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门口的姥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门口的姥姥

清晨,吴十三在姥姥轻柔的呼唤中醒来。

他揉了揉眼睛,伸了个懒腰,下了床。

走出屋子,就见姥姥静静地站在门口,背有些驼,白发在晨风中微动。

吴十三心里纳闷,轻手轻脚走到姥姥身旁。

“姥姥,您站这儿干啥呀?”吴十三仰起头,一脸疑惑。

姥姥转过脸,笑了笑,皱纹都舒展开来:“站这儿,能第一时间看到家人回来哟。”

吴十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睛看向远方的小路。

土房子前的院子里,几只母鸡“咯咯”叫着,在草丛里觅食。

“姥姥,您天天都站这儿等吗?”吴十三又问。

姥姥拍拍他的肩膀:“是哩,等习惯咯。”

吴十三看着姥姥,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原来姥姥一直这样盼着家人。

这时,村里的刘婶路过,大声招呼:“哟,李姨,又在门口盼着啦。”

姥姥笑着回应:“可不,就盼着孩子们都平平安安回来。”

刘婶走后,吴十三看着姥姥,更觉姥姥的爱深沉。

“姥姥,我以后也陪您一起等。”吴十三拉住姥姥的手。

姥姥摸摸他的头:“乖孩子,有你陪着姥姥,好。”

上午,太阳渐渐升高,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吴十三跟着姥姥在院子里择菜,时不时抬头看看门口。

“姥姥,要是他们很久不回来咋办?”吴十三皱着眉头问。

姥姥停下手中的活,望向远方:“等多久姥姥都愿意,只要他们过得好。”

吴十三听着,心里越发敬重姥姥。

午后,姥姥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打盹。

吴十三轻手轻脚拿来一件衣服,给姥姥披上。

姥姥醒了,握住吴十三的手:“姥姥没事儿,你有心啦。”

傍晚,夕阳把天空染成一片橙红色。

吴十三又跑到门口,张望有没有家人的身影。

“十三,别着急,他们总会回来的。”姥姥走过来,轻声说。

吴十三点点头,和姥姥一起望着远方。

夜里,月光洒在土房子上,一片宁静。

吴十三躺在床上,脑海里全是姥姥站在门口的样子。

他心想,姥姥对家人的爱就像这月光,无声却温暖。

第二天一早,吴十三又看见姥姥站在门口。

“姥姥,我今天跟您一起站岗。”吴十三笑着说。

姥姥乐了:“好哇,咱俩一块儿等。”

俩人站在门口,村里的张大爷赶着牛经过。

“李姨,这外孙跟您一样,盼着家里人呐。”张大爷打趣道。

姥姥笑着说:“是啊,这孩子懂事。”

时间一点点过去,吴十三有些站不住了。

姥姥看出他的心思:“累了就去歇会儿,姥姥接着等。”

吴十三摇摇头:“我不累,要陪姥姥一起等。”

中午时分,天气有些闷热。

姥姥回屋拿了把扇子,给吴十三扇风。

“姥姥,您自己扇吧。”吴十三把扇子推回去。

姥姥说:“姥姥不怕热,给你扇扇。”

下午,乌云渐渐聚拢,眼看要下雨了。

姥姥拉着吴十三回屋:“先躲躲雨,等雨停了再接着等。”

雨滴“噼里啪啦”打在窗户上,吴十三有些担心。

“姥姥,他们会不会被雨淋到呀?”吴十三忧心忡忡地问。

姥姥安慰他:“没事儿,他们肯定有办法避雨的。”

雨停后,空气格外清新。

吴十三和姥姥又来到门口,继续守望。

这时,村里的小伙伴来找吴十三玩。

“十三,跟我们去村头玩呗。”小伙伴们喊道。

吴十三看看姥姥,又看看小伙伴:“我要陪姥姥等家人,不去啦。”

小伙伴们走后,姥姥说:“你去玩吧,姥姥一个人等就行。”

吴十三坚决地说:“不,我要陪姥姥。”

天慢慢黑下来,星星一颗一颗冒出来。

姥姥点上一盏灯,放在门口。

“这灯能给他们照个亮。”姥姥说。

吴十三靠在姥姥身边,感受着姥姥的温暖。

“姥姥,要是我以后长大了,也会常常回来看您的。”吴十三认真地说。

姥姥摸摸他的头:“姥姥盼着你有出息,有空回来看看姥姥就行。”

