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绸文化研究书目
蚕桑篇
(清)卫杰:《蚕桑萃编》,统一书号:16018.19,中华书局1956年版,定价1.30元。
中国古代篇幅最大的一部蚕书,清末卫杰综合多种蚕书中的材料于1894年编成,共15卷。其中叙述栽桑、养蚕、缫丝、拉丝绵、纺丝线、织绸、练染共10卷;蚕桑缫织图3卷;外记2卷。该书内容详尽,通俗易懂。书中除了对中国古蚕书的介绍和评价外,重点叙述了当时中国蚕桑和手工缫丝织染所达到的技术水平,尤其是在3卷图谱中绘有当时使用的生产器具,并附有文字说明。有些内容,如江浙水纺图和四川旱纺图中所绘的多锭大纺车,反映了当时中国手工缫丝织绸技术的最高成就。
(清)沈秉成著,郑辟疆校注:《蚕桑辑要》,统一书号:16144.858,农业出版社1960年版,定价:0.29元。
记述栽桑养蚕技术的农书,记载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栽桑养蚕的丰富经验。
(清)杨屾著,郑辟疆、郑宗元校勘:《豳风广义》,统一书号:16144.907,农业出版社1962年版,定价:0.88元。
中国18世纪以蚕桑丝绸为主要内容介绍北方地区的农副业生产的技术专著。成书于清乾隆年间,于1742年刊行后,陕西、河南、山东都曾重刻,流传较广。作者杨屾,字双山,是清代杰出的农学家,陕西兴平桑家镇人,以教书为业。多年从事蚕业生产,对栽桑养蚕有深入的研究。全书分3卷,第1卷讲桑的种植和栽培;第2卷讲蚕的饲养和缫丝;第3卷讲织纴和纺丝绵;并附带介绍了养柞(檞)蚕和缫纺柞蚕茧的方法。书后附有“畜牧大略”和“养素园序”等,论述养猪、羊、鸡、鸭之法和园圃之制。该书对中国古代栽桑养蚕和养羊等方面的许多宝贵经验和创造发明,都做了比较全面的总结。
刘克祥编著:《蚕桑丝绸史话》,ISBN:7-5000-6239-7,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定价:10.00元。
该书重点介绍了古代植桑、养蚕、缫丝、织绸、练漂、印染生产的有关情况,包括生产关系、经营方式、产地分布、生产工艺与技术的发展变化,以及丝绸贸易和蚕桑丝织技术的对外传播等。
刘克祥编著:《蚕桑丝绸史话(中国史话·物质文明系列)》,ISBN:7-5097-2456-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定价:15.00元。
该书简明扼要地叙述了从远古到近代中国蚕桑丝绸业的起源和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了古代植桑、养蚕、缫丝、织绸、练漂、印染生产的相关情况,包括生产关系、经营方式、产地分布、生产工艺与技术的发展变化,以及丝绸贸易和蚕桑丝织技术的发展变化、丝绸贸易和蚕桑丝织技术的对外传播等。从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先民的智慧,更会为中华民族古老文明而感到光荣与自豪。
(宋)秦观编撰:《蚕书》,统一书号:17018.151,中华书局1985年版,定价:不详。
中国宋代有关养蚕制丝技术的专著,主要总结宋代以前兖州地区的养蚕和缫丝的经验,尤其对缫丝工艺技术和缫车的结构型制进行了论述。全书分种变、时食、制居、化治、钱眼、锁星、添梯、缫车、祷神和戎治等10个部分。
陶红:《蚕丝文化起源与传承 嘉陵江流域蚕区考察与分析》(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研究文库),ISBN:7-5633-9023-6,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定价:24.00元。
该书主要内容包括:导论;蚕丝文化起源符号;蚕丝文化生成机制;蚕丝文化礼教内涵;蚕丝文化传承及功能等。
章楷编写:《蚕业史话》,统一书号:11018.519,中华书局1963年版,定价:0.10元。
以生动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文字,形象的插图,丰富的史料,并穿插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传说,科学地对中国的蚕桑,丝绸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做了概括的介绍。
周匡明:《蚕业史话》,统一书号:13119.1029,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版,定价:0.75元。
古老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蚕桑丝织的国家,这是全世界各国公认的事实。这一人类物质文明的伟大贡献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近几十年来,不仅我国学术界不少学者认真研究过这个问题,养蚕的起源也引起了国外学者研究的兴趣和关注。该书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党委的关怀下,编者在一年左右的时间,边学边写,仓促完篇。由于才疏学浅,占有史料也很不够,恳切希望考古、史学、农史界的学者们和蚕业界的同志们给予指正。
