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霸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面对胡先锋来势汹汹的这一刀,灌注了全身最后气力的这一刀,朱瑾还想闪身躲避。

原本拉住胡先锋的王彦章,眼疾脚快,在后边一脚就把胡先锋绊倒了。

“嘭”的一声,早就是强弩之末的胡先锋,一头栽倒在地上,身子抽搐了几下,便失去了生息。

王彦章蹲下身,试探了一下胡先锋的鼻息,摇摇头道:“死了。”

围观的众军汉不禁一片哗然。

朱瑾一个小小的军中马夫,竟然以下犯上,把胡先锋杀死了!

有的士兵反应过来,赶紧声讨朱瑾。

“你,竟敢杀害胡将军!”

“快抓住他!”

王彦章是一个讲义气的人,赶忙横着一支铁枪,挡在了朱瑾的身前,环顾四周,宛如恶虎一般瞪着周围要冲上来的唐兵。

“某看谁敢动!”

“……”

王彦章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气势,一时间把在场所有军汉都震慑住了。

“大哥快跑,跑得越远越好!”

唐末五代时期,虽然有着“下克上”的传统,弱肉强食,但朱瑾一个大头兵,哪里能敌得过军法?

一向治军严谨的王处存,定然无法容忍得下朱瑾这样叛逆的士卒。

然而,朱瑾却是很有担当。

他一把推开了王彦章,扫视着在场的一众军汉,面容严肃的喊话道:“兄弟们,咱们宋州正在遭受伪齐贼军的侵害!”

“胡先锋见死不救,他该死!”

“只是张刺史的军队一旦战败,宋州定然遭受兵燹,我等的父母妻儿,乡亲四邻也一定会被贼兵所蹂躏。”

“当此时,但凡是有些血性的健儿,都应该站出来迎一迎贼兵的刀剑。”

“我朱瑾自知必死,然,与其死于军法,被自己人所杀,还不如捐躯赴国难,多杀几个贼兵再死!”

话音一落,朱瑾就握着自己手上那一把染血的环首刀,转过身,大声喊“杀”,头也不回的朝着睢水那边的战场冲过去。

朱瑾的这一番话,也给予了不少军汉触动。

王处存到宋州募兵,募集到了不少宋州当地的儿郎。

他们自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家园破碎,父母妻儿遭受贼人的欺凌。

每个人的心中,都憋着一股子火气,急需要宣泄出来。

“杀!“

有了朱瑾的带头,他们都嗷嗷直叫,以猛虎下山的势头,撒开脚丫子,飞也似的跟在朱瑾的身后。

“弟兄们,跟我冲!”

王彦章也义无反顾的跟着发起冲锋。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哪怕是其余大唐义武军的将士,也都跟打了鸡血一样,纷纷冲了过去。

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以及无数个。

大唐健儿们,从来都不缺乏向死而生的胆气!

朱瑾所引发的连锁反应,那是让王处直始料未及的。

“怎么回事?”

王处直被吓得一愣一愣的:“没有本将军的命令,何人擅动!”

他很是恼火,想要追查缘由,未曾想越来越多的义武军将士,已经发起了冲锋,拦都拦不住。

许多唐军将士,还以为是王处直下达的进攻号令。

连鼓角声都不管了。

漫山遍野的唐军将士,好似赤红色的浪潮一般,转瞬间就席卷着睢水沿岸的齐军。

原本还在猛攻睢水防线的齐兵,难以首尾兼顾,已经被唐军冲得阵脚大乱了。

王处直见此情形,只能无奈的下达了全军出击的命令。

“擂鼓,进军!”

“杀!”

河北骑兵开始出动,轰隆隆的铁蹄使大地轻颤,烟尘滚滚。

早就绕到了齐军背后的唐军铁骑兵,骑着高头大马,横着长枪、马槊,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冲垮了齐军的防线。

他们好似一把锐利的尖刀,将齐军的方阵一一割裂,冲得七零八落的。

来自大唐义武军的这支骑兵,战力相当彪悍。

隔着大老远的,他们已经在马背上弯弓射箭,以精湛的箭法,把对面的敌兵一一射杀。

稍微近前,他们还使用钉头锤、流星锤等武器,甩飞出去,对齐军造成了极大的杀伤。

“噗嗤!”

“唰!”

朱瑾握着残破的环首刀,冲在了最前边,弯腰、横刀、下劈,三步动作一气呵成,转瞬间就砍翻了一名敌兵。

温热而夹杂着腥味儿的血液喷薄而出,染红了他的征袍。

他顿感血脉喷张,肾上腺素不断飙升。

这不是他第一次持刀杀人了,但是身处于这样纷乱的战场,上阵厮杀,仍是让朱瑾倍感亢奋。

这一刻,所有的恐惧、疑虑、紧张、焦躁等情绪,都被朱瑾抛之脑后。

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杀!

战场之上,敌我双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朱瑾旋即抢了一把横刀,被激起凶性的他,在躲开敌人刺来的一枪之后,一脚踹过去,把对方踹翻在地上,跟着快如闪电的一刀劈下去。

他再次斩杀了一名齐卒。

跟在一边的王彦章,是久经战阵的老兵了。

王彦章一枪挑飞一个敌兵之后,还欺身而上,使用佩刀割下了对方的脑袋,并悬挂在腰间。

不一会儿,王彦章的身上已经挂满了三颗敌人的首级。

血淋淋的脑袋,面目狰狞,混杂着鲜血的凌乱头发还在抖动,看上去分外的恐怖。

这对附近的齐军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身上挂不下敌人的首级,王彦章就干脆割下对方的耳朵揣到包袱里。

如此行为,被称为“馘”。

他走动之余,包袱中的耳朵也在渗着殷红的血液,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

朱瑾、王彦章等唐兵一路乘胜追击,追到了一处村落中,遍地都是溃逃齐卒的尸体。

杀红了眼的唐军将士,甚至还砍死路边的农夫,割下其脑袋。

这就是典型的“杀良冒功”。

自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确立军功制以来,历朝历代都有所效仿。

杀敌的数量越多,士卒所能获得的封赏也就越多。

凭证,便是首级、耳朵,甚至是成捆的头发。

所以为了升官发财,不少士兵都奋勇杀敌,有些蔫坏蔫坏的,则是杀良冒功,以此骗取军功封赏。

对于这样的事情,朱瑾虽看不惯,却也无能为力。

乱世的风气如此,不是能轻易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