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王先生,能告诉我你现在的感受吗?“
治疗室内,林雨晴柔和而坚定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默。对面的中年男子——五年前一场严重车祸的幸存者——正闭着眼睛,双手微微颤抖,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
“我...我感觉很冷,呼吸有些困难,就像...就像有什么东西压在我的胸口。“王先生的声音断断续续,语调中透着不安。
林雨晴轻轻点头,视线与一旁的陈思源短暂交汇。她知道,这些都是创伤记忆被激活时的典型躯体反应。
“这些感觉都是正常的,王先生。“她平静地说,“现在我希望你记住,你是安全的。你感受到的是记忆中的情绪,而不是当下的威胁。你可以尝试一下我们之前练习过的腹式呼吸,四秒吸气,七秒屏气,八秒呼气...“
林雨晴注视着王先生渐渐平稳的呼吸节奏,继续引导道:“很好。现在请你轻轻地告诉我,在这些感觉出现的同时,你看到了什么画面或场景?“
“我看到...闪烁的灯光,闻到汽油和...血的味道。“王先生的声音微微发颤,“但很模糊,就像隔着一层毛玻璃看东西。我知道那是车祸现场,可我就是想不起具体发生了什么。“
“不要勉强自己,王先生。“林雨晴温和但坚定地说道,“记忆整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今天我们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承认这些感觉的存在,并在安全的环境中体验它们,而不被它们淹没。“
四十分钟的治疗结束后,王先生的状态明显好转。陈思源送他到休息区,而林雨晴则留在治疗室整理记录。
“他的反应比预期的要积极。“陈思源回来后评价道,“特别是在你的引导下,他开始能够区分躯体感受和认知层面的记忆了。“
林雨晴赞同地点头:“创伤记忆的特点就在于其碎片化和非语言性,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帮助患者建立起身体感受、情绪体验和认知理解之间的联系。“
他们正深入讨论下一阶段的治疗计划时,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起。陈思源接起电话,表情迅速变得凝重。
“我们马上到。“他挂断电话,转向林雨晴,“急诊科来电,有一名十六岁的女孩,自杀未遂,情绪极度不稳定,需要紧急心理干预。“
两人迅速赶往急诊科。在电梯里,陈思源简要补充道:“据说这个女孩是被室友发现的,割腕自杀,幸好发现及时。但她拒绝任何治疗,情绪极度激动。急诊医生怀疑有严重的创伤史。“
林雨晴点点头,心中已经开始准备可能的干预策略。对于青少年自杀行为,往往需要更为敏感和细致的处理方式。
急诊室内,一个瘦弱的女孩蜷缩在病床上,双手缠着纱布,面色苍白如纸。她警惕地看着走进的林雨晴和陈思源,眼神中充满了抗拒和恐惧。
“你们是谁?我不需要什么心理医生!“女孩尖声喊道,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敌意。
林雨晴没有立即回应,而是慢慢走近,在离床一米左右的地方停下,保持一个既不会让女孩感到威胁,又能建立联系的距离。
“你好,我是林雨晴。“她的声音柔和而真诚,不带任何评判,“我能理解你现在可能不想和任何人说话,那完全没关系。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就在这里安静地陪着你。“
女孩似乎对这个回应有些意外,狐疑地看着林雨晴,没有再出言拒绝。
林雨晴轻轻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动作流畅而自然,没有任何强迫或急切的意味。她示意陈思源和急诊医生暂时退开一些,给女孩留出心理空间。
沉默持续了几分钟,林雨晴耐心地等待,同时观察着女孩的肢体语言和情绪变化。
“...为什么你们不能就让我安静地死去?“女孩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而苦涩,“活着有什么意义?只是延长痛苦罢了。“
林雨晴深深地呼吸,感受着这个问题背后的深沉痛苦。作为心理医生,她听过无数类似的话语,但每一次,她都能感受到话语背后独特的生命故事与伤痛。
“你一定经历了很多痛苦,才会有这样的想法。“林雨晴轻声说,“我不会假装理解你的全部感受,因为每个人的痛苦都是独特的。但是如果你愿意,我很想了解是什么让你感到如此绝望。“
女孩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道:“你有过想死的念头吗?“
这个直接的问题让林雨晴稍稍愣了一下。作为心理医生,她通常会保持一定的专业边界,但此刻,她感到一种真诚沟通的必要性。