李淑谦主编:《苍溪蚕丝志》(苍溪县地方志丛书),ISBN:7-220-03146-7,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定价:30.00元。
记述了苍溪县蚕丝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各蚕丝单位情况和蚕丝生产活动等。
顾希佳:《东南蚕桑文化》,ISBN:7-5040-0286-0,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定价:5.00元。
处于吴越文化中心地带的浙江省杭嘉湖地区,素有丝绸之府的美称。出土文物告诉我们,至少在4700多年前,这块土地上的先民就已经开始了蚕丝生产。唐宋以降,它成为全国重点产区。元明之际更已名闻天下;1949年后,则一直是全国先进蚕乡,在蚕桑丝绸生产和贸易方面,无不拥有雄厚的实力。这一切,无疑也是吴越文化的一个骄傲。
(清)沈练著,仲昂庭辑补:《广蚕桑说辑补》,ISBN:7-80568-495-2,中国书店1993年版,定价:16.00元。
《广蚕桑说》中说桑者19条,说蚕者66条,说桑起自桑地整理,说蚕起自留种,按照蚕桑生产过程对蚕桑生产的各个环节依次加以介绍,条理分明,文字浅显易懂,可操作性强。光绪初年,浙江严州府知府宗源设立蚕局,推广蚕桑,请淳安县学博仲学辂(昂庭)对沈氏的著作又加以疏通增补,使其内容更加完善,题名为《广蚕桑说辑补》。
(清)汪日桢撰,蒋猷龙注释:《湖蚕述注释(中国农书丛刊蚕桑之部)》,全国统一书号:16144.3036,农业出版社1987年版,定价:1.45元。
该书系清代编修《湖州府志》时,把蚕桑部分抽出来,辑补而成的专著。书中收入我国古农书中有关养蚕记述和蚕桑专著中的精粹部分。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苏省志》第20卷《蚕桑丝绸志》,ISBN:7-80643-203-5,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定价:120.00元。
本卷记述了江苏蚕桑丝绸业的发展过程、成就、经验和教训,反映了江苏蚕桑丝绸业的现状和基本特点,是一部江苏蚕桑丝绸专业历史全书。
[美]李明珠:《近代中国蚕丝业及外销1842—1937年(学者书库)》,徐秀丽译,ISBN:7-80618-139-3,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定价:12.00元。
19世纪末20世纪初,蚕丝出口的机会促进了中国若干地区养蚕业的发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江南、广东和山东,该书的重点是传统蚕丝业与新兴出口市场之间的关系,所以对江南地区所做的分析最为详尽。该书始终关注的是蚕丝出口贸易,对整个中国经济以及它的一般经济制度的意义。
高沛主编:《嫘祖文化研究》,ISBN:7-5010-2261-8,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定价:150.00元。
本书是“中国·河南西平嫘祖‘文化研讨会’”关于嫘祖文化学术研讨的论文集成,收录了来自全国多所院校、科研单位专家、学者的论文51篇。它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论证了嫘祖故里在西平;嫘祖乃中华人文女祖;嫘祖发明了植桑养蚕、缫丝制衣,与黄帝一道共同带领子民开创了中华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功莫大焉,被后世奉为蚕神和祖神(旅游之神)而世代尊崇。不少论文还就研究与开发嫘祖文化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表了真知灼见。
顺德区委宣传部主编,吴建新著:《南国丝都——顺德蚕桑丝绸业发展史研究(顺德文丛)》,ISBN:978-7-01-010222-1,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定价:320.00元。
“顺德文丛”是顺德区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由顺德文丛编委会编辑,分三辑出版,第一辑共11种于2005年10月出版,第二辑共11种于2007年8月出版,第三辑共10种该书为第三辑中的一册,展现了顺德曾经辉煌的养蚕缫丝业。
赵魁编纂:《南阳蚕业志》,ISBN:7-5348-0461-2,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定价:11.50元。
