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如何作为方法:西方文论反思与中国当代文论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总序

近年来,在“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迅速,学科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学科内涵得到了深化,学科建设路径也日益多元;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的发展格局也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如何进一步夯实学科基础,积淀学科底蕴,彰显学科特色,是目前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与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历史悠久,早在1933年,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创办勷勤大学师范学院,设立文史学系,就有了中国语言文学学科。88年前的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曾有过辉煌业绩,她与当时的北平师范大学南北呼应,共同守护和延续了南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血脉,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八十多年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一路栉风沐雨,砥砺前行。老一辈知名学者李镜池、康白情、吴剑青、吴三立、廖苾光、廖子东等奠定了学科基础,后辈学人积极传承学科文脉,经过几代学者的薪火相传,得到健康发展,已形成了基础扎实、积累深厚、体系完备、特色鲜明的学科发展格局。

新时期以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取得了跨越式发展。1981年,获批全国第一批硕士点;2000年,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年,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并设立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11年,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入选第九轮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并以“优秀”等级通过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验收;2015年,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学科行列。现有学科方向有中国古典诗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式与批评、出土文献语言与方言研究、现当代西方文艺思潮与比较诗学研究、中国古代典籍与文献研究等。学科拥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研究中心等高端学科平台6个;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基础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是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

一个学科的发展需要几代人的守护与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同时代人的奉献与投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辑出版这套“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丛书”,即是我们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推动学科建设的一种努力。这套丛书的作者基本上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中青年学者为主,他们是学院学科发展与建设的希望所在,其相关研究成果有的是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的结项成果,有的是博士论文、博士后出站报告的修订成果,均展现了他们多年来在学术研究中的努力与收获。我们希望,他们的研究能够受到学界的关注,同时恳请学界同道批评指正。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丛书编委会

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