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语境下的现实主义:沙特作家阿卜杜胡·哈勒小说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学术思想特色

阿卜杜胡·哈勒始终坚持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记载沙特社会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面貌,始终秉持着人文主义关怀和对社会的关切,以其锋利的笔触记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各个历史事件,努力挖掘边缘性小人物的人生坎坷,关注普通人的生活轨迹,并且以自己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沙特社会的历史,积极参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建构,因此本书拟从以下五个方面对阿卜杜胡·哈勒及其作品进行研究。

第一,从后现代语境下分析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及其在沙特小说中的表现,探讨沙特小说发展的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特点,介绍阿卜杜胡·哈勒及其在海湾地区和阿拉伯世界的地位与影响力。20世纪90年代哈勒开始小说创作,共创作了八部中长篇小说。其小说《死亡从这里经过》被认为是沙特小说的转折点,而《天堂喷出的火焰》则是哈勒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其小说影响力不再局限于沙特文学界,已深入影响到其他阿拉伯国家。

第二,研究哈勒的人生经历对其作品和文学现实主义创作倾向的影响,以及探讨哈勒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叙事主题。哈勒少年时期接触到大量西方现实主义作品,使他始终钟爱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并一以贯之。而其大学时期的政治学专业学习经历,使其具有敏锐的政治家的嗅觉、社会洞察力和批判性。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被引介到沙特,改变了哈勒对文学创作的理念,使其现实主义创作中流露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哈勒的小说作品叙事主题具有鲜明的批判现实主义特征,秉承了具有世俗化倾向的宗教观,关注沙特历史和当下的现实问题,表现出对沙特政治、家庭和两性关系以及现代化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第三,探讨小说的叙事手法。哈勒小说的创作手法是对传统现实主义创作的革新,将传统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叙事手法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既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又与后现代主义有本质差异的新的叙事手法。哈勒秉持了传统现实主义对故事整体性的把握,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富有典型化人物特征的形象,同时使用时空并置和对比,将电影艺术的时空蒙太奇手法融入小说创作,使具体故事情节呈现碎片化拼贴的特征,小说人物的内在心理得到张扬,创造了兼具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的立体化人物形象,但是同时小说的部分人物又趋向符号化处理,变得模糊。小说不再基于传统现实主义时间线索的程式化叙事,而是基于地志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呈现出多层次、立体化的叙事模式,使小说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客观。象征手法的运用和其他文本形式的融入既拓展了小说创作的空间,又增强了小说文本的真实感和可信度。因此阿卜杜胡·哈勒的小说创作手法是传统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创作的合流,是一种新的现实主义。

第四,从新历史主义视角探讨历史虚构的另一种真实。哈勒将历史作为话语建构的维度,积极构建自我历史话语体系,参与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建构。他对沙特历史事件进行重新评估,不再囿于官方宏大历史叙事,而是从自我的人生经历和对部分历史素材的整理中构建一种不同于官方历史的小写历史,展现了沙特历史的另一种真实风貌。哈勒解构了历史学家对历史书写的权威性,使小说文本置于历史框架下,小说人物与历史人物、小说事件与历史事件彼此融合,虚实结合,使读者感到小说如历史一般真实可信,激发人们的历史记忆,成为历史叙事的一部分。

第五,探讨沙特社会个体存在的焦虑。哈勒关注阿拉伯人精神世界的痛苦和迷茫,使小说文本流露出浓郁的人文主义气息。在社会存在的异化过程中,人们逐渐沦为金钱和权利的附属品,甚至只是单纯的机器,没有权利表达自我思想。人际交往也变成了单纯的物质往来,将彼此视为达到自我目的的工具。现代社会的民主制度和社会组织成为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人褪去了主人的特征,而演变成奴隶的形象。哈勒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沙特社会的异化问题,关心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家园。

同时,哈勒也关注到造成社会个体存在焦虑的另外一个因素——身份认同危机。在转型中的沙特社会,人们受到各种文化的冲击,对他们原有的价值观念构成挑战,他们要么固守自己原有文化身份,要么接纳新的文化,但是都无法避免文化身份调适所带来的阵痛。阿拉伯人传统的血统论和国家政治撕裂了阿拉伯人身份认同,使他们成为社会的弃儿,这也是造成他们不幸的根源。社会阶级变动产生的身份认同焦虑使阿拉伯人迷失了自我。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难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关于阿卜杜胡·哈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阿拉伯世界,部分研究材料需要在沙特国内获取,现有材料尽管较为丰富,但是仍然以网络资源为主,这就给本书文献的收集带来一定的困难;第二,尽管阿卜杜胡·哈勒在阿拉伯世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但是国内学者对其研究的成果很少,缺乏中文材料作为研究的参考依据;第三,网络上有许多关于哈勒的电视访谈节目,但多为方言,对这些材料的收集、整理和翻译增加了研究难度。

最后,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观点新。本书主要针对阿卜杜胡·哈勒小说的现实主义进行研究,并认为哈勒的现实主义与传统现实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呈现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是一种新的现实主义,而国内外学术界尚未提出这一学术观点。阿卜杜胡·哈勒不是以个体在发声,而是代表着一个作家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哈勒是沙特新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典型代表。

第二,角度新。阿拉伯学术界对阿卜杜胡·哈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叙事手法层面,而忽略了对作者创作主题的研究,也没有从新历史主义角度考察作者对历史的认知,没有发掘哈勒对社会异化和身份认同问题的关注,因此难以发掘作者的创作动机和思想倾向性。

第三,内容新。对阿卜杜胡·哈勒的研究,国内学术界只有两篇学术论文发表,尚未有专著出版。尽管这两篇学术论文开启了国内学术界对阿卜杜胡·哈勒作品研究的关注,但是尚未对哈勒及其作品做专项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