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古希腊神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神话是古代人对不能理解的事物的诗性解释,是他们认识世界和表达世界的方式。三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充分运用了他们的诗性思维(即幻想),创造了一个亲切、活泼、天真的神话世界。这个世界包罗万象,并且谱系清晰。古罗马几乎全盘继承了古希腊的神,只是改成了罗马名字,然后经由欧洲推向了世界。在西方,对古希腊罗马神话了解的多寡曾一度被视为一个人受教育程度高低的标志。随着科学的发展,神话逐渐消失,但是对古典神话的聆听和阅读从未结束。原因如下。

首先,古典神话提供美的欣赏。古希腊神话是一个充满美和幻想的世界,这个世界体系完整,恢宏华丽,活力充沛。其中,无论是神还是人都形象丰满,神也和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从而有纷争、抉择和奋斗,也有胜利、失败和踌躇。这些故事精美动听,具有飞扬充溢的灵性和优美的艺术形式。阅读它,会带给读者非凡的愉悦感和美的享受。今天,在科学的指引下,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越来越实际、越来越琐碎,而神话则是以一种天马行空的浪漫方式去做梦,这些梦穿越时空的长河,留存每个人心底,帮助我们去诗性地理解世界、体验生命。这种轻舞飞扬的群体之梦给常常精神焦虑、心灵困顿的当代人带来了美的抚慰。

其次,古典神话中蕴含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古希腊神话不仅故事性强,而且每个故事都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寄寓了古希腊人对世界和人自身命运的哲学思考。这些神话故事包罗万象,既有对终极问题的探索,也有对日常自然现象的解释,还有对人性的全面观察与展现。例如,对终极问题的探索有:世界是如何形成的?(见《三代天帝权力更迭》)人是从哪里来的?(见《普罗米修斯造人和盗取天火》)人为什么会受苦受难?(见《潘多拉和她的盒子》)人死以后会怎样?(见《冥王哈得斯和神秘的冥界》)对日常自然现象的解释有:四季是如何产生的?(见《冥王抢亲和四季产生》)非洲人的肤色为什么是黑的?(见《法厄同的坠落》)向日葵为什么永远面朝太阳?(见《向日葵花的爱恋》)至于对人性的全面观察与展现,仅以恋爱的类型为例,古希腊神话中就讲述了自恋、同性恋、三角恋、单恋、恋父、恋母、恋子、恋兽、恋物等几乎人们所能想到的各种类型的恋爱故事。

再次,古典神话对当代社会仍具启示。古希腊神话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民主和法制精神,有助于树立美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人们更加愉快和高尚,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神话是人类一切精神文明的胚胎,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文化之根和精神本源,它成为素材、化为词语,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用马克思的话说,古希腊神话至今仍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1]。在21世纪,它的巨大文化号召力和影响力,不仅涉及文学和艺术领域,而且普及到网络游戏、品牌策划、物语营销等各个文化产业领域,为符号经济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深层的文化资本矿藏。作为思想资源和文化的原型编码,它在新的知识经济浪潮中起着符号催化剂作用。

此外,在全球范围内,一种文化寻根的诉求,使“新神话主义”大行其道,“重述神话”的创作潮流方兴未艾。不仅以托尔金的《魔戒》、C.S.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为代表的奇幻文学离不开古典神话的滋养,而且一些严肃作家的作品也以古典神话为摹本,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阿特伍德的《珀涅罗珀记》、托宾的《名门》等。其中,有一部分当代作家重述神话的目的并不是拥抱神话,而是质疑神话,旧瓶装新酒,以新的角度重写古老的故事,扭转或打破其本身原有的文化俗套,开拓新视野,探索或表达符合时代的新理念或彰显个性的新思想。

总之,古希腊神话作为西方文化之源,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把钥匙。可以说,不了解它,就无法真正了解西方人。所以,了解古希腊神话及其当代阐释意义,有利于进行中外交流,也有利于商品营销(如品牌命名或设计logo),打开国外市场。而且,我们国家的文化和文艺要繁荣发展,离不开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地发展繁荣起来。

提及古希腊神话,大家可能会觉得,无论从空间还是从时间来说,它都离我们太遥远了,没必要费时费力去阅读它、学习它。其实,正如美国学者海厄特所说,“神话是永恒的。它们涉及了最重大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改变,因为人类没有改变”[2]。而且,这些神话离我们一点儿也不远,它就在我们身边。例如,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玫瑰花代表爱情,桂冠象征胜利,它们就出自古希腊神话,源于爱与美之女神阿佛洛狄忒对美少年阿多尼斯的爱恋和太阳神阿波罗对美女达芙涅的求而不得。所以,我们不应该排斥古典神话,它带给我们的是别开生面、妙趣横生的故事;我们也不需要刻意去记忆,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自然会不着痕迹地告诉我们很多东西,并留在我们的脑海里。我们只需要专心欣赏就可以了。

笔者是一名研究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的大学教师,承担过相关项目,也讲授过相关课程,对海厄特的下列见解深以为然,即“现代古典学术的根本性错误在于重研究而轻解释,在于对获取知识的兴趣超过了传播知识,在于拒绝或不屑承认自己的工作与当代世界的联系,也在于亲手造成了公众的漠视”[3]。所以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笔者采用了轻学术重普及的方式,希望能够惠及更广大的读者群。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也为了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故事,从中学到一点儿知识,并能在未来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本书设置了一些附加说明,包括以下几点。

早期文献: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相关文献。神话在流传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若干个版本,并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版本。而且众多讲述神话的作家也各具风格,本书将在这一栏目中加以介绍。

星空知识:英语中许多星星是用神话中人物的名字命名的,许多星座与神话故事密切相关。本书将在这一栏中,介绍相关内容。

词汇履历:本栏目主要介绍英语中来自神话故事的词语。

周边链接:本栏目主要介绍与神话人物相关的节日、物品等知识,或是与重要人物密切相关的次要人物的故事。有些神话故事可能有不同的版本,本书在这一栏中也会介绍一些不同的传说。

自由解读:本栏目会以问答的形式出现,或是提供与其他文化相似神话的比较(包括与中国神话的比较),或是介绍从不同角度对神话故事的理解(如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分析学、语言学等)。

延伸阅读:神话故事成为素材在后世作家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神话中的人物也往往成为创作的原型。本书将在这一栏目中介绍人物原型,并简要介绍后世的相关书籍、音乐和影视作品。

当代应用:本栏目主要介绍神话在当代科学、艺术、商业和日常生活等各领域中的应用。

艺术欣赏:本栏目主要介绍相关美术作家作品。

最后,是关于本书的几点说明。

1.本书中所有人名皆采用吉林人民出版社《古希腊罗马神话鉴赏辞典》中所录人名,只有若干不易辨识的字略有替换。如乌剌诺斯,改为乌拉诺斯,等等。

2.早期文献、延伸阅读、艺术欣赏部分仅为大家的延伸欣赏提供一些借鉴,没有也不可能全面地介绍相关的书籍、音乐和影视作品。

3.本书中的故事一般源自最知名的版本,间或提及其他版本,当然在风格方面笔者难以复制。关于这些神话故事,笔者不敢奢求比这些大师们讲得更好,只能是在更简洁地把这些故事讲述出来的基础上,把今天大家仍然会感兴趣的点强调出来,希望带来更多的欢乐和思考。


[1] [德]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11页。

[2] [美]吉尔伯特·海厄特:《古典传统:希腊—罗马对西方文学的影响》,王晨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第447页。

[3] [美]吉尔伯特·海厄特:《古典传统:希腊—罗马对西方文学的影响》,王晨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第4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