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母婴护理实践指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家庭母婴护理相关法律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为更好的保障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我国1995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2001年颁布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2022年3月29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部分条款做出修改,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二、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

我国人口总量庞大,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我国根据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三孩等政策,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婴儿出生数量的增加,再加上家庭结构改变、生活观念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进一步促进了母婴保健服务市场的蓬勃发展。据《中国母婴行业白皮书2016》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母婴行业交易规模已突破1万亿元,2015年突破2万亿元,2017年将近2.7万亿元,2018年突破3万亿元。2016年至2018年的市场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5%以上。粗略估算,目前整个母婴保健行业有几十万从业人员,每年服务的客户人群达几百万人次,并且还在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递增。与此同时,由于缺乏行业准入规则和规范监管措施,在行业中也出现诸多问题,部分机构行业素养欠缺、缺乏常态管理,不仅没有对母婴健康形成帮助,甚至还对母婴身心造成伤害,严重损害了行业信誉,也对行业的服务质量及运营安全形成挑战。

2015年7月6日发布的《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对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和家政服务机构划分进行了规范与界定,并于2016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不同级别护理服务的工作内容、护理技能及服务人员要求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2017年9月1日起,《母婴保健服务场所通用要求》正式实施。这是目前唯一适用于所有提供非医疗性母婴保健服务机构的国家级标准。服务种类涉及备孕保健、孕期保健、产后保健、婴幼儿保健等母婴保健服务的所有阶段,覆盖面广。此标准填补了母婴保健服务机构层面的,能覆盖管理、技术、软硬件等方面的国家标准的空白,是依据国家政策法规提出的规范母婴服务行业发展的标准,专门针对社会中游离于医疗机构之外的大批母婴保健服务组织。它的出现不仅有力地支持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的有效实施,更对行业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母婴护理从业人员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尤其要遵守职业纪律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违反者将承担相应处罚甚至追究法律责任。全体从业者一定要严格遵纪守法,不挑战道德底线,不触碰法律红线,不伤害公序良俗,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关爱女性生殖健康,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