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章 后期,代理人电话
五月的BJ,阳光透过北电后期制作室的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细长的光痕。
空气中漂浮着细微的尘埃,在光束中缓慢游动。
陆晨坐在剪辑台前,衬衫袖口卷到手肘,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
他已经连续工作了十二个小时,眼睛干涩得发疼,却仍死死盯着屏幕上《你的名字》的粗剪版本,眉头紧锁。
“这里,时空交错的部分节奏再快一点。”
陆晨的声音有些沙哑,指着显示器上男女主角在地铁站擦肩而过的镜头。
“观众需要感受到那种'差一点就错过'的紧迫感,但又不能太快失去悬念。”
剪辑师张师兄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
他是陆晨的直系师兄,大陆晨一届,喜欢剪辑这工作,这次被田壮壮特意调来帮忙。
“这样?”他调整了时间轴,将两个回眸镜头的交错时间压缩到0.5秒。
画面中,刘艺菲饰演的女主角在人群中蓦然回首,发丝扬起一个优美的弧度。
同时,朱亚文饰演的男主角在铁轨另一侧转身,眼神从迷茫到恍然。
陆晨提前选好的钢琴配乐和主题曲《前前世世》适时切入,几个音符就让整个场景的情绪瞬间拉满。
“对,就是这样。”
陆晨终于露出一丝笑意,伸手揉了揉发红的眼睛。
桌面上散落着十几个空咖啡杯,最边上那杯还剩一半的咖啡已经凉透,表面结了一层薄薄的膜。
………
田壮壮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两杯冰美式,塑料袋上凝结的水珠滴落在地板上。
他把其中一杯递给陆晨:“怎么样,剪到哪了?”
“刚把地铁结局调完。”陆晨接过咖啡,塑料杯壁的冰凉触感让他清醒了几分。
他仰头灌了一大口,苦涩的液体滑过喉咙,“天台结局还得再磨一磨,光影过渡不够自然。”
田壮壮拉过一张转椅坐下,椅子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这位北电导演系的泰斗已经五十多岁,却依然保持着每天看三部电影的习惯。
他盯着屏幕看了一会儿,忽然笑了:“你小子,明明能去中影用最好的设备,偏要窝在学校这个小剪辑室里。”
陆晨耸耸肩,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左手腕上的机械表。
“您不是说了吗?得培养自己学校的人才。”
他瞥了眼手表,表盘上的小秒针平稳走动,显示现在是晚上九点十七分。
田壮壮哼了一声,眼里却带着赞许:“行,有你的。”
他指了指屏幕,“天台结局那个长镜头,可以考虑用交叉叠化,让两个时空的光影自然交融。”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不过韩三平那边可等着看粗剪呢,别拖太久。”
“放心,赶得上威尼斯电影节投稿。”
陆晨伸了个懒腰,脊椎发出轻微的响声。他拿起桌面上的一份文件,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修改意见。
“特效组下周就能交终版,调色大后天完成。最迟下周三,韩总能看到成片。”
张师兄突然咳嗽了一声:“导演,配乐总监刚发邮件说主题曲演唱五月天下周来京录制。《花火》日本版权已经拿到授权,张靓颖下周一起录制。”
陆晨皱起眉头:“为什么?下周已经定了吗?”
“你自己觉得不够商业化,要求加入更多弦乐。”
张师兄推了推眼镜,“他们找了日本作曲家重新编曲。”
田壮壮和陆晨对视一眼,同时叹了口气。老教授拍了拍学生的肩膀。
“这就是为什么我当年坚持用学校的人做后期。”
他指了指屏幕,“这片子的魂就在地铁站那个回眸,要是被改成烂俗爱情片的调调,就白瞎了你这个双结局的创意。”
………
陆晨沉默地点头。他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
五月的夜风带着槐花的甜香涌入,冲淡了剪辑室里沉闷的空气。远处,北电的图书馆还亮着几盏灯,有学生熬夜写剧本的身影隐约可见。
陆晨突然开口,声音很轻,“老师,您觉得观众会更喜欢哪个结局?”
田壮壮没有立即回答。他走到陆晨身边,两人一起望着夜色中的校园。
半晌,老教授才说:“地铁站那个更高级,但天台那个更卖座。”
他顿了顿,“不过我记得你说过,咖啡店那个本来就不是拍给所有人看的。”
陆晨笑了,他想起来三个月前在福建土楼,刘艺菲即兴说出的那句“我记得你”。
那一刻,他决定保留这个意外,不是因为商业考量,而是因为它真实。
“我都要。”陆晨转身回到剪辑台前,调出两个结局的素材。
“电影节送审版用咖啡店结局,国内上映版用天台结局;亚洲其他地区用地铁版。”
田壮壮挑了挑眉:“中影发行方会同意?”