“有过。“她平静地回答,“在我的婚姻走向终点的那段时间,我曾经感到深深的无力和绝望。虽然我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但那种'活着太累了'的感觉,我是理解的。“
女孩抬起头,第一次真正地看向林雨晴的眼睛,似乎在寻找真诚或谎言的痕迹。
“你后来怎么走出来的?“
“一步一步走的。“林雨晴真诚地说,“我找到了能让我感到有价值的事情——帮助和我有类似经历的人。这不是什么魔法解决方案,有时候痛苦依然会来袭,但我发现生活中还有其他可能性,不仅仅是痛苦。“
女孩低下头,长时间的沉默后,她轻声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我叫周敏。“
“很高兴认识你,周敏。“林雨晴微笑着说。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周敏断断续续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长期的校园欺凌,家庭的忽视,以及最近一次被信任的老师背叛的经历,这些累积的伤害最终导致了她的自杀尝试。
整个交谈过程中,林雨晴保持着专注倾听和适度回应的平衡,既给予周敏表达的空间,又在必要时提供支持和引导。陈思源在一旁细心记录,偶尔补充一些温和的问题。
当周敏情绪稳定后,林雨晴和医疗团队讨论了下一步方案。考虑到周敏的年龄和情况特殊性,最佳选择是将她转入青少年心理病房进行短期住院治疗。
“但我们病房目前已经满员了,而普通精神科病房的环境并不适合她。“急诊主任皱眉道,“最近几个月,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案例明显增多,资源严重不足。“
林雨晴思索片刻,做出了一个决定:“我有个提议。我们研究中心正在进行的'春风计划'中有一个青少年创伤治疗专项,周敏的情况符合入组条件。如果她愿意,可以作为临床试验的参与者,接受为期两周的密集治疗。“
陈思源惊讶地看着她:“但'春风计划'的青少年部分还处于准备阶段,治疗方案虽然已经设计完成,但尚未正式启动临床试验。“
“是的,但所有理论框架和伦理审批都已经完成。“林雨晴坚定地说,“李主任不是一直在寻找合适的首例患者吗?周敏的情况非常符合我们的研究方向。“
经过一番讨论,医疗团队同意了林雨晴的建议,前提是获得周敏本人以及其监护人的同意。令人欣慰的是,当林雨晴向周敏解释这个方案时,女孩表现出了一丝希望的光芒。
“真的可以吗?“周敏怯怯地问,“我...我可以参加这个计划吗?“
“当然可以,如果你愿意。“林雨晴微笑着说,“这个项目关注的正是像你这样经历过伤害的年轻人,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方法帮助你们重建安全感和自我价值。“
周敏低头思考了一会儿,轻轻点了点头:“我想试试。“
安排好周敏的转入手续后,已是深夜。林雨晴和陈思源走出医院大楼,夜风轻拂,带着海城特有的咸湿气息。
“你今天的决定相当大胆。“陈思源评价道,眼中既有赞赏也有担忧,“将一个尚未正式启动的研究项目应用于紧急病例,李主任知道后会有什么反应?“
林雨晴站在医院门口的台阶上,望着夜空中的星光,轻声说道:“在医疗伦理和人道主义之间,我选择后者。周敏需要专业的帮助,而我们恰好有能力提供。如果因为程序问题而延误治疗,那才是真正的失职。“
陈思源微微一笑:“我完全理解并支持你的决定。只是,这可能会带来一些行政上的麻烦。“
“我愿意承担责任。“林雨晴平静地说,“作为医者,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超越常规的决定,尤其是当它关乎一个年轻生命的时候。“
夜风中,两人并肩走向停车场。陈思源忽然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林雨晴:“你是我见过的最勇敢的人,林医生。不仅仅是今天的决定,还有你面对自己人生选择的态度。“
林雨晴有些意外地看着他,感受到他话语中的真诚与钦佩。在路灯的柔和光晕下,陈思源的眼神温暖而坚定,没有任何刻意的追求或压力,只是一种纯粹的欣赏与尊重。
“谢谢你的理解和支持,思源。“她轻声回应,第一次如此自然地叫出他的名字,“在专业和人性之间找到平衡,并不总是容易的事。“
“但你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陈思源微笑着说,“回去好好休息吧,明天我们还有一场'战斗'要打。“
林雨晴点点头,转身走向自己的车。驾驶回家的路上,她的思绪回到了周敏的故事。那个女孩的痛苦与绝望,某种程度上唤起了她自己过去的记忆——那段婚姻走向终点时的孤独与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