深夜,吴十三和姥姥回屋睡觉。

梦里,吴十三看到自己长大后,开着车带着好多礼物回姥姥家。

姥姥站在门口,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

第三天,吴十三早早来到门口等姥姥。

不一会儿,姥姥来了,手里拿着两个热乎乎的红薯。

“吃个红薯,暖和暖和。”姥姥递给吴十三一个。

吴十三咬了一口,香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

“真好吃,姥姥您也吃。”吴十三把红薯递到姥姥嘴边。

姥姥咬了一口,笑着说:“甜,真甜。”

上午,村里的赵医生来给姥姥检查身体。

“李姨,身体还不错,就是要多注意休息。”赵医生叮嘱道。

吴十三在一旁认真听着,暗暗决定要多照顾姥姥。

赵医生走后,吴十三对姥姥说:“姥姥,您以后别老站门口了,身体要紧。”

姥姥摆摆手:“没事儿,姥姥习惯了,站会儿不碍事。”

中午,姥姥做了吴十三最爱吃的面条。

“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陪姥姥等。”姥姥往吴十三碗里夹菜。

吴十三吃得肚子圆滚滚的,打了个饱嗝。

下午,舅舅从镇上回来了。

姥姥眼睛一亮,快步迎上去:“宝儿,可算回来啦。”

舅舅笑着说:“妈,我给您带了点东西。”

吴十三也跑过去,兴奋地喊:“舅舅!”

舅舅摸摸吴十三的头:“十三也来姥姥家啦,长高啦。”

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说说笑笑。

吴十三看着姥姥开心的样子,心里也格外高兴。

晚上,舅舅给吴十三讲镇上的新鲜事儿。

吴十三听得入了迷,眼睛亮晶晶的。

“舅舅,以后我也想去镇上看看。”吴十三向往地说。

舅舅说:“等你长大啦,想去哪儿都行。”

姥姥在一旁笑着,脸上满是幸福。

第四天,吴十三依旧和姥姥守在门口。

村里的孙警察路过,跟姥姥和吴十三打招呼。

“李姨,你们天天在这儿盼着呐。”孙警察说。

姥姥笑着回应:“是呀,盼着孩子们都回来。”

孙警察走后,吴十三对姥姥说:“姥姥,孙警察人真好。”

姥姥点点头:“是个好孩子,为咱村里做了不少好事。”

上午,天气有些凉,吴十三给姥姥披了件外套。

“姥姥,别冻着。”吴十三关切地说。

姥姥紧紧握着他的手:“姥姥不冷,有你在身边,暖和着呢。”

中午,姥姥做了红烧肉。

吴十三吃得满嘴流油,竖起大拇指:“姥姥,您做的肉太好吃啦。”

姥姥笑得合不拢嘴:“好吃你就多吃点。”

下午,大姨带着表弟来了。

姥姥高兴得不行,拉着大姨和表弟的手不放。

“大姐,你可算来啦,想死姥姥了。”姥姥激动地说。

大姨笑着说:“妈,我们也想您,这不就赶紧来看看您嘛。”

表弟和吴十三玩到一起,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晚上,一家人围着火炉聊天。

大姨说:“妈,您以后别老站门口等啦,万一着凉了咋办。”

姥姥说:“没事儿,我就盼着能早点看到你们。”

吴十三也在一旁帮腔:“姥姥,听大姨的话,别站门口啦。”

姥姥看着大家,点点头:“好好好,姥姥听你们的。”

第五天,吴十三发现姥姥还是站在门口。

“姥姥,您不是答应我们不站门口了嘛。”吴十三假装生气地说。

姥姥不好意思地笑了:“习惯了,站一会儿就进去。”

这时,小姨也来了,手里提着一大包东西。

“妈,我给您带了好多好吃的。”小姨笑着说。

姥姥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乖女儿,破费啦。”

小姨看到吴十三,一把抱起来:“十三,想小姨没?”

吴十三笑着说:“想啦,小姨。”

一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吴十三看着这一幕,心里想着,姥姥的守望终于有了回报。

夜里,吴十三躺在床上,想到姥姥长久以来站在门口守望的习惯,心里暗自决定,以后一定要好好孝顺姥姥,不让姥姥再这么孤单地等。而这守望的习惯,或许也会一直刻在他的心里,成为他对亲情最深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