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时歌
赠广文馆博士郑虔
【解题】
天宝十二年秋,长安久雨而米贵,朝廷出太仓米低价以济民食,每人每日五升,杜甫就是其中买米之一人。天宝十三年(754)春,杜甫仍日赴太仓买米,有钱则往寻郑虔买酒痛饮,遂作《醉时歌》,嘲郑虔亦以自嘲。《杜臆》云:“此篇总是不平之鸣,无可奈何之词。非真谓垂名无用,非真薄儒术,非真齐孔、跖,亦非真以酒为乐也。自发苦情,故以醉时歌命题。”
诸公袞袞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1];甲第纷纷厌粱肉[2],广文先生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德尊一代常坎轲[3],名垂万古知何用!杜陵野客人更嗤[4],被褐短窄鬓如丝。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5]。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6],痛饮真吾师。清夜沈沈动春酌[7],灯前细雨檐花落。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8]。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注释】
[1]袞袞:连续不断的样子。台省:台是御史台,省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台、省都是当时执重要权柄的机构。官独冷:郑虔有才,善著书,玄宗以之为广文馆博士。后来广文馆倒塌没人修,郑虔只好搬到国子监。《新唐书》本传说郑虔“在官贫约甚,澹如也”。
[2]厌:满足。粱肉:泛指美食。
[3]德尊:德高。坎轲:同“坎坷”,行车颠簸,引申为人不得志。
[4]杜陵野客:杜甫自称。
[5]籴:买入米谷。太仓:京师所设御仓。同襟期:彼此襟怀性情相同。
[6]尔汝:都是不分年龄、不讲客套的“你”的称呼。
[7]春酌:冬酿春成的酒。
[8]“相如”两句:《汉书》载,司马相如与妻卓文君开酒店,文君当垆卖酒,相如洗涤酒器。扬雄博学多才,能识奇字。曾校书天禄阁。子弟刘棻被王莽治罪,使者来捕扬雄,扬雄从阁上跳下,差点摔死。
【集评】
王嗣奭《杜臆》:此篇总是不平之鸣,无可奈何之词,非真谓垂明无用,非真薄儒术,非真齐孔、拓,亦非真以酒为乐也。杜诗“沉醉聊自遣,放歌破愁绝”,即此诗之解,而他诗可以旁通。自发苦情,故以《醉时歌》命题。
黄周星《唐诗快》:此先生饭既不足,酒亦安得有余?直是块垒填胸,不得不借斗酒浇之耳。诗特豪横奔腾,不可一世。
卢世《杜诗胥钞余论》:《醉时歌》,纯是天纵,不知其然而然,允矣“高歌有鬼神”也。开手复无端波及台省诸公,“世人皆欲杀”,恐不独在青莲矣!
《杜诗言志》:读先生此诗,几疑其为好饮者也,然而非先生也。又或为先生托此而逃焉者,亦非也。盖好饮者止可加于嵇阮;而托而逃焉者,第可施之于靖节。而先生则以经世之才,急用世之志,所遭不偶,与郑虔负“三绝”之望,徒就广文之冷署者略同。故一腔牢落不平之气,聊寄于曲糵以自遣。彼登台省、厌粱肉者,既无远谋,尽吾生前之乐而已,何用儒术为哉?此先生一时醉后之语,非其真也。故名之曰《醉时歌》。《今夕行》亦当如是解。
梁运昌《杜园说杜》:歌诗至少陵始不拘每解四句,篇中或四句、五句,或六句、八句,长短迟速,随手称心,无不合拍。如此篇前用仄韵叠紧,而后平声放慢,却于平声中用叠句韵,寓紧于慢,尤觉繁音促节,娓娓动听,乃至临了却空一句不押韵,则仍是放缓也,妙极!空一句不押韵,东坡往往有之,然置于篇中即不见此妙矣!
施补华《砚佣说诗》:《醉时歌》为郑虔作。虔从禄山而云“道出羲皇”,云“德尊一代”,标榜失实,学者当戒。然如“春风沉沉”一段,深情俱到,最足摹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