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生活在唐朝:长安生活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长安城的坊市

作为大唐帝国的首都,当时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唐长安城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两个字——规整。因为整个长安城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密密麻麻,好像棋盘一样。难怪唐代诗人白居易会写下这样的诗句:“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唐长安城平面图

1.唐长安城的整体结构——三城、两县、两市和一百多坊

唐长安城的整体结构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三城,两县,两市和一百多坊。

三城,指皇帝居住的皇城、国家行政机关办公的宫城、居民居住的外郭城。

两县,指长安县和万年县。唐长安城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朱雀大街北起皇城南门朱雀门,南到外郭城南门明德门,总长达5000多米,宽度达到150米。以朱雀大街为分界线,东边半个城属于万年县管辖,西边半个城属于长安县管辖。《长安志》记载:“坊市总一百一十区,万年、长安以朱雀街为界,街东五十四坊及东市,万年领之;街西五十四坊及西市,长安领之。”

两市指东市和西市。市就是市场的意思。唐长安城设有东西两市,各自占了两个坊的地方。东市和西市以朱雀大街为轴对称,各自离朱雀大街都隔三条街。东西两市是长安城最为繁荣的商业中心,也是唐朝购物首选。根据《长安志》记载:“四方奇珍皆所积聚。”

一百多坊,指长安城里有一百多个坊。坊是长安城城市管理的基层单位。长安城南北有11条大街,东西有14条大街,这25条大街将长安城分成了一个个小格子,每个小格子就是一个坊。至于长安城到底有多少坊,这个说法不一,有说108坊的,有说109坊的,有说110坊的。根据唐代不同时期长安城建筑的多少以及格局变化,坊的数量都会发生变化。自唐玄宗开元时期修建了兴庆宫以后,长安城基本保持了109坊的构造。

唐长安城将居民居住的区域“坊”和从事经商贸易的“市”区分管理的制度,被后人称为“坊市制”。

2.坊:居民区

坊是唐长安城的城市居住组织的基本单位。其实这个单位一直都有,先秦时期称作里,到了隋唐叫作坊。坊除了是居住单位,还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单位。

坊的造型基本上如下面所示。每个坊的四面都建有坊墙,只在东南西北四面各开一个门。朱雀大街两列的四列小坊,只开东西坊门。原因是当时人认为,这四列坊在宫城南面,如果要是南北开门容易把宫城的“龙气”给散掉。《长安志》记载:“皇城之东尽东郭东西三坊,皇城之西尽西郭东西三坊……每坊皆开四门,有十字街,四出趣门;皇城之南东西四坊以象四时,南北九坊取则《周礼》‘王城九逵’之制……每坊但开东西二门,中有横街而已,盖以在宫城直南,不欲开北街泄气,以冲城阙。”

坊的结构图

平康坊南曲地形

住在坊内的住户,无论你是多大的官,想回家都得走坊门。每个坊都有专门的坊正,管着坊门开关的钥匙。坊门早晚都要定时开闭,以击鼓六百下为信号,听到鼓声就得赶紧开门或者关门。这样一来,晚上鼓声响完,所有坊门关闭,那大街上也就没啥人了。所以有一句诗这样写道:“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室有月。”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坊里面一般都有十字形的街道,将一个坊分成了四个区,而这四个区之内又有一些小巷穿插在各户的周围,这些小巷就称作“曲”。比如孙棨《北里志》中记载:“妓中有铮铮者,多在南曲,中曲。其循墙一曲,卑屑妓所居,颇为二曲轻斥之。”就是说当时最好的名妓都在平康坊南曲或中曲,这个南曲就是南边的小巷。

随着大明宫和兴庆宫的相继建成,整个长安城的政治中心由原来位于中轴线上的太极宫,转移到偏东方向的大明宫和兴庆宫。由于政治中心发生了变化,导致长安城原有的东西轴对称结构出现了东移的现象,这就使得整个长安城出现了“东贵西庶,南虚北实”的情况。

所谓东贵西庶,指的是由于皇帝居住的地方东移,导致王公贵族的宅邸纷纷往皇帝跟前凑。这就导致东边兴庆宫附近居住的大部分为王公官员,而西边剩下的大多是普通老百姓。而南虚北实指的是居住密度。《长安志》中记载:“自朱雀门街南第六横街以南,率无居人地宅。”“自兴善寺以南四坊,东西尽郭,虽时有居者,烟火不接,耕垦种植,阡陌相连。”就是说朱雀大街第六横街以南没有什么人住,兴善寺南边都有人种地了。可见南边住宅密度是偏低的。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城市规划。长安城将市场和官员办公的地方都规划在了城市的北半部,这就导致老百姓无论是出门上班,还是去东西二市做生意,都有在城北居住的客观需求。如果住得太靠南,每天出门是个问题。用现在话来说,南边城市配套设施不足,所以居住密度比较低。

