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嫡庶之争
陆观棋不由的微微眯起眼睛,打量起这位长嫂。
早在成亲前,陆观棋的眼线就回禀,裴忘宜逃婚了。裴家是落雁城的首富,虽然裴老爷去世,可作为裴家唯一的女儿,是有资本挑选自己的如意郎君。
换句话说,裴忘宜不愿意嫁到陆家,怎么现在似乎非常适应陆府长媳的身份呢。
难道短短几天之内,人就会有如此之大的变化?
从正厅出来,严若敏和陆观棋朝他们母子二人的‘韶光苑’走去。
路上,严若敏道:“裴家小姐果然如传言般样貌出众、大方得体,等过几天,娘去找她商量,看看能不能为你说门亲。”
“娘,大娘对我们母子二人处处为难提防,你别去找了。反正我又不想成亲。”陆观棋抱着双臂,迈过游廊之间的一处石板。
严若敏不这么认为:“你大娘的防备,娘都理解。兆松是嫡长子,可痴痴傻傻,难以接手陆家。而你在皇城司任职,幼时与还是皇子的皇上一同念书习武,深得皇上欣赏,她是怕你会抢了兆松的风头和地位。现在好了,裴家小姐才貌双全、娘家又富可敌城,你大娘称心如意应该不会刁难我们了。我看你大嫂面善,若我找她商议,她应该能帮忙在你大娘面前说几句好话。你都十九岁了,时候成亲了。”
陆观棋懒得再劝,母亲就是这样,一生至纯至善,不管如何被陆夫人一脉欺压,都能替人家找出理由。他停下步子,道:“我去皇城司了,晚上和慎行回来吃饭。”
望着儿子的背影,严若敏无奈的摇摇头。
走进审讯室,王璠已然不堪刑罚,耷拉着脑袋,若不是有绳子捆绑,整个人根本撑不住。
严慎行看到陆观棋后收起鞭子,道:“大人,王璠什么都不肯说。”
陆观棋示意一旁的亲从官用冷水泼醒他。
王璠醒了。
迷迷糊糊看清来人,他冷笑一声:“令人闻风丧胆的皇城司也不过如此嘛,只会逼老百姓的供,呸!”
陆观棋道:“只要你告诉画师,宋清荷的样貌,我就可以放你走。”
“我压根就没见过她,怎么会知道她长什么样?你要杀就杀吧,不用找借口。”
陆观棋盯着王璠看了一会儿,对严慎行道:“放了他吧,他应该是真的不知道宋清荷的下落。”
此人是宋清荷唯一的亲人,放了他,连宋清荷的一张画像都没有,想要找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严慎行虽然不解,可也还是照着做了。
两个亲从官把王璠松开,一人一边架着,给他拖了出去。
审讯室只剩他们两人后,陆观棋道:“派人跟着王璠,就算宋清荷不找他,他也会去找宋清荷。”
丞相府后宅,雎尔斋。
雎尔斋是陆兆松所住院子,和陆夫人的锦绣斋紧挨着,是整个陆府地位最大、环境最好的两处地界。
此刻,宋清荷跟在陆夫人身后,两人顺着游廊踱步。
“忘宜。”荣国公府出身的陆夫人虽然已经年近四十,可保养得当,仪态端庄,一手常握佛珠,颇有大户主母的气度。
“娘。”宋清荷应声。
“刚才你也见到严姨娘和她儿子了。你觉得严姨娘人如何?”陆夫人问。
“严姨娘虽然生得美娇可人,可她身上少了一分大户人家女主人的雍容华贵,所以说,妾,只能是妾,上不了台面。”宋清荷垂着眼睛,面无表情倒显得情真意切。
宋清荷的话完全出乎陆夫人的意料,陆夫人停下步子,转身面向她。
“我听说,忘宜在裴家,是庶出。”
“是的,忘宜生母是妾室,在忘宜十岁那年去世,承蒙大娘不弃,悉心教导,才有忘宜的今天。”宋清荷说这话时,她想到了孟南曦,想到她被房梁压在大火中望向自己的眼神。
是希冀,是爱,是决绝。
陆夫人满意的眼神落在宋清荷脸上,道:“恪守本分的妾室才值得怜爱。逾越了,就不好。现在你嫁给了兆松,那我们就是关系最为紧密的同盟。不妨告诉你,严姨娘生性懦弱,只求安稳度日,倒也无妨。只是她的儿子,陆观棋,绝非善类。”
听到陆观棋的名字,宋清荷心头一紧。
陆夫人继续道:“我有两子,兆松坠马受伤,心智宛如五六岁的小儿。成业性子急,不够稳重,但总归是我的亲生儿子,是兆松的亲弟弟,我对他是放心的。陆观棋就不一样了。从小他就精明,越长大城府越深,官拜至皇城司使,说明他心狠手辣。老爷嘴上不说,可我也知道,老爷对他期望很大。我不管他陆观棋在外和皇帝有多好,能做到什么官职,在陆家,一切都只能是兆松的。”
陆夫人几乎是咬着后槽牙说的最后一句话,她道:“以后,你要帮我盯紧了严姨娘和陆观棋,绝对不能让庶出一脉有翻身的机会!知道了么?”
若论对陆观棋的恨,宋清荷完全不输陆夫人。“忘宜明白。陆家是兆松的,没人能抢走。”
陆兆松抱着一只蹴鞠从月门进来,眼睛到处找人,看清宋清荷后他开心的招手,大声唤道。
“姐姐!”陆兆松气喘吁吁的跑过来,把怀里的蹴鞠双手递到宋清荷面前,热情的说道:“姐姐,斓嬷嬷给的,我们去玩儿吧。”
陆夫人假装责怪:“这孩子,有了媳妇忘了娘,都不和娘打招呼么。”
陆兆松收回手,用右手挠挠后脑勺,不大好意思:“对不起娘。”
陆夫人笑着问道:“喜欢爹娘给你找的媳妇么?”
陆兆松想起昨晚的翻花绳,他用力的点头:“喜欢,姐姐可好了。”
“喜欢就好,娘这辈子别无他求,你能过得开心就行。”陆夫人看着儿子,不禁红了眼眶。
曾是人人称赞的翩翩贵公子,怎么就成了如今这模样。
陆夫人微红的眼眶被宋清荷看去,她郑重道:“娘,我答应你的事,一定会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