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卷 酒隐安陆及初入长安之什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

[题解]

淮南,侯建凌以为指安州,曰:“在李白诗文中,‘淮南’作为地名出现过近十次,散见于六首诗、两篇文中。旧说认为,扬州是‘淮南道’辖境内的大都督府,为淮南道的治所,故李白诗文中的‘淮南’定指扬州。……可是在这些诗文中,却并不见以‘淮南’称之,而比比皆见的却是‘维扬’、‘淮海’、‘广陵’、‘扬都’、‘扬州’等。……在李白以‘淮南’代指某一地方的诗文中,却有明显是指淮南道辖境内除扬州之外的其他地方,比如安州、寿州等地的。”“诗是写于到安陆后不久,诗题中的‘淮南’应是安陆的泛指。”(《李白诗文中的“淮南”考》,载《李白在安陆》)陈建平之说略同于此(见《李白在安陆十年诗文系年》,载《李白在安陆》)。

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楚冠怀钟仪,越吟比庄舄。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

[句笺]

①“吴会”二句,侯建凌曰:“吴本秦会稽郡,后汉分为吴、会稽二郡,后世指二浙之地通称吴会。”二句“应理解为从吴越之地漫游结束后到达淮南的某一地方”。纬按,其说是。据安注编年,李白在开元十四年前后曾有吴、越之游。

②“功业”四句,侯建凌将之与《上安州李长史书》中“白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于恓惶,席不暇暖。寄绝国而何仰,若浮云而无依。南徙莫从,北游失路”数语相较,谓诗人“处在情绪低落的时期”。纬按,“若浮云而无依”与诗之开首“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造语相同,皆以“浮云”自喻当时处境,可证诗、文系一时之作。况《上安州裴长史书》曰:“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可知在扬时李白生活阔绰放浪,与此诗所写困窘之状迥异。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有句:“黄金逐手快意尽,昨日破产今朝贫。”白之一生多有此种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