3.市:商业区

坊是住宅区,市就是商业区。也就是说,坊区内是没有商店的,市场中是没有住宅的。

长安城里主要有东西两市。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东西两市的建立可以追溯到隋朝:“西京长安,隋设都会、利人二市。”东市也就是隋朝的都会市,地方占了两个坊,东西南北各600步,四面都有开门,市场中有一百二十行,店铺林立。西市即隋朝的利人市,格局跟东市差不太多。据《长安志》记载:西市“四方奇珍皆所积聚”“市内店肆如东市”,看来东市西市基本格局差不多,都是封闭型的市场,四面有围墙,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门。

据考古发现,长安城的东西两市面积差不多,布局也基本类似。两市中都有两条平行的东西和南北大街,四条主干道路将整个市场分为九宫格结构。

其实,除了东西二市,还有一个南市也叫中市,是在唐高宗时期建立的。据《长安志》记载,高宗时期在安善坊和大业坊建立中市署,“领口马牛驴之肆”,主要买卖牲口。但是,由于南市是在长安南城,住的人不多,人们为了买卖牲口专门跑一趟,也不值当,“然已偏处京城之南,交易者不便”。于是,武则天时期南市干脆改成了军队训练场。

看来,南市没有了,想买点啥就得去东西市,“买东西”的说法就是由此而来。

在唐朝,官方对于商业的管控比较严格。为了保障交易秩序,政府出台了很多法令。

东西二市的格局

首先,对市的开放时间有严格规定。《唐六典》中规定:“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意思是说,中午击鼓三百声开市,日落前七刻击钲(一种乐器,像摘下来的编钟)三百声关市。由此看来,东西两市主要是在下午开门。

其次,为了便于管理市场,官方在市场设立了市门监。如果市场没有按时开关门,会被处罚,按照《唐律疏议》记载:“若擅开闭者,各加越罪二等”。此外,如果有人不走门,翻墙头进入市场,也要被杖七十。

再次,对交易公平的管理。《唐六典》规定,“建标立候,陈肆辨物”。意思是所有商品都必须树立标签明码标价,防止欺诈。同类商品要尽可能摆放在一起,便于交易和管理。

虽然东市西市格局差不多,但是定位还是存在区别的。这是由唐朝城市居住格局的改变所决定的。前文提到长安城居住的格局是“东贵西庶,南虚北实”。所以,王公贵族基本上居住在东边,普通老百姓居住在西边,这就导致西边的长安县的人口要远远多于东边的万年县,也形成了西市和东市的不同定位。

据《长安志》记载:“万年县户口减于长安,又公卿以下居止多在朱雀街东,第宅所占勋贵,由是商贾所凑,多归西市。”这就是说西市周边流动人口比较多,所以这里人口稠密,商贾云集。相比之下,东市在客流量方面就差点了,但是因为东市周围居住的都是官宦人家,所以东市的商品应该要比西市的商品奢侈。

一句话概括,西市比东市流量大,东市比西市档次高。他们的区别大概相当于批发城和“SKP”。

随着长安城中工商业的不断发展,东西两市也逐渐扩展到了临近的坊。其中东市西北边的崇仁坊,和西市东北边的延寿坊甚至出现了夜市,比东西两市更加热闹。据《长安志》记载,崇仁坊“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

夜市的出现,标志着唐朝坊市制管理的日渐宽松。坊市制发展到唐中晚期时,其封闭束缚的缺点越来越跟不上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坊墙上直接临街开门做买卖,不再跑到东西二市开店,这种现象称作“侵街”。日益普遍的侵街现象反映了政府无力对城市进行严格管控的事实。在此消彼长之下,坊市制名存实亡,最终到了北宋被街市制所取代。

唐长安城的坊市制,其核心是以相对封闭的坊市,将城市居民生活和商业活动限制在一定区域内。无论是定时开启和关闭的坊门,还是市中交易管理的诸多规则,都体现了唐朝政府对于城市民众进行统治和人身管理的需求,看起来似乎封闭而保守,但是也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

然而,官方的管理规则与老百姓的自主选择总是存在一些差异,而城市居民的居住和商业选择也体现了对于规则边界的不断探索。在执行过程中,坊市制由于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最终被淘汰。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已经突破了城市规划的界限,时代的潮流滚滚而来,最终在唐末五代时期,坊市制的藩篱被打破,新的城市管理制度——街市制随之应运而生。

然而,现在回看唐朝坊市,我们仍然能从整齐划一、星罗棋布的坊市中感受到一种庄重严谨的美感。这也就是独属于长安的唐朝风貌。