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
亭对鹊湖
【解题】
天宝四年(745),三十四岁的杜甫重游齐鲁,邀时为北海郡太守的李邕至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一同拜访李邕从孙即齐州司马李之芳,相见甚欢,日与游玩。员外,即李之芳,开元末曾为驾部员外郎。历下古城,指春秋时齐国历下城之遗迹,李之芳到齐州,在此建成新亭。亭面对鹊山湖,风景绝胜。杜甫、李邕等宴于历下亭,各作诗咏叹,此即其中一首。
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阴[1]。迹籍台观旧,气冥海岳深[2]。圆荷想自昔,遗堞感至今[3]。芳宴此时具,哀丝千古心[4]。主称寿尊客,筵秩宴北林[5]。不阻蓬荜兴,得兼《梁甫吟》[6]。
【注释】
[1]隐见:或隐或现。清湖:鹊山湖。阴:水的南面。
[2]籍:通藉,指亭子的基迹。此两句是说,亭子的基迹,可凭藉台看旧制,亭子的气象,与遥远的东海泰山冥接。
[3]遗堞:历下古城上留下的墙垛。朱鹤龄云:“荷种湖中,本当言今。堞在古城,本当言昔。今昔互换,尤见曲折。”
[4]千古心:赵次公注引《礼记》曰:“言后人视今,犹今之视昔矣。”
[5]称:举杯。
[6]蓬荜:“蓬门荜户”的略语,比喻穷人住的房子。此作者自称。《梁甫吟》:梁甫,泰山下的小山,死人聚葬之处。今所传《梁甫吟》,相传为诸葛亮作,表达以谋略用世之心。杜甫借此以述怀。
【集评】
胡震亨《杜诗通》:此二诗(指此诗与《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殊拙涩,殆效北海体格耳。
仇兆鳌《杜诗详注》曰:此与上章(指《陪李北海宴历下亭》)皆用六韵,依初唐排律,词尚简要耳。但此篇多平仄不谐,盖古诗之对偶者,仿六朝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