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观察者的记录日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1章 统御时间线

“原来,这便是真相。”

池缺嘴角缓缓扬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五百年的岁月,足以让凡人的血肉化作尘土,却无法消磨那份执念的余烬。

——玄微子早已死了。

——死在他追寻一生的“通幽”之路上。

——死在无人见证的河滩边。

——死在无人继承的道统里。

可如今,这幻境中的老道依然在焚香、诵经、掐诀、踏罡...

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生前的仪式,仿佛时光从未流逝,仿佛死亡从未降临。

多么讽刺。

统御墓碑吞噬了玄微子的残骨,披着他的皮囊,演一场自欺欺人的戏。

它模仿着人类对长生的渴望,模仿着修道者对“通幽”的执念,甚至模仿着师徒传承的温情——

却终究只是个拙劣的模仿者。

池缺的眼中闪过一丝讥诮。

他缓缓直起身,月光洒在他的肩头,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此刻,他的精神力已彻底蜕变——经过无数次幻境轮回的洗练,这具凡人之躯终于成功承载住了“精神力”的重量。

“装神弄鬼的戏码,该结束了。”

他轻声说道,声音很轻,却像是宣告一场闹剧的终幕。

幻境如镜面般轰然碎裂。

......

老道癫狂的笑声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虔诚的颤抖。

他跪在河滩上,双手捧起那块暗红肉芝,指腹触碰到它温热的表皮时,仿佛有一道电流顺着经脉直窜天灵。

“这便是通幽的契机...”

他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病态的狂热。

回到道观后,他便将肉芝切片研末,混入朱砂符水中,起初只是抱着试探的心思,给几个久病不愈的镇民服下——

结果,奇迹发生了。

那些缠绵病榻多年的患者,竟在一夜之间痊愈,瘫痪的老者能下地行走,咳血的妇人面色红润,甚至连镇上那个天生痴傻的孩童,眼神都逐渐变得清明起来。

“玄微道长真是活神仙!”

镇民们跪在道观前,额头磕得青紫,眼中满是敬畏与感激。

老道站在殿前,袖中的手指微微发抖。

他感受到了。

那些痊愈的镇民身上,隐约缠绕着一缕奇异的气息,像是某种真气的残留,又像是被更高层次的存在“标记”过。

而这,正是他苦寻一生的“通幽”征兆!

他闭上眼,内视丹田,发现那缕沉寂数十年的“真气”竟开始自行流转,刹那间,他的意识被拔高到某种玄妙境界——

他“看”到了。

那些被他治愈的镇民,他们的精神波动如细流般汇聚,最终汇入他的识海。

他们的信仰、感激、甚至恐惧......全成了滋养他精神力的养分。

这便是“通幽”的真谛!

不是虚无缥缈的“见鬼神”,而是以众生愿力为桥梁,方能踏入的门槛!

老道缓缓睁开眼,嘴角扬起一抹扭曲的笑意。

他终于明白,为何古籍中的“得道者”皆需广施符水、济世救人——

因为“通幽”从不是独修可成,而是要以众生为炉鼎,借信仰铸就大道之基!

他低头看着掌心残余的符水,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阴翳。

这肉芝...绝非仙家灵物。

它更像是一把钥匙,一扇门,一条通往“通幽”的捷径。

可门后等他的,是大道,还是幽冥?

老道沉默良久,最终仰天大笑。

“既入此道,何惧因果!”

他挥袖转身,道袍在风中猎猎作响。

从今日起,青羊观玄微子——

终成“通幽”之人!

随着符水的神效在乡野间口耳相传,玄微子的名声如野火般蔓延。

起初只是三五个镇民捧着粗陶碗来求药,后来连百里外的县城也有人抬着滑竿、赶着驴车,跋涉至青羊观的山门前。

老道来者不拒。

他将肉芝切片研末,混入朱砂符水中,以指为笔,在黄纸上勾画血符。

符纸焚化入水,灰烬竟凝成游鱼般的纹路,在碗中盘旋三圈才渐渐沉底。

病患饮下后,瘫痪者能屈伸手指,咯血者面色转润,赞誉如潮,香火鼎盛。

“玄微道长是活神仙!”

“青羊观的符水能肉白骨!”