南阳地处中原,为我国古蚕区之一,在增加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在柞蚕业方面,出于天时地利人和,不独在本地区千年绵延,且以此为中心向全国多数省区传播,辅之以科技,成为柞蚕业发源地之一,厥功尤伟。该书务求能充分体现南阳地区蚕丝业文化的丰富内涵,亦从一个侧面窥见祖国丝绸文化的一斑,在启迪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方面用意深切,尤足供全国各地编写蚕业、丝绸志之借镜。
(元)大司农司编:《农桑辑要译注》,ISBN:978-7-5325-5099-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定价:35.00元。
该书是元代初年大司农司编纂的综合性农书。成书于至元十年(1273)。其时元已灭金,尚未并宋。因系官书,故不题撰者姓名。该书内容以北方农业为对象,农耕与蚕桑并重。卷一典训,记述农桑起源及文献中重农言论和事迹;卷二耕垦、播种,包括总论整地、选种和种子处理及作物栽培各论;卷三栽桑;卷四养蚕;卷五瓜菜、果实;卷六竹木、药草;卷七孳畜、禽鱼等。内容绝大部分引自《齐民要术》以及《士农必用》《务本新书》《四时纂要》《韩氏直说》等书,虽系摘录,但取其精华,摒弃名称训诂和迷信无稽的说法;其中也有一些文字是出于编纂人之手,都以“新添”标明。该书在继承前代农书的基础上,对北方地区精耕细作和栽桑养蚕技术有所提高和发展;对于经济作物如棉花和苎麻的栽培技术尤为重视。故该书在当时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农书。此次整理,以上海图书馆藏孤本元刊大字本为底本,不仅对原书进行了校勘,对各种术语、名词做了科学的注释、客观的评价,而且用白话做了今译,从而有助读者阅读、理解这部在中国科学史上有一定价值的著作。
(元)鲁明善著,王毓瑚校注:《农桑衣食撮要》,统一书号:16144.1244,农业出版社1962年版,定价:0.61元。
该书以月令体裁写成,分为十二个月,月下条列农事并讲解做法。资料主要采自元初官颁的《农桑辑要》,并增选了一些新材料编成。内容以粮食作物和蚕桑为主,并注意棉花和苎麻,也包括蔬菜、果树、饲养、竹木、药材、农产品加工、贮藏和酿造;此外,还有关于衣物保存、房屋沟渠修理等农家事务,以及适用于江南地区的制笋干、取漆和北方牧区需要的造酪、造酥油和晒干酪等知识。内容明晰实用,文字通俗简练,并且较少封建迷信的宣扬,为中国古代月令书中较好的一部。
顾国达等:《日本侵华时期对中国蚕丝业的统制与资源掠夺》,ISBN:7-308-08074-3,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定价:25.00元。
该书是笔者根据现有的历史资料,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日本侵华时期对中国蚕丝业的垄断与资源掠夺”课题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试图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探讨日本全面侵华时期对中国蚕丝业实施统制的组织体系、方针政策、调整变化以及掠夺的具体状况,并通过对蚕丝业损失的估算揭示日本帝国主义实施“以战养战”政策的本质及其经济侵略手段的残酷。
张强:《桑文化原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丛)》,ISBN:7-5419-5726-7,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定价:17.9元。
揭示桑文化对民族文化的突出贡献,用微观的方式探讨桑文化的形成与嬗变,丰厚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剖析民族文化大厦的具体构成,达到窥一斑以见全豹的目的,以期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民族文化精神。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编:《世界蚕丝业》,ISBN:7-5390-0576-9,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定价:14.5元。
该书内容有:丝绸性能与蚕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养蚕起源与世界蚕区的分布,及亚洲、欧洲等40余个产丝国家与地区蚕丝业发展简史与技术水平等。书中附有各国蚕业机构一览和产量、贸易量统计资料。
顾国达:《世界蚕丝业经济与丝绸贸易》,ISBN:7-80167-203-8,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年版,定价:50.00元。
该书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实证分析为主,比较研究与现状分析相结合以现状分析为主,综合归纳与个案研究相结合以个案研究为主的方法,对世界及各主要国家的蚕丝业经济和丝绸贸易进行了系统研究。
尹良莹:《四川蚕业改进史(中国蚕丝丛书)》,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定价:不详。