“他们同意的。”陆晨点开一个加密文件夹,里面是一份市场分析报告。
“中影做了调研,双结局的营销噱头能让首周票房提升至少一成。”
老教授大笑起来,拍了拍陆晨的背:“好小子,既当艺术家又当商人!”
他看了眼手表,“行了,我回去睡了。你们也别熬太晚。”
田壮壮离开后,剪辑室又恢复了安静,只有键盘敲击声和偶尔的鼠标点击声。
张师兄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导演,你要不要也休息会儿?”
陆晨摇摇头,调出另一个序列:“把天台结局的35分12秒那里再调一下,女主角转身时的光影过渡还是太生硬了。”
张师兄点点头,开始调整参数。陆晨则打开手机,看了眼未读消息。
最上面一条是刘艺菲三小时前发来的:“导演,听说你们在赶后期,需要我补录台词吗?”
陆晨犹豫了一下,回复:“不用,你的原声很好。最近在忙什么?”
发完他就把手机放到一边,继续投入工作。直到凌晨三点,手机屏幕再次亮起。
刘艺菲的回复很简单:“在看《时空恋旅人》的剧本,很喜欢。”
陆晨盯着这条消息看了很久,直到屏幕自动熄灭。
他知道,那是他下一部准备和刘艺菲合作的电影。
………
5月5日,北京电影学院后期制作室的走廊上,陆晨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屏幕上显示着“私人理财师-陈明”的名字。
他揉了揉酸胀的眼睛,推开剪辑室的门,走到走廊尽头的窗边才接起电话。
“陆总,按照您的指示,4000万美金已经全部下注。”
陈明的声音冷静而专业,“8强混合赔率23倍,押注1000万;4强13倍,1400万;冠军意大利10倍,1600万。”
陆晨靠在窗边,目光落在远处的操场上。几个学生正在踢球,阳光下他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
他的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今天的天气:“赔率没变?”
“没有,目前市场依然看好巴西和德国。”
陈明顿了顿,“意大利小组赛的赔率甚至略有上升,博彩公司普遍认为他们最多止步八强。”
“好,保持联系。”
挂断电话,陆晨轻轻吐了口气,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边缘。
这笔4000万美金,几乎是他全部的身家。
22岁前攒下的存款,父母给的500万创业资金,再加上03年网易股票暴涨和04年欧洲杯赌球赚来的所有钱。
如果这次押错,别说下一部电影,就留着《你的名字》的宣发费用,下部电影都得重新想办法。
但,陆晨记得很清楚。
2006年世界杯,意大利夺冠。
齐达内的头槌,马特拉齐的挑衅,格罗索在点球大战中的制胜一击。这些画面在他脑海中清晰得像是昨天刚看过。
走廊尽头传来脚步声,田壮壮端着两杯咖啡走过来,递给他一杯:“怎么了?脸色这么凝重。”
陆晨接过咖啡,笑了笑:“没事,理财顾问的电话。”
田壮壮挑了挑眉:“你还有闲钱理财?这片子的后期预算不是已经见底了吗?”
“所以得想办法赚钱啊。”
陆晨半开玩笑地说,“万一这片子赔了,总得留点钱拍下一部。“
田壮壮哼了一声:“少来,韩三平昨天还跟我说,中影很看好这片子,已经预留了国庆档的排片。韩国和日本同步发行,港澳台东南亚银都机构已经接手了。”
他抿了口咖啡,“倒是你,这几天,天天熬夜,别片子没剪完人先垮了。”
陆晨没接话,目光重新落回操场上。
那个踢球的学生一脚远射,球划过一道弧线,稳稳落入球门。
就像他记忆中的意大利队,不被看好,却最终捧起大力神杯。
他突然开口,“老师,您相信直觉吗?”
田壮壮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搞艺术的,谁不信直觉?”
