只好尽可能小心一点了。”

孙涛揭开侧边墙上厚重的黑门帘:“来吧,装订好的都在这了,一共一百本。”

陈安东一瞅,地上放着一个大包装箱,一百册日历码的整整齐齐。

随机抽出来一本,迎面而来便是陈安东最满意的那张照片。

吊灯,墙角,半遮半掩,蜷缩,炉火,忽明忽暗。

氛围感简直拉满。

后面的十二张月份印刷质量也非常好,色彩分明,图层清晰,很抓眼球。

一旁的马军也好奇的拿起一本翻看起来,露出不可言道的微笑。

看他这表情,估计没少跟周宏伟学习。

一个单纯的少年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涛哥你这印刷质量可以啊。”

陈安东验过货后,便爽快掏钱。

孙涛接过一沓大团结,也没数,直接就塞进了兜里,笑了笑:“我这都小打小闹,跟人家印刷厂还是比不了。”

“对了,涛哥你这版先别忙着废,如果卖的好的话,说不定还得再找你印一些。”

孙涛点头,拍了拍陈安东胳膊:“那肯定的,就兄弟你这素材质量,我估计很快就能接到你的电话了。”

“哈哈哈,借你吉言。”

陈安东指了指地上的箱子:“马军,把这日历往三轮车上搬,咱准备回。”

“这么着急啊,不再坐会儿,马上到中午了吃点饭再回呗?”

“哎呀,今天穿的少,晚点怕更冷,下次,下次过来一定多坐会儿。”

周宏伟不在,陈安东跟孙涛也算不上熟悉,自然不可能真的留下来。

再说了,他还急着赚钱呢。

“行吧,那你们路上小心,骑慢点。”

“哎好嘞。”

孙涛把陈安东三人一直送出了门,客套几句之后,三轮车便冒着黑烟突突突的离开了。

回去仍然是马军骑车,这小子车子骑得是真稳,雪天路滑,来回三十公里路愣是一点问题没出。

回到废品站后,两人又是哆哆嗦嗦的围坐在炉子旁边烤火。

周宏伟则是迫不及待取出一本日历,一页一页的仔细翻看,不知道脑袋里联想到了什么,脸上还不时露出奇怪的暗爽。

“好东西好东西,表哥你看见没,人家这彩图比你那书上印的好多了,你得学习,你得进步啊!”

孙涛要在这的话估计得大耳刮子抽他,一边抽一边说你小子当年成箱成箱从老子这儿搬书的时候可不见你说这话。

“伟哥,那你就在废品站坐镇,我跟马军负责出去跑销路。”

烤了会儿火,身子渐渐暖和起来,陈安东开始指挥:“马军,咱俩先一人拿个十来本出去试试水。”

周宏伟没回头,只是挥了挥手表示知道了,继续沉浸在日历之中。

马军问道:“啊,只带十来本吗?摆摊的话太少了吧。”

“摆啥摊摆摊,咱不摆摊。”

陈安东解开棉袄的扣子:“来,跟我学,往棉袄里面塞。”

这年头的大棉袄基本都是自家做的,主打的就是耐穿和实用,不管内兜还是外兜往往做的又大又深,方便装东西。

这次印刷的日历也不算大,横竖就十几个公分长宽,不过因为是铜版纸做的,即便只有十三张,也并不算薄。

陈安东试了一下,两侧内兜总共也就塞个十本左右,再把扣子扣上,外面一点也看不出来。

再往外兜各塞个两本,这就可以出摊了。

至于为什么外兜不塞满,那是因为手还要往里面放呢。

这天气出去,可得注意点保暖,稍有不注意,冻疮都是轻的。

马军也有样学样的装好了十四本日历:“东哥,这样就行了吧。”

“不急,伟哥,你这有围巾没,给我们整两条。”

“那边柜子里自己拿。”

......

一条不知名小巷子。

陈安东和马军用围巾蒙住脸,只露出一双眼睛缩在路边。

幸亏是冬天,要不然就两人跟悍匪似的打扮,一上街就得吓跑人。

“干这个,首先咱能不露脸就不露脸,其次,不能摆摊,要流动着主动找买家,而且不能一直在一个范围里转,要充分发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宗旨。”

陈安东耐心的向马军传授着经验。

“第三点呢,就是买家的选择了,我们的目标群体主要集中在普通中老年男人的身上,这里有个重点,不要挑那些看起来有钱有势的,一是人家不一定感兴趣,二一个有概率惹麻烦,明白没?”

马军听的很认真:“我记住了。”

两人正说着,巷子另一头走过来一道身影,陈安东示意马军上去实战一番。

“欸欸欸,那边过来个人,你上去试试,练练手。”

“记住了啊,一本卖20,概不讲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