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5章 讨还人情
所谓的参山大概是在骆元县和永德县中间的地方,他们三人若是绕道永德县的话,那肯定是要从参帮地盘经过的!
这让李长风多少有些担心!
听着李长风口中反对的意思并不坚决,那罗盛急忙说道:“只是从参帮地盘过一下而已,那些参帮的人又认不出我们来!”
李长风一想也是,自己拜在王洪宝门下时间太短。
就算是在福威镖局当中,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
参帮的人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想来应该认不出他李长风来!
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每一个武者都是大肚汉。
这十几天来,赵安罗盛两人住在李长风家里,单单伙食开销,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就连李长风也是半个武者,尤其是当他恢复血气阳火的时候,饭量也着实不小。
往往都还需要大量肉食。
这和乡下人的生活习惯格格不入,哪家乡下人能够天天吃肉?
而且一顿都是十斤八斤的?
就连小地主都吃不了这么好好吧?
李长风回家时候带了十两银子,现在花的也差不多了。
也确实是该离开家乡了!
三人计议定了,决定明天就出发。
不能说了就走!
因为这个时代,出门长途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需要准备很多东西。
前世人那种方便快捷的出门方式,在这个时代很难想象。
别的不说,吃住都是问题。
天辛王朝的治安向来不好,到处山贼土匪。
若是哪一个县里没有两三家土匪强盗,那这个县的县令一定是那种青史留名的能吏!
甚至便是路上遇到的野店,搞不好都是黑店。
更不要说再加上各种妖魔鬼怪了!
因此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不是惯常熟悉的路上,在外吃住,宁可住野外,轻易也不要投宿。
这次既然要绕路,那就要多准备一点干粮等物。
甚至一些毛毯毡子,方便实在是不行,就露宿野外。
李长风和家中交待,准备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起码也得一天半天时间。
肯定就只有明天出发了!
当晚,李长风养精蓄锐。
虽然很想再进入梦魇世界探索一番,不过想到明天就要出行,也只能算了。
免得夜间在梦魇空间出点什么事情,耽误了明天行程。
只是李长风睡到半夜,忽然听到窗外呼啦啦的响动。
他刚刚从床上坐起,房门已经自动开启。
一条柳树枝探入房间,将一封信送到了李长风面前桌子上,然后飞快收回。
李长风打开信笺查看,就见信是那柳婆婆送来的,信中说她有一个朋友,在永德县那边。
李长风要是去了永德县,遇到了她朋友,能不能帮个忙云云。
到时候她朋友定然有着厚谢云云!
然后李长风忽然就醒了!
这一次是真正醒来,明白刚才只不过是梦中梦。
再想起信中那位柳婆婆,他顿时恍然:“是那柳婆婆!
这是找我讨人情来了!”
上次李长风去摘柳树枝,就欠了那柳婆婆一个人情。
否则,你以为随便谁都能摘那通灵柳树的枝叶的?
这次人家就找到他讨还人情来了!
之所以李长风如此确定,是因为他床头桌子上插了一根柳条。
那柳条鲜嫩,翠色欲滴,宛如宝石。
一看就知道这柳枝不平常!
比李长风上次摘的柳条要好上太多!
明显,人家不仅找他讨还人情。而且还送了更重的礼物!
也罢,也罢!
既然如此,那去了永德县之后,真要是遇到柳婆婆的朋友,能帮忙的就帮忙一把吧!
第二日,李长风三人就出发,从南边的平路走。
这条路通向隔壁的永德县,不过虽然这么说,却距离永德县城起码七八十里远。
比前往骆元县县城远多了。
骆元县县城距离青白乡最多五十多里。
元水镇稍微远一点,大概也就是七八十里。
这点来说,和永德县差不多!
不过元水镇虽然是一个镇子,但是说不定论起繁华程度来,还要超过永德县城的。
随着商品贸易的发展,很多地方都会这样。在县城之外崛起一些重要的商贸镇子,水旱码头。
这么说来,这个天辛朝廷经济发展应该十分活跃。
当然,这也就是一个学过一点经济学的穿越者的胡思乱想。
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
单纯从路途来说,李长风需要绕道永德县,再绕回骆元县,整个路程可能会达到一百五十里,到两百里。
整个路上可能需要走两三天!
这几乎就算是出远门了!
不多做一点准备是肯定不行的!
等到三人上路之后,更是发现,整条路上由于是冬季,再加上小柏山截断了通向骆元县城和元水镇的通道。
所以现在路上的行人十分稀少,更见不到几个商人。
就连一些路上的野店,也因为没有生意而关门。
不过这种野店,往往也是周围村民所开。
农忙时候关闭,农闲时候开店。
完全做过路客商的生意,既然现在没有过路的客商,这生意自然就没有了!
好在三人出门之前,早就准备好了足够的干粮。
倒也不担心这一切。
若是出门时候没有带上干粮,那路上怕就是要饿肚子了!
现在唯一最需要担心的,就只有道路不熟,怕走错路。
这条路,不要说赵安两人了。
便是李长风都没有走过。
三人一路走到傍晚天黑,也就不敢再行。
找了附近一处村子投宿。
正常情况下,一般客商也是不愿意投宿在这种村子当中的。
因为这个时代,路上有着黑店。
搞不好有些村子就是黑村!
白天看起来全部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百姓,但是到了夜晚,见财起意,化身为盗匪,都不奇怪。
陌生人投宿村子,被见财起意的村民给杀了。随便一埋的事情多的去了!
所谓穷生奸计,富长良心。这句话在有些环境里,还是很正确的!
就像是那句衣食足而知荣辱,仓禀足而知礼仪一样。
在长期穷困闭塞的环境,又缺少强力官府机构管束的情况下,出现什么情况都不足为怪。
前世八十九十年代……算了,也不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