他拍了拍陆晨的肩膀,“不过直觉也得有实力支撑,就像你那片子里的双结局。敢这么玩,是因为你确实拍出了两种可能。”
陆晨点点头,将咖啡一饮而尽。
他相信的不只是直觉,还有那些清晰得不像话的“记忆”。
………
回到剪辑室,张师兄和另一位剪辑师李师兄正站在监视器前争论得面红耳赤。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咖啡味和电脑主机散发的热气,剪辑台上散落着几张被揉皱的分镜草图。
“天台结局更浪漫,观众喜欢大团圆!”李师兄用力敲击着键盘,调出天台相认的片段。
画面中,夕阳下的刘艺菲转身微笑,金色的光芒在她发丝间流淌。
“你看这个构图,这个光影,这个情绪,完美符合商业片的审美标准。”
张师兄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屏幕的蓝光。
他点开地铁站擦肩而过的版本:“个人觉得地铁结局更有余韵。”
镜头里,刘艺菲和朱亚文在人群中交错而过,又同时回头,眼神中那种似曾相识却又不敢确认的复杂情绪,在慢镜头下被无限放大。
“这种感觉也适合冲奖,威尼斯那帮评委就吃这套。”
李师兄指着数据表,“商业价值呢?网上调研过,80%的观众更喜欢圆满结局。”
“但另外20%的高端观众才是口碑传播的主力。”张师兄调出另一份数据,“而且电影节获奖对海外发行...”
两人的声音戛然而止,同时转向站在门口的陆晨:“导演,你定吧。”
陆晨缓步走到监视器前,衬衫袖口沾着几点咖啡渍。
他先完整地看完天台版本,又仔细回放地铁站版本,最后将两个画面并排在屏幕上对比。
剪辑室陷入沉默,只有硬盘运转的嗡嗡声。
十分钟后,陆晨终于开口,声音有些沙哑。
“都留着吧。先按地铁结局剪一版送审,天台结局作为备选。咔啡店自己留着,以后挂视频网站。”
田壮壮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手里转着一支没点燃的香烟。
“双结局?不用咖啡店那个呢?”他挑眉问道,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
陆晨揉了揉太阳穴,“对,看市场预告片反响和电影节评委反应再决定最终用哪个。”
李师兄忍不住插话:“可是导演,这样后期工作量会翻倍,而且发行方……”
“发行方我来搞定,中影已经初步同意我们策略了。”
陆晨打断他,转向田壮壮,“老师记得《滑动门》吗?同一个故事两种结局,观众各有所爱。”
田壮壮眼睛一亮:“格温妮丝·帕特洛那部?”
他走近几步,香烟在指间转得更快了,“有意思。不过你想清楚,这意味着要准备两套宣传方案,两套发行策略。”
陆晨点点头,调出预算表:“我已经和韩总谈过,中影愿意共同承担额外的发行成本。”
他指向一行数字,“只要保证国内票房过亿,他们就能盈利。”
张师兄突然想到什么:“导演,那威尼斯送审...”
陆晨毫不犹豫,“用地铁吧,剪辑完。感觉更符合欧洲电影节的审美取向。”
他顿了顿,转向李师兄,“你负责天台版本的精细调整,要确保每个镜头都达到商业片的完美标准。”
田壮壮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的学生:“你这是要艺术商业两不误啊。”
他终于点燃了那支烟,深深吸了一口,“不过你想过没有,如果两个版本都放出风声,会不会分散观众的期待值?”
陆晨露出这几天来的第一个笑容:“所以要玩点小花招。”
他打开电脑里一个文件夹,里面是精心设计的营销方案。
“先放出天台结局的预告片主打国内市场,等威尼斯入围名单公布后,再放出地铁结局的片段制造话题。”
张师兄突然拍了下大腿:“这样还能引发观众讨论!让他们去争论哪个结局更好!”
陆晨的眼睛亮了起来,“没错,等上映前一周,我们发起投票,让观众决定最终在影院看到哪个结局。”
李师兄倒吸一口冷气:“这太大胆了。万一观众选的版本和电影节评委的口味相反。”
“那就更好了。”田壮壮突然大笑,烟灰掉在他的牛仔裤上也不在意。
“争议就是热度,热度就是票房。小陆,你这是要把艺术和商业玩出花来啊。”
陆晨转向两位剪辑师:“所以现在,我们需要把两个结局都做到极致。”
他继续说着“张师兄,地铁版本再加强那种若即若离的朦胧感;李师兄,天台版本要把浪漫氛围推到顶点。”
他看了眼手表,已经凌晨两点:“今天先到这里,明天九点继续。”
等其他人离开后,陆晨独自坐在剪辑室里,反复观看着两个结局。
天台版本中,刘艺菲的笑容明媚如阳光;地铁版本里,她眼中含泪的模样却更让人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