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文坛教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虹

杨百川本不想去的。他不会写新诗,也欣赏不明白。

当然,写得美的句子,他还是能体会到其中的诗意的,像什么“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读起来就有韵味,也让人充满想象。

但真要他正儿八经地说这诗是怎么写的,好在哪儿,他就讲不出来了。

李小棣却很兴奋。但他的目的不是去交流诗歌的。他讲,这种场合最适合泡妞。

杨百川说:“你娃娃还是小心点,莫被逮了。”

李小棣拍了拍胸脯,说不可能,这是他每次参加这种文学活动的惯常流程。

能去参加这种活动的女孩子都有一颗文青的心,对有文学才华的男青年容易生倾慕之意,尤其是当他们在诗会上朗诵自己的诗歌,读到高潮时,再向要“攻略”的女孩投去眼神,然后就等着结束的时候去搭话吧,一聊一个不吱声。

杨百川心里想,蛙趣,这龟儿真是惯犯了……

他说:“我就不去了,你莫回来得太晚。”

李小棣一听,跟吃了一惊似的:“杨哥,这么好的机会你都不去?”

“啥子好机会嘛。”

“你不是看上那个,那个张,张虹了吗?”

杨百川蔑了他一眼:“哪个看上她了!只是熟人碰巧遇到,打个招呼。”

李小棣坏笑道:“那你这么激动。”

杨百川一时语塞,干脆不理他了。但转念一想,张虹确实很有可能去参加诗会,她似乎对这些青年间的文学交流很有兴趣。去也好,等见到她,再问问清楚下午是怎么回事。

便说:“走嘛,我跟你一路。”

李小棣猥琐地笑着望他,不讲话,从床上把脚放下来,往鞋里一蹬,推门出去了。

二人到餐厅时刚好七点。还没什么人来,他们找了张桌子坐下。

旁边是一桌女青年,四个,两个扎麻花辫,两个留短发,本来还叽叽喳喳闹着,见二人过来,噤了声。

李小棣从前台点了两杯橘子汁,放在桌上,便去上厕所了,留杨百川一个人坐在那里。

杨百川正咬着吸管发呆,忽然一道影子晃到他面前,定神一看是旁边那桌一个短头发的妹儿,穿了件碎花衬衫,脸颊上红扑扑的。

“同志,你是李老师的朋友?”

杨百川瞥了眼旁边那桌,那几双带戏谑的笑眼瞟得他浑身不自在。

他点了点头:“你有啥子事嘛?”

那女孩说:“哎呀,我就是想认识一下李老师……”

杨百川问了女孩的名字,就让她坐回去了。

他在心里哼了一声,这李小棣长得又不咋样,哪来的魅力?

餐厅里的人渐渐多起来,很多人都互相认识,打不完的招呼,各种热络的声音在杨百川耳边响起。

李小棣甩着水回来时,杨百川朝侧边扬了扬下巴:“刚刚那个女的,就是那个穿碎花衣服的,她想认识你。”

李小棣笑了一下,直接起身往那边走去。

杨百川看到李小棣对女孩说了些什么,看不出口型,但那一桌女孩都笑了起来,穿碎花衣裳那个则羞红了脸,埋下脑壳。

他冷笑一声,又转头去打量周围的人。不管男女,几乎都穿得很时髦,脸上挂着开朗的笑,说话一点也不避人。

男的梳着背头或留长发,发梢垂到肩头,穿牛仔衣或者皮衣,底下是清一色的喇叭裤。

看来无论在哪个年代,潮人都是不怕热的。

女娃娃穿得更花哨些,除了最朴素的蓝白衬衫,还有人大胆地穿了红、黄、绿、紫,虽说饱和度都不高,但也相当打眼。

他的目光在人群中逡巡,眼都快看疲了,忽然瞧见一张熟悉的面孔。

不像昨天一样扎马尾,而是把一头秀发放下来,用一块红色的发卡别住。

脸上带着淡妆。身上穿了条淡黄色的长裙,看起来很有青春气息。

一手挽着旁边的女孩,大概是她的室友,正笑盈盈地看室友和另一个男青年聊天。

杨百川倏地站起来,往那边走去,一直走到张虹跟前。这时女孩才发现他,脸上的笑容顿时敛住了。

“张虹!”

旁边的一男一女疑惑地望着杨百川,又扭头看了眼张虹。

张虹甩开朋友的手,往餐厅的大门冲去。

杨百川连忙跟上去。

“我跟你说了,你认错人了!”

“那你跑什么?你为什么要假装不认识我?”

杨百川说这话时,已一头扎进温暖的夏风里。

天已完全黑了,一盏明亮的黄灯吊在餐厅门顶,很远的地方都晃着一片浅浅的光晕。

二人走到光线的尽头。张虹突然停下来,在杨百川的眼中,那张背光的脸里藏着一丝忧伤。

“好吧,我就是张虹,你要怎么样?”

“我怎么得罪你了?”

张虹叹了口气:“我只是不想让人知道我参加了这个活动。”

“为什么?”

“你别管为什么了。”

杨百川觉得这里面或许有隐情。周明远对他说的是,一个县推举一个人。按理说,张虹是不可能来这里的。

但他没有继续问下去。

杨百川从裤兜里摸出一根烟,含在嘴里:“好吧,我不问了。可以和我们一起玩啊。”又摸了摸身上,没带火。

张虹突然瞪着杨百川,那双眼眸在阴影里放出黑油油的光,让男人心中一紧。

“你怎么认识的他?”

“谁?”杨百川把烟别在耳朵上。

“那个姓李的。”

“哦,你说李小棣啊,他是我室友。怎么,你也认识他?”

张虹又将目光垂下,盯着地板:“我,我听我室友说的。”

“啊……他好像很受欢迎。”

“你知道为什么吗?”

杨百川摇了摇头,但还是猜了个答案:“因为他是《巴蜀文艺》的编辑?”

张虹压低声音,说:“他是钯金的侄儿……”

啊???

这小子能是钯金的侄儿???

他不可置信地望着张虹:“你听谁讲的?”

“他们都这么说,我室友,还有刚刚那个男的。”

杨百川往后退了一步。

钯金是四川人不假,他的子女都叫李小X也不假,但……李小棣这小子怎么能是钯金的侄儿呢?

再说,要是他是钯金的侄儿,怎么还会觉得发表《十月》很难?怎么还会这么佩服自己,叫自己“杨哥”?

他图啥?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