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青绶
严白虎近日的心情很糟糕。严毅领军在外,吉凶未卜,令他忧心忡忡;严雍谋害严毅,进而引发严氏两房之间的纷争与隔阂,令他痛心疾首,满心苦闷,而吴景数日之内就将起兵攻伐海盐的消息,更是让他烦心不已。饶是他久经风浪,此时也不禁有几分心力憔悴之感。
严毅军攻克钱公垒、运城的消息传到乌程时,严白虎正在卧室和徐瑛商议征召三千新军一事。
徐瑛将门出身,家学渊博,严氏子弟学习的射箭技巧就出自徐氏的‘徐公射法’,严氏操练士卒的方法也广泛借鉴了徐氏的‘武备纪要’,徐瑛的性格也很果决,可谓巾帼不让须眉,因此严白虎每遇难解之事,都会找徐瑛商议。
这夫妻二人,一个家道中落,一个由豪族之家落山为寇,都曾经历了一段艰难困苦的岁月,一路患难与共,相伴走来,已有二十余年,感情极为深厚,严氏虽说是严白虎当家,但徐瑛也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此刻二人商议的,便是增派兵役一事,打算再召集三千新军,将严氏的军伍扩大到一万三千人,以应对吴景、钱铜、邹他带来的压力。
事情将要定下时,裴寂来报,严毅已领兵攻克钱公垒、运城,钱铜本人亦被生擒。
夫妻二人将信将疑,直到严毅亲笔书写的军报送来,方才彻底相信。
严白虎喜出望外,将军报翻来覆去地看了数遍,兴奋得连连拍打案几,口中直呼‘吾有此虎子,死复何恨,严氏后继有人了!’
徐瑛更是欢喜无限,背身拭泪,遍观这世间,能将子之喜忧视为己之喜忧,倾尽付出的,也只有母亲了。
夫妻二人一番商议后,随即搁置征发兵役一事,严白虎胸中块垒一扫而空,对吴景征伐海盐的忌惮之意大减,笑着说道:“毅儿新破钱铜,短期内不宜再做征伐,当驻扎运城修整,进驻海盐之事,就由吾弟领兵前去吧。”
徐瑛微微点头,柳眉间浮起一抹担忧:“毅儿剿除钱铜,损兵极多,运城新定,也需派人驻守,应当立即征调兵员,充实毅儿军伍。”
严白虎自无异议,钱铜溃灭后,邹他威胁大减,他的手里现在至少有两三千富余之兵可做调动。
他笑着问道:“夫人以为,当遣多少军前往运城?”
徐瑛想了一会后说道:“运城和海盐相距甚近,仅需一两日便可抵达。可征调两千五百军前往运城,既是驻守新城,也可就近支援海盐。此外,当减免百姓部分赋税,全城同庆,以彰显毅儿之名。”
严白虎赞同道:“甚善,便依夫人之言。”
随即下令将运城战事通传全城,赦免狱中囚犯,免去百姓四月赋税,以作庆贺。同时升任严毅为运城令、虎威校尉,领兵驻守运城、钱公垒,命李丑、魏宽等将率领两千五百军前往其麾下听命。
运城捷报连同赦囚免税的法令很快传遍整个乌程,全县上下,一片欢腾。
乌程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钱铜溃灭,邹他惊恐之下,退守城寨龟缩不出,其余散寇,更是闻风远遁。自从严氏攻占乌程以来,县境内还从未如此安宁过。加上去年秋收甚丰,今年又免去了四个月的赋税,全县百姓想必能过上一年好年景了。
前些日子在费氏庄园应召兵役的那些富户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俨然被天上落下的馅饼砸到,相互奔走聚集,一起凑了两万石稻米发往运城,去信恭贺之余,又托人相询严毅,是否还有征召新军的打算,各族还可再召集一批子弟投军。
几家未曾响应兵役的豪族则是愁云惨淡,由赵氏设宴相邀,聚集了赵、费、王、苏、周五族家主或家老,商议补救之策,席上议论了半天,也未商议出什么结果来,私下却是各自准备了钱帛粮秣,发往运城。就连施氏也准备了一份不菲的贺礼,由施良带着族中子弟,前往运城道贺。
随着乌程大张旗鼓的宣传和庆贺,有关运城之战的各种消息迅速向江东各郡扩散。
虽然这只是一场规模不大的战役,但它发生的时机,恰好是在吴景即将进一步蚕食吴郡之际,失去钱铜和邹他的牵制后,严氏得以集中力量对抗吴景之军,严白虎的豪气亦被这一战激发了出来,史无前例地打算正面硬撼吴景,此战可以说是改变了整个吴郡的局势,亦给笼罩在袁氏兵锋阴影下的扬州各郡带来了一丝提振。
五日后,严毅在运城府邸召集诸将议事,既是为诸将表功,也是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钱府府门前的牌匾已被摘下,换上了严氏大匾。
听事堂内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十多名文武官吏依照官职、爵位、长幼之序分列两席,相互攀谈,其乐融融。
除了范偃、徐盛、陈敢、韩杨、赵错诸将外,列席的还有刚从乌程赶来的曹秋、李丑、魏宽等人,以及几名因在运城之战中表现优异而受拔擢的武将。
哒哒...
堂外忽然响起一阵密集的脚步声,一队配刀执戟的魁梧士卒从穿堂跑来,在听事堂前的台阶下列队而站。
众人心知严毅到了,连忙从席上站起,整理衣冠,出屋迎接。
严毅穿着一件白色的直裾,髻束进贤冠,玉带左侧配了一柄宝剑,右侧挂着一个绶囊,囊口露出一截青色的绶带。
青色绶带,只有秩比二千石的官员才有资格使用,以武职来说,已然能够执掌一军,再进一步,便是中郎将和冠以封号的将军之职了。
严毅对校尉之职并不看重,一是这个官职是严氏自封的,并未得到天子认可,没什么含金量,二是在攻占运城后,以他此时在乌程的地位,也不需要什么官职来彰显身份。
不过礼制、名份上的规矩还是要讲的,他不在意,麾下诸文武可是十分在意。
“拜见少君!”
范偃等人齐呼一声,躬身行礼,一双双眼睛不由自主地朝那截青色的绶带瞄了过去,脸露热切之色。
既然少君已然升职,接下来自然就该轮到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