该书共10章。详述四川的自然条件与养蚕业的关系,自上古以来的养蚕沿革,蚕业与桑树的分布区域,产量与运销情况统计,高中等专科教育,南充、西充、三台、盐亭、成都、乐山、合川等各主要养蚕县份的蚕业史、产量及贸易概况,桑苗的繁殖、原种的培育、蚕桑茧丝的试验研究及改进蚕业管理等。
李喆、石明芳、林冈:《苏州蚕桑专科学校简史(苏州大学校史丛书)》,ISBN:7-81137-208-3,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定价:22.00元。
该书共分为六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自1904年创办至今的历史发展轨迹。
林锡旦:《太湖蚕俗(太湖文化丛书)》,ISBN:7-81090-689-5,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定价:15.00元。
太湖蚕俗是太湖文化中的一种传统习俗。从植桑、采桑、养蚕、结茧、缫丝、丝织,到生产出丝绸制品,是一个完整的物质生产过程,一环扣一环,环环相连,由此形成一定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时有体现,有的世代传承仍保存着,有的已经与时俱变。将此记载下来,既是一种历史的责任,也是一种文化的展示,让人们看到原来闻名世界的丝绸是这样千丝万缕生产出来的,发生在人们身边、平时不在意的习俗,原来还有如此丰富的故事情节。
卢华语:《唐代蚕桑丝绸研究》,ISBN:7-81039-551-3,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定价:10.00元。
该书把蚕桑生产和丝绸纺织业联系起来研究,按不同历史时期,论述其发展特点,给人以启迪。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致,观察唐代丝绸的艺术特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把丝绸文化写活了,给读者以珍贵无比的美感和艺术享受,这是经济史著作中不多见的。
郭友俊、郝震宇主编:《新疆蚕桑丝绸产业研究(新疆经济研究丛书)》,ISBN:7-228-01939-3,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定价:4.90元。
该书介绍了新疆蚕桑、丝绸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以及一些统计资料和经验介绍。
(清)王元廷辑,郑辟疆校:《野蚕录》,统一书号:16144.1289,农业出版社1962年版,定价:0.47元。
由清代王元廷辑、郑辟疆校的农业书。全书有正文4卷和1篇外纪。书中对中国野蚕的种类、野蚕所食树叶的种类、野蚕(特别是柞蚕)的发展、柞树的种植、柞蚕饲养、缫丝和织绸的方法以及所用的工具都做了较详细的叙述。
(清)韩梦周等著,杨洪江、华德公校注:《柞蚕三书》,农业出版社1983年版,定价:0.70元。
乾隆三十一年(1766)任安徽来安县知县韩梦周为了总结推广种桑养蚕的技术,写下了《养蚕成法》一书,全书共六章:(一)春季养山蚕法。 (二)秋季养山蚕法。 (三)山蚕避忌。(四)养椿蚕法。(五)茧绸始末。(六)养蚕器具。书中对柞蚕的育种、饲养以及缫丝、捻线和织绸方法,都做了通俗简明叙述,对柞树种类和种植方法也有记载,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专讲养蚕的书籍,对我国养蚕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1983年,农业出版社将《养蚕成法》一书与《樗茧谱》《山蚕辑略》加以校论,以《柞蚕三书》为名重新刊印出版。
冯家新编著:《浙江蚕品种》,ISBN:7-5341-0577-3,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定价:5.00元。
论述了家蚕的起源和品种的分化、四大系统品种的一般特性、新中国成立后各年代的蚕品种、原蚕品种的主要性状、浙江省蚕种产量等。
蒋猷龙编著:《浙江认知的中国蚕丝业文化》,ISBN:7-80735-308-9,西泠印社出版社2007年版,定价:150.00元。
该书内容包括:浙江蚕业在全国的地位、中国蚕业的源流、中国少数民族蚕丝业、中国吐丝昆虫的资源及利用、蚕俗、遗址等。
夏建国主编:《浙江省蚕品种志》,ISBN:7-81035-444-2,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定价:4.00元。
该书记述了浙江省201个蚕的品种(原种)。
蒋猷龙主编:《浙江省蚕桑志》,ISBN:7-308-03824-6,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定价:120.00元。
该书“概述”纵向叙述养蚕起源至公元2000年间浙江蚕桑的生产和技术发展,“蚕区”记录浙江蚕业最早发轫于浙东,后转移至浙西,“蚕种”记载余杭、新昌和诸暨有丰富的地方资源,“养蚕”记述从单家独户到共同饲养等内容。
