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启1620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8章 盘山寺

北直隶下辖八府。

分别是顺天府、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永平府。

顺天府靠京城最近。

下辖大兴县、宛平县、良乡县、固安县、永清县、东安县、香河县七县,以及通州、霸州、涿州、昌平州、蓟州。

蓟州是北方重要的军事、经济和文化重镇。

因地理位置险要,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蓟州地处燕山南麓,东临渤海,西接太行山脉,北靠长城,是连接华北平原与东北地区的咽喉要道。

蓟州是九边重镇之一,属于蓟镇。

因地处华北平原与山区的交界,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同时蓟州还是北方重要的粮食、布匹和铁器的集散地,同时也是长城沿线军需物资的供应基地。

因此林汝翥准备拿蓟州先开刀。

蓟州城的规模并不大,常住人口却有十几万之多。

蓟州城东西长,南北短,呈不规则长方形。

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密匝匝的挤了上千家店铺。

因地处交通要冲,商人们都涌到城里来消遣,开酒楼茶坊的,说书唱戏的,测字打卦的,做皮肉生意的,甚至拉皮条的,都能轻轻松松赚到货真价实的银子。

天长日久,蓟州城殷实富户就多了起来。

时至冬月,大地飘雪,依旧生机勃勃。

贺知章在蓟州当了三年的知州,大街小巷不说转了遍,但也差不离。

唯独一个去处他还没去过。

就是位于盘山上的盘山寺。

盘山自古以来就是京东的名山,素有“京东第一山”之称,而盘山寺更是蓟州地区最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

说起盘山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但真正兴盛就在本朝。

自打朱棣迁都北京后,蓟州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

盘山寺也因此受到了皇室和地方官员的重视。

明武宗朱厚照曾秦岭盘山寺礼佛。

著名文人李东阳、王世贞也多次游历盘山寺,并在寺庙中赋诗作画。

李东阳留下经典的诗篇《盘山寺》。

盘山崒嵂接天高,万壑千岩拥翠涛。

古刹玲珑藏绝顶,天花散漫落层霄。

云间钟磬传幽响,槛外松杉列碧梢。

欲问浮屠何处是,烟霞深处见金鳌。

除此之外,鼎鼎大名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也与盘山寺有着紧密的联系。

戚继光在蓟州驻守期间,经常前往盘山寺礼佛祈福,他认为佛教的“慈悲为怀”与他的军事理念相契合。

戚继光还出资修缮了盘山寺的部分建筑,并在寺庙内留下了自己的题词和碑文。

这一日,他留下管家李中看家,自己带着夫人两个小妾,乘四乘暖轿,拣会几名家丁,一路朝盘山而来。

盘山寺依山而建,周围环绕着奇峰怪石和古树名木。

春天花开满山、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红叶似火、冬天银装素裹,四季景色各异。

到了山脚下,也没停留,便开始登山。

贺知章坐在轿子里,倒也不觉得阴冷。

只是苦了那四个轿夫,空手走陡峭的石板路尚且吃力,更何况肩上还压着一根沉重的轿杠。

加之脚下总是打滑,上山的路走的却异常艰难。

“你们快点,早点上山,我有大把的赏钱。”

有钱能使鬼推磨,轿夫使出吃奶的力气,扯号踩点子地登高疾行。

两个时辰过去,直到日头偏西,阳光也变得阴冷,一行人才抵达盘山寺门口。

小和尚就着火把,才发现上山的人还真不少。

赶忙回去找主持,主持是严虚法师。

严虚法师自幼出家,精通佛学经典,擅长讲经说法,深受信徒尊敬。

“师父,外面来了一行人。”

“哦。先安排他们到客房休息。”

“师父,弟子觉得他们身份不同寻常,要不师父去看一看吧。”

“不必。既然他们没表明身份,就是不想让人知道,咱们何必自寻叨扰。去安排吧。”

“是,师父。”

小和尚匆匆跑了回来,领着一行人来到客房。

好在冬日里来盘山寺的人不多,客房倒也空闲。

安置一行人还是绰绰有余。

“施主稍等片刻。这就给几位准备斋饭。”

“等一等。”

贺知章扼守,管家贺云知其心意,拿出五腚元宝。

“这是咱家老爷捐的香火钱。”

小和尚双手合十道了声谢,转身离去。

没多会,斋饭备齐。

一家人围坐桌前开始吃饭。

虽然都是斋饭,吃惯大鱼大肉的贺知章却也觉得新鲜,别有一番滋味。

正吃的时候,外面传来一阵喧哗。

贺知章皱着眉头,面色不悦道:“贺云,你好没有规矩,不知道这是佛门重地。何事如此聒噪。”

“老爷,这厮非要见老爷。”

“让他进来。”

贺知章盯着来人打量一番。

只见对方中等身材,一身灰色布衣,脚下是一双黑色布鞋。

衣服上还有着磕碰的痕迹。

来人喘着粗气。

想是急匆匆的赶了一路,疲劳所致。

见来人如此模样,他就知道有大事发生。

“你是何人?”

来人不说话,拿眼睛左瞧右看,警惕的望着贺知章。

贺知章自然明白,挥了挥手,其他的人全部离去。

来人才关上门。

从怀里拿出一封密信,双手献上。

贺知章疑惑的接过信。

当着对方的面打开。

匆匆浏览后,吓的他跌坐在椅子上。

“你回去吧。告诉你家老爷,就说我知道了!”

来人上前一步,抢了贺知章的杯子,端起杯子一饮而尽,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如此反复三次,才意犹未尽的告辞离去。

贺知章也顾不得其它,拿起信来仔细的阅读。

越读心越惊,这事要是真干了,八成是掉脑袋的事。

谁还不知道京城发生的那起大案,人头滚滚那。

这该如何是好。

贺知章回到了客房。

坐在椅子上想了整整一宿,直到天色泛白。

他才缓缓站起身来。

管家贺云敲了敲门,推门而入。

“老爷,该吃早饭了。”

贺知章哀叹一声:“罢了,罢了。”

“贺云,备较,咱们下山。”

此时贺云才发现贺知章的疲惫。

“老爷,您的嗓子!”

“无碍,下山吧。”

“那夫人她们。”

“让她们给我祈福吧。保佑我此行能顺顺利利。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