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近年来,随着物质及精神生活逐渐富足,人们更加关注生活质量的提升,而高质量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点便是拥有健康的身体,因此养生保健领域的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在这一领域中,中医无疑是非常具有优势的,早在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顾名思义,是指在未得病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疾病。这说明当时的医家就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养生保健的重要性。随着“健康中国”政策的施行,中医药越来越受重视,中医“治未病”的概念逐步深入人心。
然而还有不少人对中医的印象仍停留在诊脉、针灸与开方用药上,却不知如何将治未病的思想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其实中医防治疾病的措施远远不止这些。中医医家历来重视食疗的方法在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作用。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中提到:“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就有言:“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可见,食疗的方法自古便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能够运用食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也是一位良医应当具备的素质。
中医食疗,顾名思义,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选择适宜的食物、注意食物搭配和禁忌等方法,来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若平时我们稍感不适,可以自己学习一些相应的中医食疗知识,用常见的食物调理身体的状态,对小疾小患可以及时治愈,对消渴、久咳久嗽等慢性疾病,也可以起到相应的辅助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中医食疗有独特的优势,绝大部分中医食疗方简单、方便,花费少且有效果,比如我们在餐桌上经常打交道的谷物和蔬菜,就有各自的食疗作用:赤小豆可以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大麦可以健脾消食、清热利水,葱白可以发表、通阳、解毒……如果不了解这些知识,或是仅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想应用食疗就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本书分三个部分进行系统阐述:第一部分介绍了谷物蔬菜的性能,以及中医体质学说,帮助大家了解性能与体质的相关知识;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60余种谷物蔬菜的功效及食疗验方;第三部分为谷蔬验方集萃,精选了100余个谷蔬验方并按疾病分类列出,便于查阅。
另外,本书在编写时着重突出了以下几点特色。首先是专业性与科普性,本书内容并不是对谷蔬功效和验方的简单罗列,而是对相关食疗知识进行的通俗解读,书中处处体现着中医辨证施食、辨证选方的精髓。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常见谷物蔬菜的食疗作用,还能体会到中医医家的思维方法,并可在平时生活中借鉴与应用。其次是传承性,书中介绍的食疗方绝大多数出自古代名医名家,以前人之经验指导今人之实践,可让古代食疗验方避免沧海遗珠的尴尬,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再次是趣味性与可读性,比如苋菜、荠菜等篇记述的医家故事、神话传说,以轻松有趣的笔法,让读者不仅能够以愉悦的心情获取知识,还能从中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本书编写的初衷是希望更多人了解中医食疗,并将相应的食疗知识应用到日常的“治未病”实践中,为健康保驾护航。本书编写组的邮箱是qingnangzhuchen@163.com,欢迎读者朋友与我们一起交流。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本书介绍的谷物蔬菜及相关食疗验方,需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证使用。使用时若能得到中医医师的帮助,确认一下自己的情况是否符合,则更为稳妥。病情严重者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最后,祝愿大家收获健康,享受生活。愿读者朋友们阅读愉快!
编者
202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