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研究方法与问题
本书成果主要采用民族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在充分占有中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东南亚各国的民族国家建构与民族整合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迄今为止,东南亚各国的民族国家建构和民族整合有的较为成功,从而使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较为顺利。但是,还有一些国家则因为种种原因,其民族国家建构和民族整合的进程颇为坎坷,国内各民族之间,特别是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充满偏见,国家甚至长期处于民族分裂、动荡的困局中,严重影响了国家在各个方面的发展。究其原因,都与东南亚地区各国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基础、目标构想和民族整合中的政策及其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第一,不管是通过改革向现代转型的泰国,还是在战后先后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其他国家,虽然这些国家在英语中都被称为“nation”,即“民族国家”,但实际上都是一些多民族的政治实体。事实上,这一类“民族国家”只是具有了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框架,它们都还面临着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重任。这些国家的出现并不像此前一些学者认为的那样,即标志着民族国家的形成,而其实只是民族国家建构的开始。正因如此,民族国家建构与民族整合这个论题才得以成立。
第二,由于东南亚大多数国家在近代都曾经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因此,此前有学者在探讨当代东南亚各国民族国家建构进程中的民族关系或出现的民族问题时,过多地将其归咎于西方殖民统治的影响。笔者认为,东南亚各国不同的历史基础,包括各国更早历史上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不同的发展及各民族关系不同的发展演变等因素,对各国民族国家的建构和民族整合有着更大的影响。
第三,除了历史累积的影响外,东南亚各国中央政府和主体民族精英对民族国家建构和民族整合的目标、途径的理解、认知的不同以及具体政策落实的情况不同,以及少数民族或亚文化群体对新兴国家的认同和利益诉求的不同,也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东南亚各国的民族国家建构和民族整合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