每救助一人,玄微子便得一缕愿力。这愿力如萤火入怀,初时微不可察,渐积渐厚,终成涛涛江河,无可阻挡之势——

三载光阴,青羊观前香客络绎如过江之鲫,老道枯槁的手指抚过千张病容,那些被治愈者跪伏山门,额间叩出的血痕渗入石阶,竟在青石上沁出朵朵红梅。

......

第五年冬,他踏雪入京。

太医院首座嗤其“江湖术士”,老道笑而不语,只将符水倾入金盆。

霎时满室生香,病榻上的老宰相饮罢竟能健步如飞,满朝朱紫尽折腰,天子亲赐“通玄先生”玉牌,他却当庭掷还:

“贫道只求建醮七日,为苍生祈禳。”

......

第七年端阳,南海恶蛟掀翻官船三十艘。

老道赤足踏浪而来,腰间葫芦里飞出九道金芒,那夜沿岸百姓皆见空中火龙翻腾,蛟血如雨洒落百里,染得礁石赤红。

蛟血坠海竟凝成赤珠,渔人捞得一颗置于船头,此后风浪避其舟楫百里。

......

老道袖袍翻卷如云,足下青莲朵朵绽开,托着他直上九霄,天门洞开的刹那,万丈霞光倾泻而下,仙乐缥缈中隐约现出金甲神将的身影,持戟躬身相迎——

“恭贺道友位列仙班。”

玄微子白发转乌,皱纹尽消,枯瘦的身躯在飞升途中重焕生机,他闭目感受着体内奔涌的仙灵之力,百年来积攒的愿力此刻化作登天梯,步步震散凡尘因果。

就在他指尖即将触及天门玉阶的瞬间,一道人影突兀地拦在云海之间:

“若再上前一步,你便死了。”

池缺的声音穿透云海,在霞光与仙乐的间隙投下一道冰冷的阴影,他站在天门玉阶之上,俯视着那个即将登仙的身影。

他看透了这场飞升仪式的真相:整个幻境正被两股截然相反的意识撕扯着。

其一是玄微子残存的人性,那些焚香诵经的记忆、枯守青灯的执念,如同风中之烛般摇曳,另一股则是来自统御墓碑的本能,是虫群文明所化的吞噬欲望。

那些所谓的修行精进,不过是后者对前者的缓慢蚕食——每突破一个境界,老道的人性就被虫群本能吞噬一分。

此刻的登仙场景正是最危险的临界点,若是玄微子的脚尖真正踏上玉阶,那些伪装成祥云的虫群本能就会瞬间刺入他的灵体,将最后的人性执念分解成养料。

老道怔怔望着池缺,他忽然笑了,笑得苦涩而释然:

“心魔?”

池缺微微皱眉,这是什么意思?

玄微子缓缓抬起枯瘦的手,指向那霞光万丈的天门,声音沙哑:

“你可知,这幻境里,老道已经‘飞升’过多少次了?”

老道自顾自地继续道:

“每一次,都是这般景象,仙乐袅袅,金甲神将相迎,仿佛只要踏出那一步,便能超脱凡尘,得道长生。”

他的目光渐渐涣散,像是透过池缺,望向更遥远的虚无。

“可每一次...每一次...”

他的声音低了下去,近乎呢喃:

“老道都知道,这是假的。”

池缺沉默。

他猜出了背后的原因,每一次看似圆满的“飞升”仪式,都因玄微子内心深处那份未竟的“衣钵传承”执念而戛然而止。

正是这份对道统的坚守,使老道在虫群本能的蚕食中始终保留着一丝清明。

甚至于,让他明白了这些都是假的。

老道忽然抬头,眼中竟浮现出一抹近乎癫狂的执念:

“可那又如何?!”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在云海间回荡:

“就算知道是假的...就算知道这只是邪物编织的幻梦...可有人陪着演戏,总好过独对青灯啊!”

他的身形微微摇晃,像是支撑了数百年的执念终于崩塌。

“六十年...六十年啊...”

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难以言喻的疲惫:

“青羊观的香火断了,同门的师兄弟死了,连能说句话的人都没有...老道日复一日地叩问天道,可天道...从不回应。”

他的目光重新聚焦在池缺身上,竟带着一丝恳求:

“你来了...你终于来了...”

