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2章 上架感言
这本小说就算是我第一本正式的小说。
在我个人创作中,虽然确实没有大纲,却有很多想法早就埋藏在心里了。
虽然说是这么说,可是也因为没有大纲,细节部分其实十分粗糙。
因为平常还要上班,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补习功课,导致这种底蕴不足进一步暴露出来,这点我已经深刻的反省了自身的问题。
这本小说的主旨是写,从清末到民国的一段思想变革。
我个人没有经过很严格的考证,只当我胡言乱语就是。
我个人认为,从光绪时期开始,大清就已经意识到了mzmd问题。
在当时唯一的一次能改变现状,的机会就是君主立宪,只有把君主的权力架空,才能更好的解决大的矛盾。
也才能进行利益分配,把治国的权力交到大臣的手中,不管是投降派的大臣,比如李鸿章。
就算他是投降派的大臣,可他也不是傻子,权力如果交到他的手中,国家的稳定就与他利益相关。
就算是卖国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利益让出去,最多变成一个大的内殖民zb国家。
而李鸿章此人,我只能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在当时的情况下,要想在朝廷中做些实事,恐怕也只有李鸿章了。
我不是不骂李鸿章,可是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们要对一个历史人物进行一个总体的认识。
那我对于李鸿章,就是俩字“蛀虫”。
可朝廷居然需要蛀虫撑着这根顶梁柱,我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我没想到这段历史,都会泪流满面。
君主立宪就是大清能抓住的,唯一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只要能成为一个稳定的商品市场,慢慢发展军队实力,有个合格的政府,国力的恢复是很快的。
而只有做到了这些,这也才会有改革的可能,才可能真正解决国家的矛盾,也就是最主要的矛盾,对于汉文化的摧残。
可能有人会说,满清为什么要尊重汉文化呢?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可是满清就能永远强大吗?
那要是兵不强马不壮,就该投降吗?
事实证明大清确实是这么做的,宁肯投降也不把权力交出去。
上面当傀儡,士兵无胆略,文人无风骨,百姓做刁民,衙门无尊严,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把所有的道路全都堵死了。
整个国家陷入一场幻想,在沉睡中麻醉自己,从上到下无不如此。
而严复的天演论,也是在这种情况下才提出的,没有别的意思,就是用进化论说明,国家是多么的危险。
接下来就要提到康有为,大家对这个人多半对他的印象十分不好,可是我愿意称他为近代思想的启蒙者。
若没有康先生变法失败,就没有后来的胡先生论自由的失败。
就没有那场伟大学生运动的失败,也就不会后来一切一切的失败,但同样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功。
可以说在无数的尸山血海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现在的辉煌。
也就是教员的那句诗:“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他说的遍地哀鸿满城血,指的是无数仁义之士在失败后发出的惨叫,指的是无数枉死的亡魂。
话题转回康有为的身上,他在经历了种种失败后,想出一个办法。
他的的办法是让皇帝站在汉人的一边,比如1881年他上书,请皇帝带头剪辫子,然后天下国民共跟随。
可是没有办法这对于既得利益者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汉族大官僚多半已经抬旗,他们已经算是贵族了,你让他们主动放弃,满清治理这片土地的固有政策,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这会伤害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也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立国之基,也就是剃发易服。
具体情况就是,在1894的时候戊戌变法失败了,光绪被看做是一个叛徒,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把权力交给他,直到他死。
我对于光绪皇帝这个人,没有太多的恶感,尽管会拿他说两句风凉话。
可是他是整个满清的皇帝里,最像汉人的皇帝。
可是没办法他毕竟失败,他的失败也让有志之士认清楚,搞帝制是不可能的事,于是才有下一步的共和。
咳,我虽然能把这些道理说出来,可小说毕竟是小说,他不会因为你的道理对就有人看,更何况我说的也未必就对。
大家都是娱乐来的,我也理解,反正事就是这么回事,涉及很多问题我也没办法细写。
以后吧,我要是得了空闲,我就把正本小说大修一下,那时应该会更能看懂。
大家早点休息,以上都是一家之言,不能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