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佛罗伦萨研讨会

这些研讨会的基本目的是在大中华地区从事文艺复兴艺术史研究的学者之间建立起持续的纽带,同时致力于解决中国同行们在这一领域中所面临的挑战。至今,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在中国依然是一个有待开拓的领域,大多数的中国学者很少有机会与来自不同的地区的中国学者或西方学者进行交流和互动。年轻的中国学者或者很少有机会和途径长时间地去原地(in situ)考察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或者鲜有机会与西方学者切磋琢磨。2014年和2015年所举办的学术活动在中意两国从事文艺复兴艺术研究工作的学者之间增进联系、建立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2014年和2015年,我们采取了相同的选拔流程。在塔蒂别墅的网站上公布了会议通知,同时通过相当多的邮件列表服务和电子邮箱发出了邀请。申请人要求具备理解英语的能力,并需要接受网络或电话面试,并会向那些很少或者没有在西方进行科研活动的学者倾斜。在2014年和2015年,我们分别选择了13位和12位学者参与,这些学者也能够参加之后的秋季在中国举办的会议及其筹备会。2015年的与会者中有一半的人是从已经参加过往届研讨会或相关会议的教授和同事那里了解到研讨会的。这是我们努力建构网络以及“联合艺术史”项目获得成功的标志之一。在2014年和2015年,每年的与会者中至少有一名学者是来自台湾地区。2014年,我们还录取了一名来自香港的学者。其余的与会者则主要来自中国大陆的不同城市。

非常鼓舞人心的是,两次暑期研讨会中,与会者和特邀发言人、合作导师以及相互之间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暑期研讨班在正式开始前就进行了预热,进行了非常好的沟通,并提供了清晰的说明,使得学者们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就对于会议预期主题了然于胸,并乐意彼此分享和合作。在2014年研讨会接近尾声时,一些与会者们指出在会前所了解的信息对他们助益颇多,所以我们在筹备2015年的会议之时也对此予以充分的重视。阅读书目和相关材料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提供,在研讨会开始前的数个星期,我们就介绍事先任命好的联络员给各个小组。除了在佛罗伦萨的三节课程和在塔蒂别墅的每周两次课程的安排之外,我们也吸收了项目要素以提高与会者的参与度,并在研讨会和中国学术会议之间建立起了衔接性。2014年,我们要求我们的与会者们准备个人发言报告和海报。2015年,我们还组织了小组报告的活动,旨在形成长远的合作精神,同时能够交流这项事业的核心问题。

我们所期望的,也是此两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与会者应该深入细致地分析佛罗伦萨这座文艺复兴之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如临街的圣龛、私人祈祷室。他们吸取了研讨会的空间主题,通过一种对个案的细致阅读,去思考特定议题。作为一项研究和学习的方法,我们希望这一研讨会能够成为与会者充分利用塔蒂别墅[和其他的地方性图书馆,例如维也纳艺术历史博物馆(Kunsthistorisches Institute)]的学术资源的一个机会。与此同时,使得与会者对于那些他们能够实地考察并且能够进行独立研究的场所和物件予以关注。在提出这一实地研究的方法论时,我们采纳了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2014年,我们向小组提供了一系列的概念术语,小组成员选取这些概念术语并且在分析各种物件时加以运用,诸如“动态感”(movement),“观看点”(point of observation),“大小”(scale)和“布光”(lighting)等,这些术语便于与会者们通过对语境视野中的材质和体验特质的一种特殊关注来开展对对象的研究。研讨会的与会者们勇于接受挑战,准备了一组图片丰富的海报。在上海的预备会议(下文将会讨论)展出的这一组海报,主题多样,异彩纷呈,包括在圣玛利亚·诺韦拉教堂和圣马可(San Marco)中的基尔兰达约(Ghirlandaio)湿壁画中的光影的运用、供养人肖像在私人祈祷室装饰方面的功能、空间如何建构具有祈祷形象的宗教戏剧、家族盾徽在世俗和宗教环境中的一定空间内的作用。

2015年,我们选取了一组类似的主题,但采取了不同的研究路径。这次我们邀请与会者分成四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对一个方案开展合作研究。为了鼓励小组成员就研究对象和其语境进行深入交流,我们要求他们围绕其研究确定一个具体的地点或对象。佛罗伦萨研讨会的最后一天,我们实地考察了奥特拉诺区(Oltrarno),意思是从坐落着主要市政建筑和宗教建筑的一边“穿过亚诺河(Arno River)”。四个小组分别做了四个精彩的报告:第一个关于亚诺河和圣三一桥(Ponte Santa Trinità)周围的水的作用;第二个是关于马乔路(Maggio)沿线的街道和民居空间的分界问题;第三个则聚焦于圣·斯皮里托露天广场(piazza Santo Spirito)街角的艺术和社会意义;第四个是将研究的焦点放在圣·斯皮里托私人祈祷室的家族赞助上面。在南京,这四个研究小组进行了重组,并且做了一个更规整的报告,我们下面将会予以讨论。

整个研讨会期间,无论是在研究期间还是在休息时间,与会者们都能充分地利用佛罗伦萨的博物馆、图书馆和网站。我们听取了2014年与会者的建议,2015年将休息时间安排在图书馆正常开放的周一,而非周六。两次研讨会都安排了一日游,2014年去了锡耶纳(Siena),2015年则去了阿雷佐(Arezzo),这两座城市与佛罗伦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年间研讨会没有出现任何文化和语言方面的问题,彼此间的交流畅通无阻。每年都有一位精通英语、熟悉西方生活的与会者被定为项目的联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