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电脑房
97年的这座城市到处都是红砖楼房,最多不过四层。
很多人喜欢一楼,因为可以把沿街的墙打掉,再装上防盗门和窗户,隔出一间屋子做成小卖部补贴家用。
也人会把它租给北上的投机客,靠着倒腾来的牛仔裤赚取抽成,或是备台电脑和打印机,做成打印店。
那个年代的电脑还叫做微机,没有联网。除了学校外,能接触到电脑的地方要么是打印店,要么是电脑屋。
比如你现在看到的这家电脑屋,就隐藏在离学校不远的家属院里。房间不大,一台电脑围着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满脸兴奋地盯着屏幕:
“别造坦克,这海战地图!”
“补电厂补电厂。”
“多开分基地采矿,出原子弹!”
除了那个穿着的确良衬衣的青年。
脸色平静,双眼闪出睿智,身上散发着自信的气息。对于旁边卷发男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只需要敲敲键盘,就能在表格里找到对应的计算结果。
卷发男人是这家电脑屋的老板,正在为客流量发愁。
8台电脑,6万多的投资,再加上电费,开了一个月只有10%的上座率,怎么算都是亏钱。
而刚刚这个青年的计算方法虽然很新鲜,但每小时要分出去1块钱的收入,实在是心疼。
随着青年站起身,关节发出咔咔声响,老板看着空下的6台机子,把半根红塔山按进易拉罐做成的烟灰缸里,终于下了狠心: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就听你的。对了你全名叫啥?怎么联系你。”
青年嘴角上扬,从人造革包掏出印章交到老板手里,临出门前转头回应:
“江晓然。网名JTR,一周之后我会来找你,生意兴隆!”
老板关上门,看着手里的印章止不住地嘀咕:啥叫网名?
离开电脑屋之后,江晓然来到沿街的打印店。再出门的时候,包里多了一大堆小卡片,一面是地址和门牌号,另一面是文字:
持卡玩电脑,每小时优惠5角,满10次旧卡收回,可换1元现金。
每张卡片都有10个格子,格子的大小刚刚好塞进印章的尺寸。
不远处中学,门口站着的长毛正在四处张望,满眼期待着自己的到来。
只是他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个在几年后被尊称为“商业教父”的江晓然其实来自未来,他原本是一家风投公司的顶尖分析师,三天前刚刚重生到这个年代。
“江哥,你这法子能赚钱吗?”
江晓然接过长毛递来的五朵金花,口气十分坚定。
“没意外的话,少的500以上,多的不会超过800。”
“一个月?”长毛好奇。
“一周,还只是一个电脑屋。”
长毛的嘴惊讶的能塞下一整个馒头。
江晓然并没有吹牛,这是他反复计算过的结果。
电脑屋的价格虽不统一,但也在每小时5元上下浮动,而且都存在着上座率严重不足的问题。特别是白天,基本上无人问津。
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合作方式:
自己负责引流客源,凡是带着特定小卡片来的人,每小时都要优惠5角,并且还要给自己提成5角,有通宵的话每人提成1元。
而老板要做的是客人每上一个小时或者通宵一次,就在对方的卡片上盖一个戳。
他很清楚,电脑屋最大的客源是附近的学生,中午加上晚上的时间,以及周末的通宵都是时间,最大的障碍就是钱。
而带上卡片到指定的电脑屋玩游戏,只要集满10个戳,自己就按照1块钱回收,并发给他们新的卡片形成闭环。对于早餐都花不到两元的学生,这个返现有足够的吸引力。
至于发放和回收卡片的人他也想好了,学校门口的那些闲散青年,又叫混子。
那个年代《古惑仔》刚刚进入内陆,陈浩南的名字在中学生里无人不知,更不用说没事就在校门口溜达的混子,都希望能够结识B哥一样的老大,或者自己当个大哥。
很快,这群没有遇到B哥的混子们,遇到了江哥。
他只用一句话就打动了他们。
写上你名字发下去,满10个戳的回收,我奖励1毛钱,但不许恐吓他们。
对于那些没有收入来源的混混,没人会拒绝钱的诱惑,更何况自己选择他们还有另一层考虑。
那些电脑屋老板可是猴精猴精的,算账的时候多少都会墨迹,而有了他们镇场子,会少打很多口水仗。
一周过后,江晓然来到学校门口,远远就瞥见负责这片的长毛,此刻正坐在自行车上四处张望,满脸都是愁容。
“我上次见你的时候就是这件花衬衫加喇叭裤,怎么今天还是两件,没洗澡滚蛋啊。“江晓然拍了他一巴掌。
“江哥,你可算来了,我都要疯了。”
看着手里寥寥无几的卡片,江晓然一脸平静。
这个结果自己想到过,但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你觉得会不会是我算错了?”
江晓然扔给他一根红塔山,然后故意逗他。
长毛一听就急了,猛拍了几下车座,脸气得通红:
“别逗了哥,我问了好几个小弟,他们说电脑屋的老板刚开始还盖戳,没两天就不盖了,直接优惠8毛。他们这么搞,谁还用小卡片啊?”
“还有,我去电脑屋看过。每天中午晚上那人多的和米似的,有好几个我都认识,卡片我私下要回来了。你看,上面写的是不是我名字?”
江晓然看着卡片上龙飞凤舞的字迹,半天都没认出写的是什么,不过他也没在意。
毕竟这个结果在自己的预判之内,只是比之前早了些。
但这还不能说明一切,如果其他几所学校都是这样,那就证明这些电脑屋的老板应该是相互认识,集体反水。
果不其然,江晓然和长毛来到其他几个学校一看,结果相差无几。
多的只有五十来张,少的和长毛差不多。
江晓然找到负责这家学校的混混,让他拿上一张新卡去电脑屋问问实际情况,还特别提醒不要暴露身份。
很快,情报打探回来了。
果然不出他所料,当小混混拿出卡片的时候,老板直接告诉他不用盖章,上网直接优惠7毛。
江晓然笑了,先前还以为这些人很团结,看来也是各怀鬼胎。
你7毛,我8毛,这价格战打的比自己那个年代还热闹。
“谢谢兄弟几个,今天我请客,随便吃随便喝,不管你们收了多少卡片,每人100!”
“哇!江哥牛B!”众人瞬间欢呼,再也没了之前的沮丧神色,惊得那红箍大妈从地上蹦了起来。
街边饭店里,江晓然挨个敬了酒,又说了几句客套话,离开时每人发了一百块钱。
只是发到长毛的时候,他摆手拒绝。
“哥,钱我不要,但我想知道这一仗咱输在哪了?”
江晓然笑了。
作为风投分析师,他习惯用ROI(投资回报率)、LTV(客户终身价值)等现代模型计算,却忽视了90年代商业本质只有四个字:现金为王。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尽管没发生,但也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这个套路源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经验,但低估了实体卡片的可复制性。
他正在琢磨如何给对方解释,就被隔壁打电话的声音吸引过去:
“不系一定要用品牌啦,口以寄几买配件寄几装,便宜一半的啦。最主要的系猫,一定要56K,带个10台8台没有问题的啦。”
(为方便阅读,后文所有方言调整为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