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天
考点1
内容概括
速记口诀
概括段落常遇到,写人记事要记牢。
人物事件不可少,环境结果很重要。
贯穿文章六要素,概括分数跑不掉。
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时,一定要能够概述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深入地理解文章,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认知、分析和概括能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概括文章的内容呢?
题目示例
①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②文中第×段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③阅读文章,将小标题/表格中的空白补充完整。
答题方法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指将文章内容用简明扼要的几句话进行概括总结。需要注意,概括不等同于复述,复述是指将整篇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话重新讲述一遍。
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弄清这几个基本要素,将它们用词语串联起来,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写人
这类文章一般对人物进行详细描写,以凸显人物性格、形象。
如何概括写人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呢?只需要按照下面的公式进行概括总结即可:
“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情”+“结果”。
有时候,文章淡化了“在什么情况下”以及“结果”,那么概括公式的低配版本就是:
“谁”+“做了什么事情”。
(二)写事
为了写清楚一件事,作者往往需要交代事件的发生时间、发生地点、相关人物、事件起因、事件经过以及事件的结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记叙文六要素。对于写事类的记叙文,只需要将六要素进行串联即可,即:
“谁”+“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谁”)+“因为什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结果如何”。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概括段落大意的题目中,由于行文没有结束,可能所写的事件只是一个进展,原因早已经交代过,而结果暂时没有出现;另外,在有些文章中,也会淡化时间和地点。因此,在概括内容大意时,最低的版本配置仍是“谁”+“做了什么事情”,即突出人物和事件这两个要素。
强化训练
初窥门径
●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
曹冲是曹操的儿子,他聪明多智,而且很有同情心。
有一天,他父亲一具心爱的马鞍不幸被老鼠咬破了,管仓库的官吏发现后,吓得面无人色。他想去自首,减少一些罪责,但又担心仍不免一死。
这件事被十来岁的曹冲知道了。他想,库吏平时勤勤恳恳,为人老实,马鞍被老鼠咬坏,是一时疏忽,怎能因此而丧命?他便把库吏叫去,说:“我会设法救你的,三天后你去自首好了。”库吏连连叩头而去。
送走库吏,曹冲走进卧室,用小刀将内衣连戳几个洞,然后装出闷闷不乐的样子,连饭也不吃。曹操前来询问。曹冲说:“我的衣服被老鼠咬了几个洞。听说衣服被老鼠咬了要倒霉的。”曹操说:“老鼠咬坏东西是常有的事,有什么吉利不吉利?你不要为这件事苦恼。”曹冲恭敬地说:“父亲说得对。”
隔了不多时,库吏来向曹操报告,说库内一具马鞍被老鼠咬坏了,说罢连连叩头谢罪。曹操满脸怒火,本想狠狠惩罚库吏,因为这是件不吉利的事,但见曹冲在一旁,顿时想起刚才开导儿子的话,于是收起怒容说:“我儿子的衣服挂在床边尚且被老鼠咬了,何况马鞍是挂在仓库柱头上呢。算了,往后留心一点。”聪明的小曹冲救了老库吏的性命。
——佚名《曹冲智救库吏》

登堂入室
●概括下面段落的主要内容。
念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城的一中。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我惊讶地问母亲:“咱家那么困难,买它干什么?”母亲很认真地说:“听人家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我摩挲着那盒营养液嘟囔着:“那么贵,又借钱了吧?”母亲一笑:“没有!是用手镯换的。”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了。多年来一直舍不得戴,压在箱底。母亲走后,我打开一小瓶营养液,慢慢地喝下了那浑浊的液体,没想到我当天晚上便被送进医院。原来母亲带来的那盒营养液是伪劣产品。回到学校,我把它全扔了。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母亲欣然道:“那营养液还真没白喝呀,当初你爸还怕人家骗咱呢。”我使劲儿点着头。
——阿健《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的往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原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峰造极
●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可是,他一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过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感到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
——佚名《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