浙江省立蚕桑职业学校校友会编辑部:《浙江省立蚕桑科职业学校卅周年纪念特刊》[缩微品],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2010年版,1盘。
有校史、论著、研究、调查、文苑、小说、报告、译林等。附会员职员录。
华德公编著:《中国蚕桑书录》,ISBN:7-109-01336-7,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定价:2.75元。
该书共著录汉朝至清末包含蚕桑内容的综合性古农书56种,蚕桑专著210种,共计266种。
黄君霆等主编:《中国蚕丝大全》,ISBN:7-5364-3228-3,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定价:200.00元。
该书由100多位蚕丝专家和学者,根据多年来为茧丝绸生产所积累的技术经验编著而成。全书内容详尽,条理清楚,立论新颖,是一部有关茧丝绸生产、管理、科研的好书,对发展蚕丝生产,扩大丝绸出口,丰富内销市场,提高经济效益,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
缪毓辉:《中国蚕丝问题(上、下)》,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定价:不详。
内分5编。前两编介绍浙江、江苏、广东、四川、山东、安徽等省蚕业现状,各地土地、蚕种改良情况;后三编介绍蚕茧收购制度、烘茧的方法、缫丝厂的沿革及经营概况、生丝检验及贸易。卷末附:蚕业法规及蚕种、生丝检验施行细则。
尹良莹编著:《中国蚕业史》,国立中央大学蚕桑学会1931年版,定价:不详。
分上、中、下三编。上编纵述蚕业之历史;中编横述蚕业之分布;下编推论蚕业之将来。
浙江大学编著:《中国蚕业史(上、下册)》,ISBN:7-208-09137-5,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定价:380.00元。
该书从养蚕起源讲起至2006年止,对我国蚕桑产业的生产和技术发展进行了全面翔实的叙述。内容包括:上篇古代史;中篇近代、现代、当代史和下篇专题史。
周匡明主编:《中国蚕业史话》,ISBN:7-5323-9761-7,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版,定价:58.00元。
该书分为蚕事古史、蚕业科技史集锦、近代蚕业和副编四大部分,介绍养蚕起源、历代蚕业发展、科技成就及与此相关的国际关系动向、近代蚕业发展动态等诸多知识。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编:《中国家蚕品种志》,ISBN:7-109-00013-3,农业出版社1987年版,定价:8.2元。
该书共编入家蚕品种和遗传材料510份,这是在全国家蚕品种资源的搜集、整理研究基础上汇编而成的。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蚕业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蚕业卷)》,ISBN:7-109-04280-4,农业出版社1987年版,1996年重印,定价:80.00元。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以农业各学科的知识体系为基础设卷,计划出30卷左右,按分卷陆续出版,该书为《蚕业卷》。
姚宝猷:《中国丝绢西传史(中山文化教育馆研究丛刊)》,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定价:不详。
内分古代丝之产地及其用途,古代东西交通之路线及丝绢之西传,纪元前后欧人对于丝国及蚕丝之观感,赛里斯、赛里克、赛里亚诸字的语源及其蜕变,桑蚕种子之西传及西方丝业之发展,古代贩运丝绢之民族,余论等7论。摘引中外有关典籍记载,阐明中国丝绢西传的历史。
曾同春:《中国丝业》,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内分中国丝之生产、丝之交易、丝业之改良三编。附录我国南部丝的年产量,法、意、日的产丝统计。
张国德、姜德富主编:《中国柞蚕》,ISBN:7-5381-3368-2,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定价:180.00元。
《中国柞蚕》是世界上第一本以反映柞蚕学最新研究成果和展示我国柞蚕学科巨大成就为主线的综合性专著,在21世纪初出版,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柞蚕业的发展,无疑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该书结合大量图示,全面地介绍了柞蚕的生物学基础,饲料,遗传、育种和良种繁育,蚕的放养,病害、虫鸟兽害及其防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