“哪怕你是心魔...哪怕你是那邪物的傀儡...至少...至少...”

他的声音哽咽了一下,像是终于承认了什么:

“至少,你还愿意陪老道演这场戏。”

池缺的眉头渐渐舒展。

他明白了。

玄微子早已看透了真相——这仙缘是假的,这飞升是假的。

甚至于,他将那些池缺在幻境中陪伴他的记忆,也认为是假的

并且怀疑现在的池缺,也不过是“邪物”为了吞噬他最后的人性而设的局。

可即便如此...

老道仍旧甘愿沉溺其中。

因为孤独,比死亡更可怕。

池缺缓缓开口,声音平静而笃定:

“我不是心魔。”

老道一怔。

池缺直视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道:

“我是来终结这场戏的。”

老道的瞳孔骤然收缩。

下一秒——

云海崩塌,天门碎裂,漫天霞光褪去,露出背后漆黑的虚空。

一块扭曲的血肉月亮在其中逐渐显现,池缺知道,那就是统御墓碑的本体。

“留下来吧。”

空气中充斥着冰冷的音节,混杂着虫群特有的口器摩擦声与老道的沙哑口吻。

池缺看着眼前扭曲的景象,心中了然,统御遗物的两个相反的部分——虫群的本能吞噬欲望和老道残存的人性执念,此刻竟因为他的出现达成了短暂的和解。

虫群不想被他回收,而老道则想将他永远留在幻境里。

池缺轻轻呼出一口气,声音平静:

“你们倒是难得意见一致。”

他知道,自己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既想吞噬他又想囚禁他的存在。

但是,墓碑没有选择的资格。

原本,池缺还因为统御墓碑处于精神领域中,而无法触碰到它,但现在,它已经将本体完全暴露到了自己的面前。

“抓到你了。”

池缺的瞳孔骤然收缩,精神力化作实质化的锁链刺入血肉裂隙。

熟悉的感觉传来,他最后的视线,是看见那轮血肉月亮正在寸寸解体。

......

“这里便是统御时间线?”

池缺驻足于一座扭曲的茧形建筑前,这座建筑形似圣巢,但却规模远逊,灰白色的茧壁上密布着浮雕状的儡虫群像。

他的精神力微微震动,感知到这些并非装饰,而是活体儡虫。

观察者的身份让池缺能够直接洞悉儡虫内部的精神力流向,加上他已然觉醒精神力,对精神力的认识不可同日而语,正因如此,他很快明白了这么做的用途:

“改造成了单纯的容器,作为精密的精神力传感器监控着整座巢穴。”

如果他没有猜错,这应该是哪一位真种的封地,看来这个时代的发展相当强盛,随便一处封地便有着拥有灵念的存在,这在虫母的时候是几乎不可想象的。

然而,这座茧巢的主人却消失无踪,只剩下被改造的儡虫们机械地运行着。

而无论哪只,都被彻底抹去了心智。

池缺注视着这些儡虫,它们宛如一张张白纸,被肆意涂抹上了各种颜色。

“看来,这时代的真种们继承了虫母的智慧,将活体改造技术推向了极致。”

他看出了,这是以生物组织为载体,将不同的精神力固化其中,构建出远比“活体地图”复杂的各类活体精神工具。

“生物科技与精神力的融合...或许正是因为这些技术,当初锚定未来时,才会出现‘突变的未来’这种奇怪倾向。”

池缺如此想到。

不仅如此,虫群成功攻克了跨物种精神链接的技术,而突破物种限制的精神链接,又进一步催生了更多的畸形改造。

那些乱七八糟的改造不必赘述,最令他惊异的,当属巢穴的中央王座。

由数百具儡虫躯壳熔合,又被注入特殊精神力完成锻铸,端坐其上时,其精神力或灵念强度可获得几何级数提升。

“真是惊人的技术。”

池缺无声地惊叹道,他对用儡虫进行改造毫无隔阂,反而好奇是怎么做到的。

一番搜寻后,他在领地中找到了由儡虫队列构成的“活体图书馆”,记录了各类改造技术,以及这个时代的基本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