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布偶合作
白繁的枣和篮子几乎成了一套,卖一样会捎带另一样。
布花枝、布花朵和其他的被一个商人买走了,因为商人只是路过此地,白繁也不可能跟着走,后面就没有什么聊的了。
这次卖的比上次快,但和先前的公子做了约定,吃了午饭后,守了没一会。
便看到先前的公子匆匆赶来,身后跟着小厮,背了一个大包袱。
“姑娘可否到多味堂一叙,在下做东。”
白繁把剩下的东西收进背篓里,背起背篓跟着。虽然中午吃了大碗的面,但还是可以再吃一些的。
“姑娘贵姓,在下曾彭辅。”曾彭辅没有叫酒,让上了一壶果茶,喝着果茶,一时脑子倒比以往清明不少。
“白繁,曾公子打算在哪卖,要卖多少。”
兰县,不成;俞州府城,师友都在,往日的情谊还在,遇到事还可以求助。求学时的住宅前院租给了其他学子;但后院可以住,刚好省了一笔开支。
“俞州府城,量自是越多越好。在余亚镇缝制出来,走水路到余州府城。白姑娘看怎么样。”
“量大,公子可能要找人,我只提供样品。公子是买断样品,还是分两成利给我。”
白繁吃着东西,留给曾彭辅考虑的时间。
曾彭辅看着眼前的白姑娘,生意起因是白姑娘,构思和想法都是白姑娘,沉思了一会,“分两成利给白姑娘,但白姑娘不能把样品给其他人,等会立文书,一式两份,后面会陆续的更新文书。”
白繁吃了两碗饭,曾彭辅也立好了文书。
白繁看了没问题,签下名字,按下手印。就是好久没写毛笔字了,不过没影响。
约定四天后中午,多味堂见。
白繁今天买了东西,入账一千二百文,花枝和布偶占了大头。
到了府衙退回秤,送了两斤的梨和三斤的枣给衙役。拿回了五十文;加上手里的一共有一千七百六十五文。
到专门卖铁制品的铺子,做了登记,上回买了一把菜刀和一把锄头。今天要买两个大铁锅,请了老板帮忙开了锅。花了五百文。
到锦绣铺买了三包碎步,花了三十六文;买了两床被子,花了两百文;买了两双厚鞋,花了五十文;买了十斤的粗面粉,花了八十文;买了两只小鸡,花了十文。
叫了辆牛车,花了十文,至此手里还剩八百七十九文。
钱真的不禁花,白繁感慨道。而后从背篓里拿了两个梨给赶车的阿爷,自己也啃着梨,虽有些颠簸,但不用走路。
微风徐徐拂过,发梢也随风而动,心也仿佛被风填满,烦恼也被风带走了,心情好,看什么都觉得好。
到了家里,白繁给阿爷一捧的拐枣。才拿起篮子装了枣和梨,往村长家去。
三宝帮着奶奶翻晒谷物,看到白繁姐姐,喊道:“奶奶,白繁姐姐来了。”
胡阿奶扶着腰,抬头看,果然是白姑娘。
“白姑娘来了,还带什么果子,不要把三宝惯坏了。”
白繁笑着看向胡阿奶:“阿奶,我想砌高的灶台,想来问您,找谁合适。”
“砌灶台啊,找你阿爷就成,明天早上我让他和大儿子过去可成。”
“那多谢阿奶了。”
回到家里,看院里的两只小鸡紧紧的跟着母鸡,双方都把对方当场了亲人。
给鸡和兔子换了水,天还没黑,上山挖了框野菜,要了挑了柴。
今晚想吃烙饼,准备食材:一个鸡蛋、一把葱、一把野菜、几个油渣。拿出一个陶罐,倒入面粉,打入鸡蛋,倒少许水和盐,洗净双手,搅拌。
生火,拿出最大的陶罐,抓五把米,淘洗,放水,盖上盖子。
洗三个红薯和两把枣。把红薯切块,掀开盖子放入红薯和枣。
拿来一篮的板栗,用刀剥开一半,剩下一半开出口就行。
把剥开的板栗抓两把把放入粥里,退火,小火熬着。
洗手,把野菜撕碎放进面团里,把油渣捏碎在面团里,最后放入野葱,反复揉搓。
另起一处火,放入陶罐,筷子挑油涂抹在陶罐内壁。
陶罐发烫,取出一小团面,拉开成饼放入罐里。
两面翻过后,取出放在竹篮里。
粥煮好了,八张大饼也烙好了。
一张饼和一碗粥就把胃给撑住了,吃完,洗碗和其他的东西。
再把厨房里的东西拿到屋子里去,水缸移到屋檐下。
除了两个石头搭建的简易灶火,和墙角的一堆柴,厨房和最初的没两样。
进了外屋,把重要的东西收进框里,放到里屋。
在外屋起了堆火,拿出针线和碎步,缝制布偶。屋里的竹筐、篮子、矮桌......
