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
1.2.1 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指标体系
本报告基于国际规范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规范,同时考虑中国中小投资者的立法和执法状况,从知情权、决策与监督权、收益权和维权环境四个维度来计算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据此来评价上市公司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质量,具体包括4个一级指标(维度),37个二级指标。其中,知情权维度包括10个二级指标;决策与监督权维度包括11个二级指标;收益权维度包括7个二级指标;维权环境维度包括9个二级指标(参见表1-1)。
表1-1 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指标体系

表1-1 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指标体系-续表

对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指标体系,简要解释如下。
(1)知情权维度
知情权维度包括10个二级指标,主要考察中小投资者对于公司经营决策关键信息的知情权。其中,指标1、2和3从定期报告角度,评价中小投资者对公司经营定期报告知情权的掌握情况;指标4和5是从外部监管和审计角度,评价中小投资者对重大监管和审计事项知情权的掌握情况;指标6至10则是从中小投资者参与决策所需要的其他重要信息来评价中小投资者的知情权。
(2)决策与监督权维度
决策与监督权维度包括11个二级指标,主要考察中小投资者行使权利和监督代理人的情况。其中,指标11、12和13从直接角度评价中小投资者行使权利和监督代理人情况;指标14至21从间接角度评价中小投资者行使权利和监督代理人情况。
(3)收益权维度
收益权维度包括7个二级指标,主要考察上市公司为中小投资者提供的投资回报情况,是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目标。其中,指标22、23和24从直接收益角度评价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回报情况;指标24至28从间接收益和制度角度评价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回报情况。
(4)维权环境维度
维权环境维度包括9个二级指标,主要考察中小投资者权益维护方面的制度建设情况。其中,指标29和30主要是从行政司法角度反映中小投资者的权益维护;指标31至36主要是从内部治理角度反映中小投资者的权益维护;指标37则是从股价波动角度反映中小投资者的权益维护。
1.2.2 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计算方法
首先要考虑计分方法。按计分方法分类,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指标体系中的37个二级指标可以分为三类:一是0/1(或-1/0)变量,使用该种计分方法的二级指标有19个,包括指标3、4、5、10、11、12、13、15、16、17、19、21、22、27、28、30、31、34和37;二是程度变量,按照某个指标的质量高低对指标进行分层,使用该种计分方法的二级指标有11个,包括指标1、2、6、8、14、18、29、32、33、35和36;第三类是连续变量,有的比例指标数据本身就是连续数据,在[0,1]区间,可以直接采用原始数据,这类指标有1个,即指标20;有的指标数据尽管是连续数据,但超越[0,1]区间,通过标准化[2]折算到[0,1]区间,这类指标有6个,包括指标7、9、23、24、25、26。
接着要考虑权重的确定。我们认为,本报告所选择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的4个维度(一级指标)和37个指标(二级指标)并无孰轻孰重的区分。因此,为了避免主观性偏差,在计算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时,不论是四个维度还是每个维度内的单个指标,都采用算术平均值(等权重)处理方法来设定指标权重,即首先针对某个一级指标内的所有二级指标进行等权重计算,然后对4个一级指标进行等权重计算,以此得出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二级指标赋值:根据表1-1对每个二级指标Ii(i=1,2,…,37)进行打分和计算,使每个二级指标的取值均位于0~1的数值区间。
(2)计算四个分项指数:对隶属于同一个一级指标的二级指标的得分进行简单平均,并转化为百分制,得到4个一级指标得分,即中小投资者知情权分项指数、中小投资者决策与监督权分项指数、中小投资者收益权分项指数和中小投资者维权环境分项指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MIK、MIE、MIR和MII分别代表知情权分项指数、决策与监督权分项指数、收益权分项指数和维权环境分项指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知情权分项指数、收益权分项指数和维权环境分项指数中有几个二级指标(指标4、27、29、30、35、37)有部分负分取值,为了保证所有4个一级指标(维度)都位于[0,100]区间,在对每个一级指标(维度)进行分项指数计算时,对负值进行简单调整,即对负分指标加上一个相应的正值,从而使每个分项指数落在[0,100]区间,具体就是对涉及的一级指标MIK、MIR和MII,分别加上正值1、1、4。
但是,这种方法对于获得负分(即应处罚或谴责)的企业,无异于是一种“奖励”。因此,为保证真实性和客观性,在相应的分项指数计算出来后,需要对这些企业扣减与负分相对应的分值。对于每个负分项,扣减的分值是:,式中,n是负分项所在分项指数所包含的指标数。
具体而言,在知情权分项指数(MIK)中,有10个指标,其中有1个负分指标(二级指标4),对得负分的企业,需要在该分项指数中扣减分。在收益权(MIR)中,有7个指标,其中有1个负分指标(二级指标27),需要在该分项指数中扣减
分。在维权环境(MII)中,有9个指标,其中有4个负分指标(二级指标29、30、35和37),对于得-1分的企业,均扣减
分。需要注意的是,指标29和35是程度指标,以指标35为例,企业有-1、-0.7、-0.35和0四个不同得分,对于得分-0.7的企业,扣减
分;对于得分-0.35的企业,则扣减
分。如果扣减后分项指数出现负分情况,则该分项指数最低为0分。
这种扣减分方法从2017年开始采用,其中“29.股东诉讼及赔偿情况”是本次评价时由原来的正分项调整为负分项的,为了使不同年度具有可比性,对之前年度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数据库也进行了同样的调整。
(3)计算总指数:将根据二级指标计算得到的一级指标进行加总并进行简单平均,便得到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CCMIIBNU代表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北京师范大学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