在火光的映照下,影子也跟着变换,好似会动,在窃窃私语。
布偶的缝制,是想到什么,做什么。常见的水果,常见的蔬菜,常见的动物,常见的花草。从里面抽取,加上喜怒哀乐的表情,生气灵动。
明天不知道村长阿爷什么时候来,还是要早睡好些。
白繁起来,靠在门边看了会日出,充满了电;洗漱后,在外屋生火,热着粥。
挑着桶到溪边去,打满水,回到院里,把桶里的水倒进水缸。
给兔子和鸡换了水喂食。
胡长富吃完早饭后,带着大儿子胡裕久往大里沟去。
想着白姑娘家里可能没有工具,还从家里带着过去。
黄泥取用还是到大里沟那,估摸要一天半才能砌好。这也是门手艺,希望老大能好好学,一天二十文,也是赚。
白繁背着背篓到溪边,找些平滑的薄石板。
“白姑娘,家里锁门吗,阿爷来砌灶台。”胡长富挑着黄泥在不远处喊道。
白繁站起来,背起背篓往回走,“阿爷,没关,直接进去就行了。”
胡长富在厨房转了转,“砌在里面的墙角那块可行,再给开个烟囱,可行。”
白繁不懂,听行家吧,“阿爷,可以的。”
白繁从外屋拿出一罐烧开过的水喝两个竹杯,放在屋檐下。
继续去溪边选石块,沿着溪边走。也顺手摘了野菜。看日头,洗了野菜,放在篮子里。回家炒个菜。
一罐粥、四张饼、一碗炒菜,这就是给阿爷和叔的午饭。
“阿爷和叔,吃午饭了。”摆好碗筷,去叫人。
胡长富和胡裕久停下活,洗了手,进了外屋。“白姑娘吃过没。”胡长富吃着问道。
“吃过了,阿爷和叔慢慢吃,休息会,篮子里有洗好的果子。”
胡长富打量着屋里的东西,两口新铁锅,放在墙角里。再看眼前的矮桌矮凳,竹子做的,白姑娘是真的厉害。
看着憨吃的老大,胸口忽然感到闷胀,算了,人各有人的活法。
下午,白繁知道去哪挑黄泥后,带着竹筐去。有了白繁挑黄泥,进度加快。
灶台上铺上石板,看起来美观了不少。静待几日后,放入铁锅,就可以使用了。
白繁结了工钱四十文,送别两人。将厨房的东西归置。吃了晚饭,赶制着布偶。
曾公子约定的时间很快到了,吃了早饭,背着背篓进镇。
多味堂里,曾彭辅有些焦急的望着门口,知道看到白姑娘,才松了一口气。
“白姑娘,先吃午饭吧。”
白繁也正有此意,一路走来,早就饿了。
饭后,白繁捧着杯子喝茶,“曾公子,布偶也容易仿制;做了独有的标识更好一些。我觉得还可以在上面绣上它们的名字。我后面再给它们搭配衣服或一些小饰品,你觉得如何。”
曾彭辅听了,直点头,“听白姑娘的。”
白繁和曾彭辅,出镇,到郊外的一处宅子,不大,两进。
“钱不多,就买了这处宅院和五个绣活好的丫头,三个小厮,一个厨娘,都是死契,不会出纰漏的。”
白繁看了,不远处就有村庄,吃的就从村庄买,离镇上不远,是个好地方。
“曾公子,有稳定的进货商吗。”没有的话,也是个麻烦。“白姑娘放心,我和一家大商铺签了文书的。”
白繁听闻,也没在说什么,在院里教五个丫头绣东西。
差不多都会了,便让她们自行去绣。自己在原先的样品布偶上绣上它们的名字。
曾彭辅在书房画着标识,画了又涂抹掉,最后选定了:水纹上有条锦鱼,如鱼得水的意思。
越想越好,出来拿给白姑娘看。
白繁看了也觉得好,搭色绣了六个,最后两人确定了,才把把标识绣在名字的后面。
“建议弄个章,来买的顾客,每买一种盖一个章,集齐可以选一个中号的。”
曾彭辅崇拜的看着白姑娘,妙啊。
白繁在这睡了一晚,把样品布偶的名字和标识都添上,才背起背篓回胡枫村。
离中午还有段时间,扛着锄头去地里翻地拔草;菜长得密,拔掉一些,会长的更好。
地里的菜可以摘着吃了,摘了两把菜放篮子里。地里长的嫩草可以拿回去喂鸡和兔子。
接着前面翻过的地,用锄头继续翻。后面的日子就先把地翻一遍,田还要做垄,最好在田地种些树,倾斜的田地,巩固泥土。
枯黄的树叶背到地里烧了,做肥料。忙着两亩田地,十一月就到了,凉意慢慢渗透,衣服不由多加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